1.格林兄弟 影评

2.不懂**,可以写出好的影评么?

3.我的收看簿:《爱我有多深》(爱我多深)影评

4.求 **《鸟人》影评 字数八百

5.电视剧版神话影评

评价影评的评语_影评点评怎么写范文

一.影评写作简介 (一)影评初识 中学生比较喜欢看**电视,看了之后也比较喜欢谈论片中的内容,或是写一些对**看法的文章.但往往容易将影评写成观后感,其实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观后感——重在“感”,表达方式以抒情,叙述为主,内容多为**对观众的启发,观众看了影片后的感想等。影评——重在“评”,在挖掘了主题之后,应当对主题的成功与否,主题的表现所依赖的环境是否真实,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现实生活以及**语言的运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开评价与论述。 写好影视评论的前提是细心观赏。影视评论不同于书评,书可以反复地看,而影片却一闪即逝,因此,在看**时不能漫不经心,而要全神贯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画面,音乐,对白,音响,表演等方面都要体察精微,并及时捕捉闪光的东西。这样在写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二)影评应试指导 考试内容:这里的影视作品可能是**或电视剧,也可能是电视散文,还可能是专题片或纪录片,还可能是综艺节目片等等,考生观摩后,当场写出一篇评析性的文章。 考试目的:主要是考察考生对影视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及文字写作能力。作为一个影视导演,其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优秀影视作品的感悟、鉴赏和借鉴,因此影视作品的分析是影视导演专业入学考试的首要一环。 应试指导:在这一考试科目中,影视作品的类型可能是故事片也可能是纪录片,还可能是综合艺术片等等。不论所提供的影视作品是哪种类型,分析总要从艺术分析的角度进行而不能是复述性的内容概括或泛泛而谈的观后感。考生要结合影视作品的画面、音响、音乐、解说、主持等各方面的要素,对其主题内容、结构框架、制作造型等方面作出艺术性的分析。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集中深刻,有独特的视角,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表达具有自己个性的构思。 (三)常见的影视评论文体有: 专论式、点评式、杂感式、思想评论、艺术评论、终合评论、专业化的评论、通俗性的评论、印象式的评论等等。 专论式影视评论以论带评、理论性强,有一个相关的专门论题针对评论对象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较突出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论证的方式。在它所包含的写作元素中,论述作为一种运作方式,是其最主要的成分。它一般必须就评论对象自身所存在的重要特征、性质、倾向、问题或由之所引发的评论者的个人思考,作出较周密的研究并给出理论上的回答。因此,相当的理论色彩是其固有的要求,而对对象的单纯“评价”并不特别重要。而且,它一般也不必一定要对对象作出“全面”的考察。 点评式影视评论以评为主,对象单一,一般针对一部影视作品或其某一重要方面进行专门的评论。任务:对既定的对象进行集中的审美关照,并作出基本的评价(从简明扼要的分析中引出明确的价值判断)。三不要:1、过多的引伸;2、过多的理论发挥;对既定认识和看法做过多的详尽展开。 杂感式影视评论以评起兴,重在发挥,一般是以借题兴文,引譬连类,举一反三,自由涉及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思想、生活、艺术、体会、感想、见解。三不:不重视理论探讨,不专注于对对象的评价,不把主要着眼点放在对写作对象的审美考察上。一抓:抓住影视作品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方面的某一特征,某种倾向,某个现象做较系统、较随意的联系,评论跟它有关的或相似的现象,重在发抒个人的“其它”看法。 (四)写影评的准备 1.生活经验把自己设身处地地放在影片中,作为其中一个关键角色 2.文字水平表达的需要,能够言辞达意,表现自己的思想 3.**常识是对文章进行构想的基础 4.理解能力是分析影片的保证

格林兄弟 影评

申明这是转过来的点评,个人觉得挺详细,分享下:

简单说来就是一部精神病人养成记。从树的爸爸失手杀掉他的哥哥,开始揭露家庭教育的悲剧,侧面批判80年代社会风气的极端,一面是改革开放接受新文化的影响跟冲击,一面又是社会原有的保守,最终造成树的哥哥之悲剧,关键词80年代的流氓罪

树的回忆跟梦中出现父亲的形象从来都是冷酷严肃的,令人感到恐惧,树也是及其紧张害怕的。**后来出现树把父亲掐的画面,那应该是他潜意识里对抗挣扎而不是过去的痛苦回忆,因为在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已经了

在树的印象中哥哥是很快乐亲近的,总是给与他鼓励跟指引。注意哥哥的打扮,发型是当年最流行的批头士发型,蛤蟆墨镜,加上有些浮夸的动作,这在现在给人一种浪荡青年的感觉,但也很可爱,但是在八十年代却是非常令人诟病的,这是反映两代人意识形态上的代沟及当时社会发展下的阵痛与伤疤,树的哥哥便是社会发展下的牺牲品

在树长大之后,跟他一起长大的有几个混得还不错的,有的成为了民营企业家,有的开办了自己的补习学校。而这些人,各自存在道德上的缺陷,或是张扬跋扈,霸道蛮横,或是风流放荡,对妻子家庭不忠。这些又从侧面揭露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表面风光之下的阴暗,批判社会风气的堕落与腐朽。

树表面上在村里跟谁都搭得上话,其实却没有什么朋友。他是边缘而孤僻的。村里的人多少都沾亲带故的,所以大家表面上对待树还是比较客气的,也是为了大家面子上都好看一些罢了,这就是中国社会的“面子文化”。光头因为树不小心踩了他的鞋子故意为难他,甚至逼他下跪的事发生一点也不意外,事实上树在心里也很清楚自己的地位。树一直被边缘,被歧视,却只能忍着装着毫不在意。大家其实很看不起树,却依旧“树哥”长“树哥”短亲昵的叫着,这一切,都是为了那所谓的“面子”。树的内心是相当压抑的,一方面他渴望被大家尊重,渴望与大家走到一起,但终究还是被现实毫不留情的边缘化。

树与小梅的爱情是苦涩的。两个人之间没有那种少男少女之间对爱情天真与浪漫的憧憬,仅仅是都最现实而无奈选择了对方。像树这样没有事业,甚至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长相也不出众的大龄男青年对爱情根本没有太大的奢望。他唯一渴求的仅仅是中国人传统的娶妻生子,让自己体面一些罢了。所以在结婚的时候因为没有借到他渴求的婚车他愤怒了,他很不甘心。别人都能奔驰宝马,自己想要辆皇冠都成了奢求,他内心压抑的愤懑爆发了。而像小梅那样的生理有缺陷的状况自然也好不到哪去。两个都是处于底层的人,都是保守辛酸的,我们都希望能看到他们或许会有一些惺惺相惜,携手共创甜蜜平凡的生活,而这些都没能成为现实。其实双方内心都是挣扎的,都不大看得上对方,又都无奈,只能向现实妥协。树与小梅的之间的爱情,表现了底层人物在现实压迫下对生活的无奈与挣扎。树在结婚的时候疯了一切显得那么突兀。令人十分遗憾,特别是对他后来的幻觉与现实的交叠不能理解。原以为不幸的小人物终于可以迎来自己的小幸福的圆满结局也破灭了,但对于树,这或许并不是最差的结局,至少,他看到了他所期望看到的,最后幻想着与小梅一起携手奔向了幸福的生活而不是继续向残酷的现实妥协、做最无奈的选择,忍痛不言,借烟酒麻痹自己,强颜欢笑。

对于小梅这个角色,可能给大家的印象就是相当羞涩,单纯,令人同情与怜爱。其实里面有很多令人玩味的东西。小梅的“羞涩”其实也是对于树的防范,刚开始小梅也是嫌弃树的,但是她的条件确实很难找到更好的男人,最后依旧被树的老实诚恳所打动。树最初找小梅动机也无非是一个大龄单身年青年对于女性的渴望,而不是单纯的对于爱情的期盼。所以说两个人刚开始是无所谓爱情的,无非都是各自的无奈选择。有两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就是小梅其实是会抽烟的,在跟树约会的那一次,她表现得很熟练。第二,是小梅其实对那种事也是很有经验的,结婚洞房的时候,树已经进入了“冥想状态”了,她竟然能够主动把事给办了,这种能力绝非是天赋没有经验是不可能如此熟练的办到....这一下子颠覆了大家对小梅清纯羞涩的印象,其实小梅这个角色还有隐情。大家要注意她工作的地方就能猜出一些端倪。“盲人按摩”,对于按摩保健这个行业在国内的很多潜规则,就不详细述说了。而且小梅虽然是个聋哑人,但是长得并不难看,也应该有男人对她产生兴趣,事实上树先生最早对小梅产生的也不过是那个意思。所以小梅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在无奈生活中饱受欺凌,挣扎而不幸的“”。所以她不相信爱情。她并不容易被打动。

树不相信爱情是因为他的软弱跟无能,他没有能力去追求自己渴望的爱情。小梅不相信爱情是因为自己的不幸跟曲折的经历。

说道最后,《树》这部片子其实就是一个茶几,上面摆着各种各样的杯具。但这部片子最大的优点并不是这些隐藏着的内涵,而是它把这些杯具渲染得五颜六色,令人看不出悲伤与绝望,只觉得一种淡淡的凄凉、苦涩却又回味悠长。要看懂它,了解那些所谓的“真相”其实并不重要,更要体会它。画面回到最后,树先生牵着媳妇一起奔向了美好的新生活。。。。

不懂**,可以写出好的影评么?

文/红袖添饭

任何被延迟发行的作品绝对不是好货色。本片再次证明了这一真理。

本片有着非常好的初衷:在颠覆的基础上救赎童话的根本价值。这个很对成年人的胃口,因为如果再用童话的原腔原调来“教育"成年人,他们可能会觉得太小儿科。正如同自命不凡的成年人看不起乳臭未干的小毛孩一样,如果先投其所好,把自己搞得很荒谬,反而容易将成年人吸引进来。

本片大部分的时间就是拿格林兄弟开涮的:原来宣扬所谓纯真、善良、正直等童话标准意义的始作佣者,不过是两个混吃混女人的骗子!他们靠编造一些巫婆神灵然后自我演出一出“镇妖"戏剧来收取钱财。这样一种设定,很对现代人的胃口,不仅对童话已经感到比较陌生的成年人爱看,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观众群也会有兴趣。

可惜的是,编导在这条路上做得并不彻底,而且被其他支线扯去了过多的精力,一会要照顾兄弟情谊,一会又要加入政治因素,还要兼顾魔幻成分。当影片放到一半的时候,俺已经完全放弃希望。这样反倒轻松,感觉像看无关痛痒的西洋镜,导演同志您爱怎么放就怎么放吧,俺瞧着就是了。缺乏主线的故事与失去控制的驾驭,让本片看起来和片中那团烂泥一样,看着一大坨挺实沉的,仔细拨弄一下却什么也找不着。

还有两个演员的选择也有问题,可以说马特达蒙和希斯莱吉尔的气质并不适合演这种脏兮兮的**,那样显得他们更糊涂了。不知怎的,看过《美国战队》之后,马特同学在我心中就是一个傻瓜形象,尽管我非常清楚这家伙其实智商很高,但他在《格林兄弟》中的表现,还是像个小丑,而且是没有丝毫内涵的小丑。加上胡绞蛮缠神智不清的莱吉尔,整个是一出疯人院年终总结大会上的一场闹剧。白白可惜了莫尼卡姐姐妖娆的身姿,最后连个花瓶一样的角色都不是。

这样的**,基本上可算是浪费钱;这样的作品,基本上可算浪费曾经执导《巴西》与《12只猴子》的特里吉连姆的才能。我宁愿看1000遍《12只猴子》,也不愿再看一遍《格林兄弟》。

看似怪异的另类童话

马特·达蒙、希斯·莱杰,如此格林兄弟组合,看起来实在有点怪异,不过既然不是什么人物传记,还蛮有奇幻色彩,自然也不用较真,何况,**中浓墨重彩的就是被融合了的格林兄弟的经典童话故事。对于深受格林童话影响的导演特里·吉列姆来说,翻拍格林兄弟已经被翻烂的经典童话故事不是目的,以局外人身份,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拍摄一部关于格林兄弟的童话片才是他感兴趣的。

他的热情、出色的剧本和另类的风格迅速感染了才子马特·达蒙,路越走越顺的达蒙顶着与《谍影重重2》档期冲突的风险接下了该片,至于澳大利亚籍帅哥希斯·莱杰的帅气和野性更不必提,影片中最吸引人眼球的不是两位帅哥,而是性感美丽的莫妮卡·贝鲁奇,虽然演一位略显邪恶的巫婆似人物,可她的魅力依然动人。不用期待影片会让保守人士开心,片中的格林兄弟除了性格被改变,实际情况也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虽然背景设在了相应的法国侵略德国时期,但连兄弟俩的年龄也作了改动。

影片还有不少惊喜,除了那些我们从小熟悉到极点、出自格林童话的经典童话形象,让我们仿佛回到童年滋味外,设置在了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场景,身为欧洲历史名城,城中哥特式或巴洛克式古建筑数不胜数,天然透出一种魔幻奇特的味道,连一贯重视视觉效果、十分挑剔的特里·吉列姆也满意到不行!

格林兄弟原来是神棍?

这对兄弟,在法军入侵德国的动荡时代之下到处招摇撞骗。蒙骗度日混口饭吃的铁齿、世故骗子;另一个则是不切实际,真心相信寓言、童话、美满结局的纯真梦想家。他们花钱雇人假扮成怪物的模样在各地捣乱,然后再大模大样地出现,为当地居民消灭怪兽,收取报酬。而这两个“怪物猎人”的名气传到了法国国王的耳朵里,马上传召两兄弟,到法国边境的马巴登镇消灭真正的怪物,违令者以欺君之罪送上断头台。倒霉的格林两兄弟只好踏上了危机四伏的旅程,开始惊心动魄的捉鬼之旅。

阿威(马特·戴蒙饰)与阿杰(希斯·莱杰饰),其实个性和思想南辕北辙。一个是蒙骗度日混口饭吃的铁齿、世故骗子;另一个则是不切实际,真心相信寓言、童话、美满结局的纯真梦想家。他们抵达马巴登镇之后,却爱上同一名女子,使得原本就阴森的情节更为复杂。

这回两位主角的演出上均有突破,麦特的仪态举止彻底改变,而往往饰演传统英雄角色的希斯这次扮演具神经质、容易紧张、内向的角色。

幕后花絮:

获本届威尼斯**节提名的好莱坞魔幻片《格林兄弟》明日将在北美公映。这部以德国童话巨匠“格林兄弟”为名的**,并没有好好重现他们经典作品的片断,而是把他们笔下“小红帽”、“青蛙王子”、“长发公主”等故事恶搞一番。导演特里·吉列姆还说,“阴暗一点才更接近现实世界”。

特里·吉列姆坦承,这不是真实的关于格林兄弟的故事。“我一直在想,他们写了那么多童话故事,与现实距离很远。他们是很严肃的学者,编写了第一部德语字典。他们也说得上是伟人了,可我们还是把他们塑造成大家身边最普通的人。”这部令人期待已久的奇幻冒险巨作,是鬼才导演特里·吉列姆继《情仇》(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后,相隔七年的最新作品。他在片中加入充满精彩的视觉特效,创造出神秘的魔幻森林,以及奇特的妖魔鬼怪,用复古基调打造一个色彩缤纷、阴暗刺激的奇幻世界。加上好莱坞一线影星马特·戴蒙和澳洲英俊小生希斯·莱杰担纲主演,意大利美艳派女星莫妮卡·贝鲁琪扮演艳丽的妖后,《格林兄弟》在出征威尼斯之前公映,想必先声夺人。

恶搞实录:

格林兄弟中不少镜头都出自格林童话, 包括小红帽、青蛙王子、长发公主等。读着“格林童话”长大的观众,这回可以看到这些故事的“阴暗版本”,在影片里这些故事一点也不可爱美丽。

青蛙王子变青蛙姥姥

善良的女孩亲了青蛙一下,青蛙立刻摆脱了巫婆的诅咒,回复王子之身——这是原著的情节。到了片中,青蛙是帮助美女猎人指路的“姥姥”,表面滑滑腻腻,样子恶心。每次美女猎人问路,都要狠狠地亲——哦,应该是“舔”它一下。

长发公主变长发巫婆

原著中的“长发公主”被巫婆诅咒后囚禁在守卫森严的丛林,她无意中发现一支神奇画笔,引领她巧遇年轻英俊的王子。被《格林兄弟》的编导恶搞一下,这位长发公主变成了“长发巫婆”。

话说19世纪初的德国乡村,一位美丽的富家女为避免传染瘟疫,把自己关在高塔上。机缘巧合之下,她获得了不老之身,但容颜依然会衰老。为了保持年轻美貌,她残忍地搜捕年轻女孩吸取灵气。她就是格林兄弟要征服的最大敌人。这位巫婆有一面魔镜,显然是把《白雪公主》的桥段照搬。

格林兄弟在我硬盘里好久了, 昨天把他给看了. 总体感觉这部片子很平庸, 智商有些偏低. .

导演及剧情: 特里·吉列姆 大导演, 拍了不少经典的小众片子. 说实话如果不是导演的名字, 我不会去看这部片子. 我想看他把一个无聊的故事拍成什么样.结果没有令我惊喜, 感觉和随便找个小导演来拍的效果是一样的. 剧情简单, 平缓, 转折突兀,不自然, 一些闪回片段加进去太突兀了,好像纯粹是为了交代剧情, 比如那女人的爹被女巫魔法迷住的片段, 没有铺垫, 直接就闪进来了. 太突兀 不舒服. 影片就是一个小故事.场面很小, 人物很少, 根本不需要展现导演的控制力, 但是我还是感觉导演控制的不好. 我感觉特里·吉列姆在这里有玩票的性质. 影片的票房也回应了影片的质量. 影片中唯一的亮点就是把一些经典通话里的场景或者人物或者道具放到了影片里完全不同的场景里, 感觉挺新鲜和亲切. 灰姑娘”、“小红帽”、“汉斯和格莱泰" "长发姑娘"都在这里出现. 呵呵.

演员及表演: 马特·达蒙 和希斯·莱吉尔, 算是好莱坞一线明星了. 前者的表演就这样, 没看出有令人欣喜的地方, 不过也是角色限制, 没有让他发挥的地方. 对于马特·达蒙, 我曾经思考过他为什么出名, 这么平凡的长相, 也没见他演过什么令人惊艳的角色, (天才类普里里面的那个算不算? 我不认为可以算是经典或者惊艳). 后来发现这小子演什么像什么, 平凡的,的,现代的,古代的, 潇洒的,受伤的, 演什么都能合格完成任务.恩恩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导演喜欢用他吧. 希斯·莱吉尔这里演一个神经质的人, 因为角色的设定, 还算有的发挥, 他演的还可以哦. 两位主演把美国口音和澳大利亚口音都隐藏的不错. 至于别人的表演, 完全可以忽略了.

纵观整部影片, 就是一万温吞水, 看过就可以了.

《格林兄弟》:沉睡谷凶案再起

布满乌云的天空,潮湿阴冷的空气,古老的中世纪城堡,泥泞简朴的欧式村落,暗藏玄机的驱魔符画,被诅咒的黑暗森林,寒气逼人的银色铁斧,惊惶失措的乡下村民,离奇诡异的失踪案件……灰暗的画面、惊悚的音乐,影片开头的一切,都非常地蒂姆·波顿,就像是沉睡谷①的又一起苏醒,如果不是影片之前作足了宣传,加之特里·吉列姆在业内的名气,人们一定会以为,那个金戈铁马的无头骑士又come back了。

但是,《格林兄弟》显然比《断头谷》更阴暗、更恐怖。《断头谷》也就是一个变态的后娘和一个阴魂不散的无头骑士在作怪,而《格林兄弟》中,那片被诅咒的黑森林里,妖气弥漫,的树、吃人的马、捉人的泥人、凶恶的狼人,还有一个五百年来为求容颜不老而未腐烂透的女木乃伊,一一登场。这一次去破案的,不再是那个坚信科学办案并且有些神经质的尼德普探员,而是两个装神弄鬼,利用乡下人迷信灵异事件而借机敛财的骗子。在法国将军的胁迫下,他们这一次将直接面对这些少女神秘失踪的案件,进行一次真枪实弹的驱魔行动。

《格林兄弟》虽然打着格林童话的幌子,但影片绝对是一部独立的黑色**。格林童话中的事件在影片中虽有体现,大多也只是一晃而过,略微调侃,完全不像《史莱克》一样有喧宾夺主的架势。影片有若干和其他类型恐怖影片相似的地方。除了造景、气氛和故事结构与《断头谷》有几分相似外,其他,如大批爬满石棺的甲虫,给人的感觉像是《木乃伊》中食肉虫的再现,而将军仆人的扮相和处事行为,细看之下,倒有那么些约翰尼·德普角色中那种不太灵光、略带神经质的感觉。

影片还制作了许多新奇的玩意:比如,刑具。007**中常会有酷刑专家来折磨我们的英雄,影片中也出现了这么一位职业人士,新颖别致的刑具,匠工独特。格林兄弟装神弄鬼时的吃饭家伙:银光闪闪鱼鳞似的盔甲;听闻鬼怪时类似于听筒的细长道具。而在乡下人而面前,他们更能熟练而且隐蔽地运用杠杆、滑轮等物理原理,利用绳索组建了原始的威亚,都具有十九世纪西方科技起萌时的特征,透着古典、新奇和有趣。

和这些略显物理科学性相呼应的是,影片的电脑特效也是一大看点。比如,会行走的树有八爪鱼般缠人的树枝;捉人的泥人则具有了像T-1000般横腰斩断又会自行重组的本领;如爬似走的狼人几个动作演变成了站立的猎人;还有那个五百年不腐的老巫婆像镜子般碎裂崩溃的样子。无不向人们招示,这是一部拍摄于21世纪的**。

扮演格林兄弟的分别是《碟影重重》中的马特·达蒙和《断背山》中的希斯莱吉尔,相信在特里·吉列姆这位号称有“偏执狂”特征导演的执导下,演技会有大的进步。

注:①沉睡谷:蒂姆·波顿名作《Sleepy Hollow》,根据影片内容多意译为《断头谷》,其片名的英文直译实为“沉睡谷”。

(文/新翼)

**《格林兄弟》无法激发想象力(2005-09-08 16:12:20) 特里-吉列姆的《格林兄弟》是一部有着无限创意的作品,然而,这种创意是没有章法的,全片任凭情节发展下去,却始终找不到一条线索。因此,观看该片有一点点费劲。如果**中每一幕景象都用于为故事情节服务,应该还是有点看头的。但是,这部**看起来就像是一部试验作品,以帮助导演寻求某个目的。

在探索的过程中,吉列姆首先拿《格林童话》开刀。经好莱坞改编过的《格林童话》往往会失去原著中那一些令人不安的黑暗元素。《小红帽》的现代版本总不及原著来得恐怖,**或电视里的大灰狼不过是电脑合成,而书中的大灰狼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

尽管穿插了一些《格林童话》中的人物,吉列姆的《格林兄弟》讲的不是传统的童话故事。他将格林兄弟塑造成两个江湖骗子,他们周游德国,靠装神弄鬼骗取钱财。后来他们的把戏被人识破,作为惩罚,他们被派去一个恐怖的森林执行任务,那里接二连三有小孩子失踪。原来,这个森林的确被活了500岁的、邪恶的镜子女王(莫妮卡-贝鲁奇饰)施了咒语。这里面还包含了一段浪漫的情节。他们得面对镜子女王致命的“亡之吻”,而杰克-格林还受到了诱惑……鉴于镜子女王已年过500,我突然想起马克-吐温在看见一具古埃及木乃伊时说的头一句话:“他,他了吗?”

**《格林兄弟》包含的不止上述内容,不过都很难看得明。组成全片的元素单个看起来是很棒,但组合起来却让人毫无头绪。还有一个问题:到底吉列姆认为格林兄弟是怎么样的人?有时他们像浪漫主义的英雄,有时又像是小丑,有时是假魔法师,有时又像是真人。他们的为人准则在**中缺失了,而他们赖以立足的,是变化的道德的流沙。

在银幕上创造丰富的视觉效果,一向是吉列姆的拿手好戏。在《巴西》、《12猴子》、《终极天将》以及他过去和将来的作品中,他的世界总是充满着丰富的、具迷幻色彩的细节。《格林童话》里那个鬼气幢幢的森林的确令人印象深刻,不过,其目的何在呢?蒂姆-波顿《断头谷》中的黑夜与阴影营造出货真价实的恐怖感,《格林兄弟》中的树林则更多的像是导演的一个“想法”而非传递威吓意味的道具。总的来说,**的所有荒诞构思仅仅停留在银幕上,而无法激发我们的想象力

《格林兄弟》,熟悉的陌生人

看见有一部片子叫《格林兄弟》,还是马特达蒙主演的,就买了下来。我喜欢马特达蒙以前的女朋友维诺娜赖德,所以就爱乌及屋的喜欢了他。因为我一直相信,自己喜欢的人和其看上的人是“一丘之貉”。在这部片子里,有些看不出马特达蒙是什么样的性格,因为看不出我喜欢的格林兄弟是什么性格,这里的格林兄弟是一对周游列国的骗子。他们不滥情,不浪漫,不悲天悯人,也不豪放,不知道他们整天骗来骗去的图个什么,倒是挺善良,乐于助人,很洒脱,走走停停,有很多的见识。

也许格林兄弟就是这样的德行呢?小时候最喜欢读他们的童话,胜过安徒生和王尔德。安徒生的《海的女儿》里面,可怜的公主为了深爱的王子化身为了海中的泡沫,王尔德的快乐王子体恤苦难同样有着悲伤的结局。想想格林童话那些故事,都没有很长的篇幅,没有世上疾苦,也看不到刻骨铭心的牺牲,却充满了魔幻,总是有漂亮得不得了的公主与王子,被长得皱皱巴巴,住在森林深处的女巫施了各种不同的魔法,经历了许多听上去有些荒诞的折磨。只是---最后,王子和公主在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是在格林童话里出现过最多的结尾,让我小时候可以没心没肺,无牵无挂的睡着。

那些故事有些千篇一律,却让我一直幻想,下一次金发公主穿什么样的美丽裙子,还会不会有水晶鞋,以及她将遇上什么样的怪异魔法。

明白的道理是,不要急功近利,以貌取人,因为《青蛙王子》里,被女孩吻过的丑陋青蛙变成了最英俊善良的王子,这真的是好好的启蒙了我。

所以,也许格林兄弟就是这样的一对活宝,像**的导演,用浓重的色彩,奇妙的想象给我们讲魔幻的故事,告诉我们简单的道理。只是在**里,色彩重得有些压抑,想象也奇妙得有些惊悚。导演特里吉列姆以奇思妙想的怪诞风格著称,他十分看重影片的视觉效果,要在布拉格把人们带回文艺复兴的氛围中去,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笼罩在灰**的光线里面。当然,还有深不可测,浓雾重重,到处是陷阱,被诅咒过的森林。我一心等待着镜子王后的出现,因为想看看小时候就向往过的长发姑娘与白雪公主的继母,世界上第二美丽的女人的混合体,真人版会是什么模样。没想到,是莫尼卡贝卢奇诠释了这个全球闻名,老少皆知的角色。只是,她出现的恐怕总共不到五分钟,看来美艳真的只能如昙花一现。

一切都是因为躲在高塔里的莫尼卡,要在镜中恢复往日的胜景,才有了那些小孩的失踪,才有魔法森林,才有格林兄弟从假扮驱魔人,到名至实归。这也很讽刺吧,废了这么大的劲,不过是为了镜子里的虚幻,那么的凶悍,却完全不堪一击。

因为我们长大了,见识广了,所以要触动我们,魔幻要更刺激一些,折磨要更阴暗一些,道理要更深刻一些。听说这部片子在威尼斯**节上受到了劣评,因为特效沉闷,演员表演过于动画模式,没有恐怖气氛。有点有点,影片确实不太极致。导演还说,本来要找约翰尼戴普来演,最后制片人让达蒙演了,约翰尼戴普的格林一定会更强烈。不过这样又未尝不好?不过份妖魔化的格林兄弟,游手好闲,恰到好处,正是我原本想像中的样子,在故事中隐藏了自我,却简单善良。

只是实话实说,前半段确实有那么一点沉闷,熬过去就好了。刚一见面,难免尴尬,不久后就会发现,没准一见如故呢。导演也确实有所新意,以至于影评人都没有送上最刻薄的词句。《纽约日报》如是说:它“有时令人愉快,有时沉闷,有时又很有创造力”。

在我看来,《格林兄弟》,有点像是那个叫“格林童话”的小朋友长大了,茫然和混乱在所难免,有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有时却又亲切可爱,有点坏,有点爱显摆,喜欢捉弄人,不过,还是坚持相信,善良的人最终会幸福的生活下去。

我的收看簿:《爱我有多深》(爱我多深)影评

不懂**没有关系,只要会看会总结就好了,影评除了从专业角度上来写,还可以从感受上去写。以下我列一下不专业的角度下可以写的角度。

一,可以从片子的舒服度去写。比如一部片子,作为观众的角度,看它的时候是不是舒服的,这一点上很重要,如果大部分观众看这部片子的时候,觉得压抑,不舒服,那肯定是有问题的——恐怖片除外。

二,可以从演员的演技上来写。演技虽然是个比较专业的词语,但是一般人还是能看出来演员们是否演得好的,贴近角色,贴近生活,表情丰富,笑有笑样,生气的时候有生气的样子,伤心的时候有伤心的样子,无助的时候有无助的模样,疯狂的时候有疯狂的表现…………就是好演技的体现,不少人可以从这上面去写。并不需要多专业。——如《速度与激情8》里面的反派女人塞弗。

三,剧情的完整度。一部片子,首先是要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的,这个故事展现得是否吸引人倒是其实,主要是这个故事连不连贯,会不会东一点西一点,看着都不知道拍的是什么,这种感觉普通观众是可以感受得到的,也不需要多懂。——如《王朝的女人·杨贵妃》就是一部极度凌乱剧情的片子。

四,插曲和配乐的合否与否。配乐与插曲,在**里面很常见,是不是合适,听曲不一定听得出来,但可以看词,像一个喜庆的场面,来一首日本国歌类型的音乐肯定是差评的。像伤感的场面,来一首喜刷刷肯定也不可以。

五,看演员念台词的感情。念的跟背书似的,肯定是不行的,有感情与否,跟台词念的是怎样的,一般观众也是可以感受得到的。像背书一样没有感情的台词,一听就会觉得很刺耳,不需要多专业的辩识度。

六,看演员的形象造型。化妆上来说,越真实的妆容表示一部片子的走心与否,一部**如果连造型都随随便便,那么演员再好也补不齐,演员造型等于是一部片子的脸,如果造型上太差(这里的差不是指长相,指的是是否贴合角色),那这部**是宣传不起来的。——如《微微一笑很倾城》**版的众演员,绝逼有八成得罪了造型师。

在以上几个方面,都是不专业角度上写影评的切入点,不需要多懂**,影评只是写出来看了这部剧的感受,通俗上来说,只是一篇观后感,并没有多高大上,所以不需要太过于低估自己,对**不懂,完全可以写出一篇好的影评。

求 **《鸟人》影评 字数八百

《爱我有多深》(爱我多深)是一部由张一凡导演的国产情感剧,于2022年上映。这部电视剧的主要演员包括刘涛、任重、李强、王劲松等众多实力派演员,他们的精彩表演使得这部剧充满了吸引力和深度。

剧情方面,这部剧的情节丰富且充满转折。故事情节紧凑,每一个情节都紧扣主题,引人入胜。它成功地展现了现代都市人的情感困惑和寻求自我突破的历程,使观众在感同身受的同时,也能从中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

人物性格方面,主角们的塑造丰满而立体。他们并非单一的“完美角色”,而是有着各种优点和缺点的普通人,这使得观众更容易在角色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产生共鸣。同时,他们在面对情感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坚持,也为观众提供了面对生活困境的新思路。

制作和技术方面,我认为这部剧做得非常出色。画面明亮而唯美,音乐配得恰到好处,使人在观看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情感韵味。这种精良的制作,无疑增加了这部剧的艺术魅力。

至于主题和信息,这部剧主要探讨的是现代人在爱情、亲情和事业之间的挣扎和选择。这种主题极为贴近现实,能够深刻地反映出人性的各种面貌,使人在欢笑和泪水中,对生活有更深的理解。

我的结论,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视剧。它以独特的的故事和深刻的主题,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我期待导演在未来的作品中,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影评到此结束。总的来说,《爱我有多深》(爱我多深)是一部充满情感和人性的电视剧,值得我们投入时间去欣赏。

电视剧版神话影评

谁疯了:《Birdy》

烦一个人是有原因的。我一直烦尼古拉斯?凯奇。不管他演什么,我都看不下去。所以这部《Birdy》,迟迟才看。

在《Birdy》里,尼古拉斯?凯奇出演Birdy唯一的朋友艾尔。艾尔在**里有两个基本造型:一个是在越战前,他是一个快乐荒唐的小青年;第二是在越战中,他的脸被炸碎了,出境时始终包着大半边脸。这结果有二:一我看完了片子,二我终于发现他的讨厌之处了:一是他的脸,二是忧伤的眼神,他那闻名于世的忧伤眼神只堪“如丧考妣”四个字来形容,看一眼,就他妈想上去跺几脚才过瘾——敢跟我家艾尔?帕西诺比电眼,靠,也配。

好在他即不忧伤,也不常露脸,所以我认为《Birdy》是尼古拉斯?凯奇演的最好的**。演Birdy的演员身材很好,身体语言也很丰富,好看。导演也很好,特别是那几个飞鸟视角的镜头,特别漂亮。当然,最好的是剧本。

剧本的好,好在改编自同名小说。改编自小说的**剧本,很少会出大问题。说到底,**是艺术,需要文学基础。所以张艺谋的**,只要好好的改编小说,问题都不很大,一旦没了好剧本,他就等同于一个MTV导演了。当然,《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改编坏了,但《布拉格之恋》的坏和《十面埋伏》的坏,还不在一个档次上。

剧本的好,好的很玄乎,最后一个镜头才呈现出来的。影片结束前5秒,Birdy从屋顶飞身而下,我以为就这样结束了,心想这算什么破**?!但结果是还有一个镜头:Birdy安稳的站在下一阶屋顶,抬头问赶来的艾尔:what?让我评选**十佳结尾,《Birdy》绝对算一个。试想这样一个结局:Birdy飞身而下,艾尔大叫一声奔过去往楼下看,发现Birdy血肉模糊的摔烂在地面上——这他妈算是一个什么**呢?

就是这个结尾的好。它指出Birdy没疯,也没偏执狂,他始终很清醒。人人都以为他疯了,艾尔也差不多认为,连我都差不多认为他疯了。但导演在最后一个镜头交待清楚,他很正常。但如果他很清醒,那他一直神叨叨的做鸟状,算是怎么回事呢?再明显不过了,就是一个本能的反抗。

艾尔和Birdy曾是一对快乐年轻人。艾尔乐天,荒唐,冒失,而Birdy更温和,腼腆,内向。Birdy爱鸟,很正常,他只是个大孩子而已。他最爱的鸟,并非老鹰夜枭之类的,而是一只柔软的小黄鸟。这是人物性格的外化,体现他的温柔,敏感,内向的性格,和这小鸟一样。

接下来有两场戏,至关重要,一场是他们在街头追狗,一场是小黄鸟差点被猫吃了。

追狗这一场,是艾尔和Birdy为了弄点钱,帮着一个混混追街上的狗,街上晃悠着的狗们被围捕后,全都被送到一个屠场电,血淋淋的剥下皮,然后被砍碎卖掉。镜头很血腥。两个孩子又怕又惊又怒。初看之下觉得很怪,干嘛写这么一场十三不靠的戏,跟鸟也没关系,跟什么都没关系。紧接着这一个场,就是一只猫溜进屋子,差点把小鸟咬了。

等看完了翻过头再看,就看出来了这两场的用途了。当时整个社会气氛,就像个一个大屠场,街上的孩子们像被围猎、被追逐、最后被送去一批批的掉,Birdy最早本能的感受到这隐约的恐怖,因为他最柔弱,也最敏感。整个影片里,Birdy在越南战场只有一场戏,是以一个鸟的视角来的,先是低空飞行,越过尸体和战火,最后高高的飞起来,把极端恐惧的Birdy扔在满是战火和尸体的人间地狱里。回忆到这里,Birdy哭了。

而艾尔,在战争中毁了脸,他愤怒,打架,怒骂,他知道自己被毁了,但不确信是被谁或者被什么。他不断的和Birdy谈话,Birdy始终不开口。直到艾尔说出以下这些话:“birdy,我俩都完了。我们从未掌握过我们自己的生命……我觉得我们像没人要的狗,记得吗?……当炮弹打倒我脸上,我能闻到肉烧焦的味道,我不能触摸伤口,什么不知道自己的长相了,这些绷带下还是不是我,或者变成军队屠夫的长相……Shit!他们的世界有什么好!我们就呆在这不走了,你是对的,我们就藏在这不跟任何人说话,常常发疯,爬上墙!吐口水!拿屎丢他们!”

这番话后,Birdy突然开口说话了。艾尔之前说了那么多,Birdy都不理他,因为他觉得艾尔说的都是废话,自己没话跟他说。这段话一出,说出了核心,所以Birdy说话了。Birdy在大多数时候,没有台词,只靠肢体语言表达内心。他内心深处的创伤和他真实的想法,是由艾尔的口一步步说出来。

Birdy在医院里的种种行为,并不是发疯,而是无声的抗议,是谴责:人的世界太他妈荒谬了,老子没话跟你们说,不但不说话,人我也不当了。所以他日夜看着那扇窗,日日夜夜想飞离这荒唐的人世。

Birdy想当一只鸟,这希望越是无望,也就越是反衬出这个世界的癫狂。两个孩子的少年时光,全都在血光里、在亡里、在战争里被毁掉了。所以当艾尔出发去越南时,Birdy的小黄鸟一头撞在玻璃上自杀了。孩子们的好时光了,一去不复返了,希望破灭了,一切都被毁掉了。

所以,最后的结尾,当然必须是那样的,否则,Birdy就真成了疯子。但事实是,疯掉的是这个世界,而不是这两个孩子。

《Birdy》和其它反越战**有很大不同,比如《生于7月4日》。要我说,更深刻。它不是依靠展现战争的残酷场面,或者战后归来的失落,来谴责越战的,在《Birdy》里战争场面就那么三四个镜头。它的立足点在战争对人精神层面的摧毁。它不是理智的、思辨的,而是强烈的、本能的。这就是《Birdy》的深刻之处。它摧毁的不是人的信仰,不是国家荣誉,不是民主,不是理智,不是这些行而上的东西,而是直指人的心灵,这心灵创伤一点愈合的可能性都没有。所以《Birdy》的主角birdy不是一个侃侃而谈的社会批判者,而只是一个敏感柔软如一只小鸟的大男孩。他没有说什么大道理,甚至很少讲话,但他的情感曾是完整的,饱满的。他爱风,爱大海,爱过山车,爱刚出壳的雏鸟,爱自由。但战争毁了一切。

比较《生于7月四日》,同样是讲一个青年的越战噩梦,《Birdy》这种抛离了理智的思考,直接入手展现心灵创伤的手法,明显更胜一筹。另外,看了太多战争里的人和事,我成了一个无条件反战者。战争的结果永远是负数,还没处补偿,是纯损失。

《神话》电视剧从文学作品的情节合理度上来看,无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无论是一开始遇见项羽、吕雉、刘邦、秦皇,抑或与他们发生的故事,都与历史基本吻合,而在最终交代了汉官拒绝把易小川写入历史的一段,更是为整个穿越的故事做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二者,现实与古代双线结合,让观众达到了完整的剧情享受。一部好剧是必须有因有果的。

而且,作为文艺作品来讲,它的故事最后也没有向观众交代北岩山人和崔文子的事情,让观众有个遐想度,也是很好的(我看的最后是50集的版本,不知道余下的两集有没有所交代)。

当然如果留有悬念,也是文艺作品商业化的一种方式,就不多讲了。

从人物上来看,主角不用多说,胡歌的演技与日俱增,真是可喜可贺。高要的扮演者张世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在刚出场的时候,我怎么看这个满面憨厚的家伙也不像指鹿为马的赵高。但是在张世本人的演技和剧情的指引下,他像了。这对于观众是一个灾难,但是对于电视剧本身无疑是一个福音。

说说项羽。在刚出场的时候,室友说这个项羽就是嗓门粗点,身体的彪悍程度似乎与历史上的西楚霸王相去甚远。就连举鼎时似乎也没有那么霸气十足。但随着剧情的延伸,岁月给项羽套上了胡子,他像了。倒数第二集,乌江自刎前的那一段,真的是精彩淋漓,霸气十足。

再说刘邦。真的真的很像。饰演者是不是电视剧风云一里的秦霜呢?原来他弄上胡子真的可以这么猥琐啊(碎碎念若干)……真的很像。

要说的男人真的很多。《水浒传》里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成了大秦的始皇帝,那个蒙恬是谁演的来着……都很像。基本抓住了人物特点。还有那个田伍长,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哪都有他。

还有好多男人。扶苏、老庞、金将军……真是说不过来了。

本剧女人也多。而且年轻的居多。而且喜欢易小川的居多。

当然,作为2010年的开年大戏和《神话》的比肩之作,电视剧《神话》是绝不容许一夫多妻制度出现的。所以有了怨妇吕雉,悲惨小女人吕素,移情别恋的高岚和虞姬……

其实其实,我是认为这里的玉漱没有金喜善漂亮啦……不过很多剧情里都展示了玉漱的美,让人觉得她和易小川真的是天作之和。

《神话》给的感动太多,原谅我不能赘述。

那我就跳过去说说其他的一些设置吧。我觉得本剧最大的遗憾就是,群众演员太少。

蒙恬的蒙家30万大军每次看起来都像300人……真郁闷。真的有30W人的话,我想头儿站在前面喊话的话,从第六排开始就应该听不见了……

而且,现代打斗的是那些人,大秦的蒙家军是那些人,戎狄是那些人,修长城是那些人,匈奴是那些人,图安是那些人,楚军是那些人,汉军还是那些人……累我了。

但是似乎这都可以原谅,毕竟电视剧的投入终没有**强大。

至于穿帮镜头,在胡歌的本作已经是少之又少了,话说他仙一里的穿帮镜头都可以拍一部电视剧了……始终在进步。就不要说人家了吧。

其他都还好,电脑特技也不错。就是那宝盒钥匙扣上去的时候水化得太神奇了……

都大略的说了一说。再说说易小川和高要之间吧。在评论里,大家也是分为了两个派系的。一部分就是认为易小川就是正义的化身,而高要市个可悲可恨的坏人。而另一部分人认为,高要始终都大爱大恨,好过易小川假仁假义的娘娘腔。

要我说首先没有必要为一部电视剧打起来,又不是真的。

再者,电视剧本身是启发人明白一些道理得,而不是心里起了什么纠结。

易小川从素素了之后就开始懂事了。虽然是他的外部坏境好一点,但是他本身的纯良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因决定外因么。而且易小川的一句话给我印象深刻:“我知道你受了很多苦。但是那些还不能成为你变坏的借口。”

高要……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毕竟一个男人受过宫刑后,真的会疯。那是谁都无法体知的痛苦。一个人,尤其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人,受了宫刑巴不得早点了算了,偏偏还要长生不老,活受罪。所以这也是有一点点情有可原。

好人不全是好人,坏人不全是坏人,这才是人世间。电视剧诠释得很好,相当值得人们深思。它好就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