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导专业影评范文怎么写?

2.宝莲灯的影评怎么写?

3.怎样写出一篇优秀的影评?

4.看过《无问西东》,我才知道好好说话的真谛,只需两个字!

5.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观后感

有话好好说影评范文大全_有话好好说影片分析

在职场很多时候,你的表达力就代表了你的竞争力。你不仅需要敢说,还必须会说。

很多人在私底下特别能说,但是一到正式场合,就会出现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的情形,或者说了很多,但是最后也没把意思说明白。

在日常生活中,和朋友家人聊天的时候,如果我们的意思没有表达清楚,引起别人的困惑时,我们可以补充解释。

但在很多正式场合,获得说话的权利就已经很难得,想要机会再去解释补充,简直是痴人说梦。

这样的情形在职场中很常见,在公司的内部会议上,针对某个问题,老板想从员工身上获得一些有效的建议。

在听取了一些人的意见后,轮到你讲了。明明你心里已经想到了一个好的点子,但是当你开口的时候,发现怎么都说不清楚。有的时候是你口若悬河的说了一大堆,最后老板很疑惑的问了一句,你到底想表达什么?你很郁闷,老板也不满意。

这个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你根本就没有想清楚;二是你的运用语言能力有问题,不能很好的表达你的意思。

当你解决这两方面问题的时候,你的讲话就会有条理,容易被别人接受。

不经常练习写作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脑子里的想法十分丰富,可真正用笔写下来的时候发现不知道从何说起。

我们的大脑非常活跃,一会儿蹦出这个想法,一会儿又冒出那个主意,看似内容丰富,实际杂乱无章,缺乏逻辑,经不起推敲。

如果不经过特意的练习,普通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把脑中的想法有章法地陈述出来。

我们的练习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学会深度思考,把问题想清楚;练习写作,熟练运用书面语言。

学会深度思考

想要把一个事情想明白,可以从这三方面去操作: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做(how)?

>>练习初步,从简单事情入手。

当你在读一篇文章或看一个短的时候,尝试着用一句话把整个故事总结出来,给出自己的想法。

找一个简单的事例或数据或已有力量来支撑你的想法。再去思考,按照你的想法,应该怎么做?

>>练习进阶,从复杂事情中找出你的逻辑线

读一本书或看一个**时,从触动自己的一个细节出发,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从书或**中找到相应的情节来支撑你的观点。

一本书或一个**里涉及到的人物,非常多,打动你的点也会有很多。当你尝试去介绍的时候,那些触动你的点都会让你觉得难以放弃,但是如果你想面面俱到的话,发现最后一面也不到。

很多时候我们的困境就在于我们总是想把事情说得很完美圆满,各个角度都想涉及到,其实这样反而会影响到你的表达。

从一个点往深了讲,一方面会强迫你去思考哪些信息不那么重要必须被舍弃,另一方面你可以把事情往深了讲,把事情讲得更清楚。

不光是书上的情节和内容,可以作为你观点的佐证,也可以从外面找到合适的素材。

写书评和影评就是最好促进自己深度思考的方法。

练习写作

我们学习写作的目的是用准确的词语、正确的语法和流利的句式,把一件事情讲清楚。

我们在日常讲话中,容易过于口语化,说话重复啰嗦,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时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补充。练习写作可以很好地改正这一点。

>>练习写作可以从日记开始

刚开始练习写作的时候,遣词造句表达都是问题。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让自己慢慢习惯写作。

这个时候不要过于纠结用词造句和表达乱七八糟等问题。你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去思考的东西写到纸上。写出来就是走出了成功的第1步。

>>发表简短评论,让自己的文字让别人看到

你可以对你看到的新闻或讨论的问题,发表一篇简短的评论。把你的文字让别人看到,这时要求你注意措辞和表达方式。

简短的评论不会对你写作造成很大的压力,让你产生退缩。

>>复述

读完别人写的新闻或故事后,凭你脑中的记忆,用你自己的语言,把新闻或故事复述出来。

你把自己写的文章和原文对照一下,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弱项。

美国著名政治家富兰克林,他只接受过两年正规学校教育,但是他的写作水平很高,写自传,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

弗兰克林在他的自传中讲到他练习写作的方法,就是找到他觉得写的很好的文章,然后按自己的记忆来复述,再对比,找出自己不好的地方。

结束语

在表述复杂事情的时候也会涉及到逻辑结构的问题,一般使用的逻辑结构经常用这2种结构,第1种是并列结构,第2种是层层递进。然后通过1、2、3点方式来说明。

如果是并列式的结构,1,2,3点表达顺序可以调整。如果是递进式的结构,一定要注意你的论述1,2,3点要保持递进关系

所有的理论都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完成,如果只是记住这些理论,不会产生任何实际效果。学会说话,先从行动开始吧。

机会永远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编导专业影评范文怎么写?

昨晚在爱奇艺看**《送你一朵小红花》。

**讲述的是“脑子有病的”癌症病人韦一航,一开始以癌症病人的视角过着“哀、丧”的生活,直到同为癌症病人的乐观的马小远出现,问韦一航:

“你什么病呀?”

“我脑子有病。”

“那不碍事。”

在**中,友情客串演出已故病人家属的岳云鹏,建了一个病友群,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病友会,病友们都会说一些相互激励的话,鼓励大家一起战胜癌症,好好活下去。

但轮到韦一航讲话时,他又讲了一些又哀又丧的话,岳云鹏赶紧制止,并呵斥韦一航:

“你得病了难,你周围的人更难。”

马小远也对他说:

“你这不是丧,是怂!”

韦一航终于开始正视自己了,慢慢爱上了乐观的马小远。

韦一航声称自己做过开颅手术之后能“看见未来”,马小远则相信另一个自己在“平行世界”里快乐的生活。

马小远已经好多天没来找韦一航了,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韦一航终于按捺不住自己,跑到马小远的家,找到马小远表白了:

“我这个人走路喜欢挨边走,坐公交车必须得缩在最后一排,就连上幼儿园都没得过小红花,我不想跟任何人产生联系,我怕我刚把我的真心掏出来,我就死了。”

马小远给了韦一航一个热烈的拥抱,在韦一航的手背画了一朵小红花,深情地说:

“不要放弃爱与希望,每一个逆行和命运抗争的、勇敢的人,都值得被奖励一朵‘小红花’。”

不久,马小远的病复发了,剃了光头做手术,韦一航也剃了光头来陪床。

术后病床上的马小远问韦一航:“你还能看见未来吗?”

韦一航说:“我已经在你的未来里了。”

韦一航的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韦一航想活得更久,期待和心爱的马小远手牵手去青海去感受另一个自己的“平行时空”。

韦一航终于坚强起来了,但马小远却永远离开了人世。

看完这部**,想起了史铁生曾经讲过:

“爱是人类唯一的救赎。”

所以也可以说,是马小远已经永远活在韦一航的未来里了――她在点燃韦一航的同时,也照亮了韦一航的整个余生。

宝莲灯的影评怎么写?

影评是**评论的简称,是指对一部**的导演、演员、镜头语言、拍摄技术、剧情、线索等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和评论。

范文一

“你说孩子被拐到那家,他是多久才叫她妈的?”楼梯口,他终于问出口,有点儿怯。他们是离婚夫妻,丢失了孩子,共同奋力寻找。三年后,终于找到,但孩子却忘记了他们。她回头看了一眼,千言万语都在这一眼,愤怒、悲伤、绝望、怨憎,还有无尽的哀伤,终于她什么也没说,转身下楼,连背影也都满是疼痛。

第二遍看《亲爱的》,依旧被这个细节深深打动。比起这部**里更为寻常的声嘶力竭和痛哭流涕,我更偏爱黄渤和郝蕾这节制的表演。看起来很是平常,细细想却是大恸。

虽然**把一多半的篇幅给了丢孩子和找孩子,甚至曾用名是“打拐”, 但正如导演所说剧情真正开始其实是在找到孩子之后。只那一眼,就精准地刻出,被拐儿童重新与亲生父母建立情感的艰涩。又好像,**用最后几十分钟,直视了被拐儿童对身为人贩子妻子的养母难以割舍的“亲情”,讨论了人贩子的妻子是否有领养孤儿的权利,并剥开了为生二胎要给丢失的小孩开死亡证明的疼痛. ...

有人批评导演把苦难当情怀,提笔很重却落笔太轻,说《亲爱的》避开了拐卖的真实罪恶,转而选择以亲情化解社会丑恶。我却很为陈可辛涉猎这一现实题材的诚意而感动。哪怕有限,但通过演员精湛的表演,我们还是触摸到了丢失孩子的绝望,触摸到了当代中国的碌碌众生相。哪怕**并不能完全直面司法的灰色地带,也未必可以清楚探讨道德的困境,但起码它能让我们对路边乞讨的孩子再多一点关注,对这个社会多一点点暖,这便已很好。

就好像用近乎纪录片的口吻讲述三十年代的文坛旧事的《黄金时代》,在商业上溃败了,但是我依然敬重许鞍华的勇气,因为她以尽可能尊重历史的态度,描摹了那个时代。这两个香港导演的情怀,让人觉得宽慰,至少又愿意相信国产**不全是商业大片和胡闹恶搞,或者脱离现实的青春故事,尽管那样更有机会刷新票房纪录。

想及此,不免有点难过。跟大多国产**一样荒诞滑稽的,还有惺惺的秀和洒狗血的电视剧、励志的畅销书等等,《亲爱的》和它们相比,撑起了人文作品反映社会的份量。

范文二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现实的世界可能是:“我没能保护世界,也没能保护你。”

《少年的你》整部**太过压抑,**中淋漓尽致展现的校园阴暗面在一瞬间撕裂开来。我身旁坐着的小姑娘,从影片开场后不久,就一个人默默流泪,实在是不忍心看她一个劲用手擦鼻涕和泪水,就随意递给了她几张纸巾,希望她只是因为看到被打的小北而哭泣,希望她只是看到陈念被打而哭泣,希望她不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

影片播放的进程中,看到陈念开始被霸凌的时候,我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小学五年级的日子,长大后的反思,我才懂得,校园霸凌从很早的时候就在我们身边存在。

过了这么多年,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还是能够清晰的记得当时发生的事情,那是一一个秋天的下午,小学生的班级总是闹闹哄哄,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课间,我正坐在桌子上看书,突然被的耳光声惊得抬起头,就发现几个男生正在打另外的一个男生,貌似只是污蔑那个瘦小的男生拿了他的钱,可能之前就已经存在殴打欺负的现象,像他这样被挨打的课间估计已经发生过多次吧。被挨打的男生在承受了几巴掌重重的耳光之后无奈承认是他拿了他的钱,可是我知道,不是他拿的。他们想欺负他,还需要真的事实吗?随口说一句话,就可以打着“正义”的口号拳打脚踢。

那一次我距离校园霸凌大概只有几张课桌的距离。当时年少,什么都不懂,扮演了**里无情冷漠的旁观者。现在看来,这才是我最心痛的地方,原来我们都曾无情冷漠的对待过这个世界。

我与那个被打的男生,谈不上是朋友,只是偶有交流,知道他家境不是很好,借宿于他二姨家,在学校借读学习。对当时他的情况也只是了解到如此。那次之后不知道过了多久,被老师发现,我只记得打人的那几个男生被老师揍的是”鼻青脸肿”,在那个恨铁不成钢的21世纪的初期,我的班主任至少真的是扮演了正义的使者,彻底终结了班级霸凌。在那次之后,开了一次班会,批评那几个男生的话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教育我们这帮冷血的“旁观者”的情境,我至今记忆尤深。班主任质问我们为什么不报告老师?为什么任由其发展?为什么对同学如此冷漠?

我作为旁观者的一员,我沉默羞愧的坐在座椅上,什么话都说不出口,在那次之后,我知道我们这些人也许才是霸凌的最大助纣为虐者,我们的冷漠,才是最大的暴力。

思绪被拉回到**情节中,故事的开始是因为胡小蝶的自杀,她留下的血迹,在没有清洗干净的第二天就被校园里的男男女女哄笑着踩过。“每个人都有作恶,但旁观者永不忏悔!”陈念之后被欺负,魏来将她从楼梯上推下去,周围的人都喊着陈念的名字但是没有一个人扶起陈念。“每个人都有作恶,但旁观者永不忏悔!”胡小蝶坠落的时候周围的人议论纷纷,拍照录像,陈念走过人群,脱下校服盖住她的遗体,陈念对于胡小蝶的死知情,她当时能做的可能就是保护了胡小蝶最后的尊严。欺凌估计就是从这时开始展露头角,当陈念被警察询问笔录回到教室之后,看到座椅上的鲜血,她抬头默默环视了教室同学一周,没有人会帮助她。

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场景,回应在耳边的就只是这简单的一句话,相比较施暴者和被欺凌者,旁观者站在这两者中央,明知事实真相,却从来都无动于衷,任凭一次又一次的发生。这才是我觉得最悲哀的!

年少时,我们应该都做过这样的梦吧,我保护世界,我也能保护你。但是现实的真实情况就是我没能保护世界,我更没能保护你,我甚至都在躲避世界,甚至无视脆弱的你。

无数的人都在感叹小北对于陈念的“爱”,一个用尽全力保护陈念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陈念,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遇到保护自己的小北。

**里一幕幕血腥的场面,一次又一次地发出灵魂的拷问:“懦弱的不止她,有你还有我。他们一直在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不做点什么?”

现在的我终究是没能忘记那个五年级下午的课间。我可能忘记他们的欺凌,我只是不能忘记那个冷漠的自己。多年后,我曾经在练车时碰到当年欺凌别人的男孩之一, 他去读了一所不错的大学,貌似生活过的很不错,我没有同他交谈,尽管大家当年都是一个班的同学;我也曾经碰到那个被欺负的男生,我坐在公交车上,一眼就认出那个车窗外独自走在冷风中的他,貌似他过得不是很好,身上有油腻的汽油,拎着一个塑料袋默默走在路上,公交车行驶过他的身旁,我回头望了他一眼, 我不禁感慨了一下,当年小学他学习挺好的呀!

人应该是变的越来越好的。

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未免太过漫长了....至少我这一路走来,我庆幸我长大,我也学会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个世界”,但是这一路太漫长了,走的毫无捷径可言。

如今我们都不会再经历少年时代,但是依旧希望: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不要做欺凌他人的人,这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不要当懦弱的受欺凌的人,要学会反抗;不要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尽可能做一些什么。

**终究是**,剧情的设计还是给予观众以安慰,明明是悲剧,却给我们温馨的感觉。未成年的霸凌在经历者的一生中是不能磨灭的,这主要是来自于人性之间直接的弱肉强食和赤裸的。祝愿遭受过霸凌的人能够走出阴霾,成为自己年少时理想的大人;希望实施霸凌的人真正完成自我的救赎;惟愿当时冷眼无情的旁观者能够换种心态勇敢的热爱这个世界。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够像小北一样,“保护了世界,也保护了你“。

怎样写出一篇优秀的影评?

我看《宝莲灯》

对于央视版的《宝莲灯》,如果用一个字来点评的话,那就是,好;如果用两个字来点评的话,那就是,很好;如果用三个字来点评的话,那就是,非常好。

由此你便可以看出,我是一位《宝莲灯》迷。不错,我很喜欢这部电视剧,我认为它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升华,是神话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在这部戏中,把亲情、爱情和友情;勇气、志气和义气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部戏记叙了主人公沉香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沉香从一个胸无大志,整天只知道玩闹的顽童逐渐成长为拥有博爱之心和牺牲精神,能为三界众生造福的少年。这部戏完整的展现了沉香从小到大性格的变化,从胸无大志到决心救母;从顽皮胡闹到拯救三界;从惧怕挫折到战胜困难;沉香在一天天地长大,法力越来越强,武功越来越高,思想也越来越成熟。在种种考验中,他不仅获得了勇气、志气和义气,还拥有了博爱之心和牺牲精神,之所以,他在最后一个选择中,毅然选择了放弃自己的母亲,推出新天条为三界众生造福。当你听到“娘,为了三界众生,沉香这回可真的要放弃了”、“我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请你放过我的母亲”的时候,你就能感觉到,沉香,真的长大了。

从沉香身上,我们能学到不少的品质。

当遇到困难,遇到挫折时,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不要因为几次的失败就认为成功不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更不要一蹶不振,一定要坚持到底,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当你在做事情时,你是不是在想“差不多”呢?如果你是这样想的话,沉香给你一个教训,这样到最后总是“差一点”成功。

你是不是在乎你身边爱着你的父亲母亲呢?看完《宝莲灯》后,相信你会改变以前对他们的错误看法。

你有没有注意在你身边默默帮助你的人呢?当你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看完《宝莲灯》后,不要羡慕沉香身边有那么多朋友,其实你也是一样的。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成长道路太过顺利呢?你是不是也应该经受一些像沉香经历过的挫折和苦难呢?也许,你会想:那只是一个神话故事。虽然劈山救母不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是,想改变我们的成长道路,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沉香也不例外,沉香身上也存在许多缺点,但是在成长过程中,沉香努力去改正这些缺点,他的生命因为他的执著努力而变得精彩。

……

《宝莲灯》,的确是一部精彩的电视剧,它幽默、搞笑、励志、抒情。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很多。《宝莲灯》,不得不看,He to watch!

看过《无问西东》,我才知道好好说话的真谛,只需两个字!

一、从剧透开始,把故事复述出来。看豆瓣影评的时候,作者可以指明自己的作品是否包含剧透的内容。如果你看完一部**了,一定不要放过这样的影评。

二、找准个主题,让读者欲罢不能。通过文字复述**只是写影评的第一步,当你可以通过不太复杂的文字把剧情讲清楚之后,就要考虑,在这剧情背后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三、选好主题之后,要保证获得好的“路子”。一篇好的影评应该源于**,又“高于”**。影评人应该透过有限的镜头去发现故事主线中没有没有提到的,甚至是情节之外的线索。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观后感

在朋友圈看到很多朋友转发《无问西东》的影评,这些影评中有人哭,有人痛,有人说灵魂一直在被拷问。

而我看完《无问西东》最大的感受是: 语言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语言可以毁掉一个人,也可以拯救一个人。

先来说说,语言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最有杀伤力的语言之一是冷漠,在婚姻或恋爱中,冷漠就是一种冷暴力。

**中,1962年,知识分子许伯常想要和妻子刘淑芬分开,刘淑芬死活不答应,许伯常就不与刘淑芬说话,不碰刘淑芬用过的杯子、碗,独自吃饭喝水睡觉。

刘淑芬每天不断地打骂许伯常,也不断坚持对许伯常好,许伯常依然冷言冷语相向,他可以对所有外人好,但就不能对刘淑芬好。

许伯常中学教过的学生王佳敏(章子怡 饰)和李想(两人都在清华就读),看不惯当年的老师被师母欺负,于是伪造许伯常的笔迹写了一封信批评刘淑芬并投到刘淑芬家里。

刘淑芬看完信,以为老公许伯常心有所属,怒火中烧,终日冥思苦想,终于发现信是王佳敏的笔迹,她闹到清华,指责王佳敏勾引自己的丈夫,想要教训王佳敏。

后来,王佳敏因伪造信件被牵扯出小时候撒与伟大领袖有关的谎,在清华校内被批斗,群众情绪激昂,受刘淑芬的煽动,纷纷上前殴打王佳敏。

当人群散去时,王佳敏已躺在血泊中一动不动,刘淑芬用手一探,发现王佳敏没了气息,以为王佳敏已死,大惊之下,失魂落魄往家走,在小巷偶遇老公许伯常,伯常不闻不问,并侧身绕过刘淑芬。

刘淑芬走进家门口,回想起当初与许伯常幸福的时光,感觉一切十分遥远,万念俱灰之下,直挺挺地跳进了院内的水井。

刘淑芬长期得不到丈夫的回应,极度压抑,又遇上失手将王佳敏置于死地,又惊又怕又感觉人生无望之下,最终选择跳井了结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悲剧并不仅仅只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今天,依然有很多夫妻凑合着过活,表面上在人前像夫妻,回到家里就形同陌路。

没有爱,就分开吧,何必在一起彼此冷漠伤害。

得不到,就放手,但千万不要放弃自己。

当王佳敏在清华学校被公开批斗时,而在她的背对面,正是她喜欢的李想在慷慨陈词,说要和犯错的人划清界线。

王佳敏笑了,李想的发言一句比一句严厉,一字一句戳痛她的内心,或者王佳敏是怒极而笑,刚好被在台下的刘淑芬看到她笑,刘淑芬气得在现场大喊,还敢笑,打她。于是几百个群众蜂拥上前对王佳敏拳打脚踢。

许伯常的冷漠让刘淑芬走向自我灭亡,李想的冷漠让王佳敏笑着被群众殴打。

当然,**《无问西东》更多表达的是, 语言可以激励一个人,让人顽强地活着,让人勇敢地面对生活,让人真实地做自己,甚至让人无所畏惧。

《无问西东》讲述不同年代清华学子的四个故事,且是互为关联的。

时空出现在当今社会,张果果(张震 饰)的父亲当年被1962年的李想用生命所救,李想临死前口中念叨的一句话是: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

在张果果对人生、对事业迷茫时,父亲在李想的墓前和张果果说, 你现在的笑容越来越少,去做自己真正开心的事情吧。

父亲的一句话,平实但真实,点醒了张果果。

人越长大,越难坚持自我,我们常常觉得委屈自己是正常的,只要他人满意就好,我们努力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自己。

我们不断妥协,say no 比 say yes 难得多,我们可以牺牲掉自己的快乐,我们做着不喜欢的工作,说着违心的话,我们又难受又忍耐,不知所措。

当张果果放下心之枷锁时,他更加主动去帮助底层的四胞胎父母,他也拒绝出卖上司。帮助他人,让他收获感动;拒绝不当的要求,让他重获力量。

时光切换到1962年,李想跪在王佳敏的墓前痛哭,他祈求陈鹏(黄晓明 饰)痛揍自己,但陈鹏没有打李想,和李想说了一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对以后的人好吧。

李想因为不想丢掉去边疆的机会,不敢承认和王佳敏写信批评刘淑芬的事,让王佳敏一人承担了错误,我们可以说李想胆小怕事自私,但这是人性,换了你自己,在那个关键的敏感时期,不一定有勇气站出来。

人总是会犯错,但陈鹏的一句话,让李想坚持去做一个好人,最后牺牲自己的姓名救了张果果的父亲。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中最让人感动的情节,莫过于陈鹏在重庆的茅草房里紧抱着王佳敏说过的话。

王佳敏被打到破相,不忍直视自己,对生命心生恐惧,她不敢闭上眼睛,她说,我一闭眼,就会一直往下掉。

陈鹏说, 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你掉得有多深,我都会在下面给你托着,我什么都不怕,就怕你掉的的时候把我推开。

王佳敏在陈鹏的语言中有了生的欲求。毁掉一个人很容易,只需一句话,拯救一个人,却需要一生的相伴,幸好,王佳敏命中有陈鹏。

身体被打垮,只要内心健在,我们依然可以勇往直前,但如果内心被打垮,即使拥有完好无损的身体,也无法往前挪动一步。

多对身边的人鼓励、赞美和肯定,或许你自己也不清楚,你的一句具有正能量或真心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时光又拉回到陈鹏小时候,1937,他是一名饥寒交迫的孤儿。

飞行员沈光耀(王力宏 饰)在执行任务时,经常绕道从空中给成千上百位孤儿投放食物,这些孤儿每次看着沈光耀驾着飞机在空中盘旋的时候,都开心地喊着“晃晃”。

“晃晃”就是这批孤儿的救世主,出生可以贫穷,但人生可以活得良善、高贵,而陈鹏就是如此的人。

在陈鹏小时候生存的环境中,我们不能忘记有一位带着孤儿们唱基督教福音歌《奇异恩典》的残疾传教士,歌声让人忘记饥饿、寒冷、恐惧,歌声让人有了信仰和力量。

人这一生,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阻的事情,只要有了信仰,总会跨过去。

时空再一次切换到1937年,沈光耀在西南联大求学,他想去参军,但父母不许,当光耀听到老师吴岭澜(陈楚生 饰)的一番话时,他偷偷背着父母参军,成为了一名飞行员。

吴岭澜和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饱含热血深情,让学生振聋发聩。

好的老师不会急着直接给学生答案,太容易得来的答案,人们不会珍惜,好的老师要么以自身行动给学生启发,要么循循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

吴岭澜在炮火连天讲的一番话激励了沈光耀投笔从戎。

吴岭澜年轻的时候也迷茫,曾经远离人群,独自思索人生,偶然听到泰戈尔的演讲,意识到“ 真实的重要性 ”, 让他“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释放出来”,人因此变得有力量,不再迷茫。

人害怕孤独,害怕被隔离,害怕不被大家喜欢,以致于我们所做的很多事情只是为了博得他人的认可,而忘了问一下自己的内心。

我们一直关注外在的世界,祈求外界给予我们力量,我们忘了内心世界是力量的源泉。

我们一直在忙着出发,而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我们懒得花时间去找答案,我们总是热衷向别人求答案,而忘了答案本来就在我们心中。

时空再回到1923年,正是吴岭澜在清华求学的时候,他国文有天赋,可以考满分,而他偏偏选择读实科(理工科),他并不擅长实科,考试成绩处于倒数。他的选择是因为厉害的人都去读了实科。

人的一生当中,总要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

高考填志愿,你是选择自己喜欢但貌似毕业不好找工作的专业,还是选择热门好找工作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结婚谈对象,你是选择有钱能给自己物质保障但自己感觉一般的,还是选择穷但自己喜欢的?

工作,你是选择收入高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还是选择自己喜欢但收入一般的工作?

我们在做抉择的时候,可以有很多理论和方法,但再好的选择,如果让内心不舒服,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实在不知道如何选择,那就坚持真实,坚持跟随内心。对得起自己内心的选择都不是最差的选择。

时任清华校长梅贻琦又用语言启发了吴岭澜的认知, 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如果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那就是真实。

世间事就是如此。

许伯常冷言冷语冷态度让妻子刘淑芬走向了灭亡,李想用语言让心爱的姑娘王佳敏内心创伤。

梅贻琦用语言启蒙了吴岭澜,吴岭澜用语言激励了沈光耀,沈光耀用行动鼓舞了陈鹏,陈鹏用语言挽救了王佳敏,也用语言让李想获得了新生,李想用语言感动了张果果父亲,张果果父亲用语言点醒了张果果。

这,就是语言的力量,可以生出恶果,也可以播种希望,代代相传。

每个人的分享都是有力量的,不要吝啬你的故事和语言,善用你的故事和语言。

所有的故事情节融为一体,我认为《无问西东》最想表达的主旨是“真实”,片中最后的结尾,张果果用内心独白总结了**的内涵:“ 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沮丧,世俗就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

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你们的人生,知道清楚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

愿你在迷茫是,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真实”最有力量,演讲中最打动人心的也是“真实”,好好说话的最高境界或许就是“真诚、实在”。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勿忘自己的真心和真性,这种“真实”,不为取悦别人,只为自己快乐。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观后感1

 跟两位友人一起看了场**《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每日奔忙于家、公司、大亚湾的我,并不知道这部**是最近的热播,就是喜欢看**。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看**都足够满足我对**效果的追捧和热爱。在**院看**的真实感更强烈,可是没法享受在家里的随意感,例如可以躺着;例如可以贴上面膜;例如去趟洗手间也可以点暂停,而后再继续看。

 从**院出来,友人就给我布置了作业~这两天晚上想在我的朋友圈里看到我的观后感。心里也一直热血沸腾的想为**里圣洁的爱情写点什么?却迟迟不知道该怎么写才能表达内心里对爱的唯一的崇敬?或许就只有与看过该片的人之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来表达对这部**的崇敬吧!该**讲述了每个成年人心里都渴望的心声~爱的唯一。故事讲的是两个16岁青涩之年的男女同时失去了亲人,剩下孤零零的一个人活在世上,两个人的心里都找不到活下来的理由和温暖,像两个没有灵魂的空壳在世间飘来飘去。当两双眼睛看到对方时,打开了彼此的心窗,阳光照进他们的心里: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考上同一所大学;故事就这样美好的演绎着,双方都找到了活下来的理由和温暖,这活下来的理由和温暖是两个人都活着,缺一不可。像极了一个“人”字,离了一撇不成“人”字;少了一捺也不是“人”字,只有一撇一捺相互依靠,相互依赖,相互信任,才成为他们心中的“人”字,才是活生生的一个完整的生命,缺一都没有苟活的意义。而把这一撇一捺沾合在一起不离不弃的就是每个人生命里都种下的生生不息,千讲不厌,万说不倦的爱情的。

 上天在创造人类时,就只创造出了两种人~男人和女人。仅这两种人之间的故事就没有重样的。按照创造人类的故事规则发展下去都是千篇一律的老样子~男人和女人产生了爱情;组织成家庭;进行生命的延续,这是人类活于尘世间的基础。该片只能讲到爱情,没有机会讲到家庭和生命的延续就结束了。只能用比悲伤更悲伤来讲述两个被剩在世上,彼此将对方植入生命里缺一不可苟活的故事。

 看的过程中用催人泪下来形容就太过潦草了,用泪如泉涌或泪如暴雨来形容还有那么点意思。

 男主人患有遗传白血病,送走父亲,又被母亲遗弃。生命的终点即将到来时,遇到了女主人公,女主人正是父母和妹妹在中被剩在世上。男主想让女主嫁个健康的人,独自躲起来离开这个世界;女主明白男主的心意,也让男主亲眼看到自己嫁了的心愿,找到男主,陪伴男主一起离开这个世界。

 其实真正的爱情到了最深处时,当世上再无牵挂,估计每个人的心里都会选择共赴黄泉,活着的人都会心生羡慕和向往的感叹~为啥其中一人不是我的感慨!这是该片的感动之处。

 谁知道下一段爱情什么时候到来?**《魂断蓝桥》里的男主不是说了吗?有的人一生都碰不到至真至深的爱情。珍惜生命里遇到的爱情!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都是前世修来的。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观后感2

 摘要:孤独并不可怕,当你习惯了孤独,那才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文/尖果影评

 爱情如果可以解释的话,那就不会有人会因此而痛苦了!看过了《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这部**,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话这句话是刘以豪对陈意涵说的,陈意涵又把它传递给了张书豪。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两个人相爱,尽管未必会最后走到一起,但即便分手,也会在彼此的身上、心里,抑或是世界观、价值观中留下对方的烙印。

 爱情,从来就是两个人互相改变,互相影响的过程!那么,《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到底是一个什么故事?简单来说,这应该是两个孤独的人的故事。两个痛失了亲人的伤心人,凑在一起抱团取暖,同居十年,却只有0、5次的爱爱。他们之间毫无疑问是有爱的,只是就好像所有的爱情一样,在燃尽了之后都会变成亲情。只不过他们俩,直接跳过了的部分,从一开始就把这份爱变成了亲情!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刘以豪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罹患重病,命不久矣,所以他不能表白,不能让陈意涵再次体验失去亲人的痛。

 从来都没有得到过,总比得到之后再失去要好受一些。在很多人看来,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而刘以豪也的确就是这样做的。他心中深爱着陈意涵,却从不表达,他帮陈意涵改歌,燃起她心中的灵感,一起吃冰,一起吃泡面爱情不就是一起吃饭,一起说好多好多的废话吗?但他可以给她拥抱,给她温暖,给她美食,给她激励,甚至给她半张床,却不愿意给她陪伴。原因就是不能再给对方希望之后再让这份希望破灭。

 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不管是刘以豪还是陈意涵,他们都是孤独的。而世界上所有孤独的人,其实都是害怕迈出第一步。这句话是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中的经典台词,但也正道破了他们这段感情中最大的问题!刘以豪被母亲抛弃,被同样失去了亲人的陈意涵看在眼里,于是陈意涵迈出了第一步,让两个孤苦的心灵不再那么孤单。

 彼时彼刻,他们两个人生活的是多么快乐呢?但另一方面,刘以豪却明明和陈意涵互相喜欢,却始终不肯表白迈出那一步,所以,他们的快乐只是表面的,只不过两个人都不愿意刻意的戳穿,而刘以豪本质上,依旧是那个孤独的人。他没有勇气说出自己的病,没有勇气表白,把我爱你在对话框里打了几百遍,却最后总是删掉不会发出去

 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喜欢你。但其实,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应该是两个人明明互相喜欢着,却不能在一起!就好像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无论在微博还是朋友圈,我们都看似热闹的沟通,其实不过是孤独的炫耀。不管是微博还是朋友圈里的你,都不是真正的你。每个人,其实生来都是孤独的,孤独并不可耻,孤独只是很悲伤,而比悲伤更悲伤的,是习惯了孤独,不再付出一点点爱!

 那么,我们是要像**里的刘以豪一样,固步自封,抛下挚爱之人,还是选择付出自己的爱与正能量,把温暖带给身边的每个人呢?其实这就取决于我们敢不敢迈出那第一步!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观后感3

 前阶段,大银幕上有**《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小荧屏上有电视剧《都挺好》,无论是票房收视,还是口碑话题,都成了社会性热点。众多行业专家、学者都在分析这两部作品,为什么如此成功一时间成为现象级剧?《都挺好》之后,一直闹剧荒,还好遇见正在湖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如果可以这样爱》,刘诗诗+佟大为+保剑锋的都市情感剧,再一次让现实情感成为观众的谈资。

 有时候,我们总是在问爱情是什么?这部剧可能会给出你答案:爱情是认准了就义无反顾。然而,你真的敢义无反顾的放肆去爱吗?不同的人,不同的遭遇,可能方式和结果都不尽相同。《如果可以这样爱》由王雷执导,它是编剧也是原著作者千寻千寻创作的现代题材,故事讲述的是重情傲娇的国际钢琴家耿墨池与肆意洒脱的电台女主播白考儿同时经历婚姻毁灭,却又经历了重重的发生,从互相敌视到绝不放手的绝美情感故事。

 其实,当下社会方方面面充满着各种套路,而事实上很多时候观众看剧也是想寻找熟悉的东西,满足既定期待。自古情深留不住,偏偏套路得人心。而一部优秀的剧集,恰恰就是在套路的基础上,又有超越套路的地方。看过《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和《如果可以这样爱》你会发现,二者有着某种共同性,两部作品男主都是患病的,都是活不久的,女主都是经历很沉痛的遭遇后又爱上男主角的。在爱情里,女人和男人是有区别的,而这两部剧带给我的是她们死心塌地,无路可逃,她们不是不坚强,而是除了你,我根本没有世界。

 这一次,刘诗诗带给你不一样的演技,够萌,撒个娇耍会儿赖,样样在行;够狠,打婆婆斗记者,一样不少;够疯,跳海**大哭大笑,恣意妄为;当然也够傻,头撞南墙也不回头,疯狂极致是你,敢爱敢恨也是你!其实这部剧依然是霸道总裁爱上我!但这次是买一送一,除了衣食无忧的耿墨池,还有保剑锋饰演的高冷总裁祁树礼。保剑锋饰演的祁树礼更是凭借腹黑专一深情的形象吸引了不少迷妹。

 之所以说这部都市情感剧能让观众或多或少的看到现实中的自己,就因为剧中的三个女性角色各具代表性。樱之,是甘心做家庭主妇,受尽委屈的人,而在种种家暴和社会脱节后,浴火重生;米兰,毕业后开始与男友苦苦打拼,工作不顺,爱情遇冷,而后黑化,变得众叛亲离;白考儿,丈夫离世,留下大笔债务和恶毒婆婆,在这种遭遇下与对立面的耿墨池相遇,想努力控制,最后还是尽情爱了,但世俗又使他们经历磨难。三款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女性,总有一款照近你。

 为了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活的很累,终日奔波周而复始,每天努力挣脱生活又深陷于生活,我们多想毫不顾忌地放肆大哭、坦然大笑,勇敢地遵从自己的内心,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流言蜚语,但是我们做不到,我们在意的.太多。因而,我们无比羡慕白考儿可以不顾一切的放肆爱!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观后感4

 悲伤的不是爱情,是你的心!如果非让我用一句话形容《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的话,我想用以上这句形容绝不为过。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是一部台湾纯爱**,也是一部很容易让人流泪的**。问题是:你明明知道这是一场做作的爱情戏,可偏偏愿意心甘情愿地哭出声来。这种感觉,好玩吧,有趣吧,真实得让你一塌糊涂,想要绕开却又闪避不及。

 看这部**时,人挺多,我左边的女孩轻轻抽泣,右边的女孩打着哈欠。看,这就是对爱情的不同理解,世俗而真实。**散场后出门时,几个女孩欢快地聊天,一个女孩说自己从头笑到尾,只流了一滴眼泪。这句话让人禁俊不禁,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大话西游》中一个女人留在至尊宝心中那滴泪,那个叫紫霞的女子到底是谁?谁又是紫霞心中叫至尊宝的那个人?

 可是,有时候,你明明知道这是一出戏,你明明自己是在看戏,却偏偏忍不住的放声哭泣。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往往生活在别人的剧情里,讲述自己的故事。

 说到这,忽然想起大学时写过的一首名为《爱情是动词还是名词》的诗:爱情/铁/爱情/血/爱情是一截受伤的枯木头/爱情是动词还是名词其实,仔细想来,爱情不止是一戴枯木头,有可能还是一剂止痛药,有无疗效。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中的爱情便是如此:明明两个人相爱着,生命是是彼此的另一半,偏偏为爱欺骗对方,似乎善意的谎言也是一种爱的表白。

 所以,影片前半段就有着诸多好玩的桥段,后半截更多煽情的爱的表白。一人问:你为什么要结婚?一人作答:当你老了时,有一个人可以理直气壮地在你身边陪你!这样的语境煽情吧,很容易令人意乱情迷。可是,纳闷的是,他们同居了十几年,为什么一直没有上床?

 影片中类似煽情的台词很多:如果有下辈子,我想当一枚戒指、眼镜、床在你身边陪你!我承受了巨大悲伤,我知道K也一样。每到如是的台词时,坐在我左侧的女孩总是哭得很响。

 其实最有趣的,最煽情的绝不止于此。影片中,张哲凯的病情加重,想为宋媛媛找个可以托付一生的好男人。宋媛媛亦装根本不知道这一切。彼时,张哲凯和宋媛媛静静在坐在那儿,发着短信,男方说我要幸福,女方刚打下一句我爱你,瞬间删掉,写下一句:谢谢你!

 其实,这个故事本就是一个爱情童话,在生活中轻易不会发现,抑或从未发生过。但是,请注意:有时候,看一个俗套的爱情片,我们也可以哭出声来。无论你我,都一样。

 说到这,忽然想起几句话:生活是一场没有彩排的现场直播。演成什么样都是自己担当。演好了,皆大欢喜。演坏了,也不可以叫停,不可以重来,换个场景,换副扮相,甚至换一个角色,换一个剧组,接着前面的线索,还得往下演。在生命这出戏面前,你要演好自己的戏,又不能妨碍他人演戏。荧幕上的爱情,屏幕下的情爱,亦是如此。

 有一种故事,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有一种悲伤,是你的名字停留在我的过往。爱情如斯,不喜不悲,尽管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