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影评

2.一份影评

活着影评题目有哪些形式_活着影评主题分析

好死不如赖活着影评——活着是一种奢望,生存是一种痛苦/四合道人

好久没有静下心来完整的看一部**了,一则没有时间,二则心态比较浮躁,没有耐性。

今晚,好兄弟雷说他一个人比较无聊,让我帮他推荐一部影片,我就把看过的一部还算不错的国产片《最爱》推荐给他了。这部**呢,2011年上映的,那时,我是身为“**工作者”,却根本无暇看**。

那年年底,我回了一趟老家,在好友博家,看到了他电脑里保存的这部影片,于是就拷贝过来,存电脑里一直没看。直到数月前,一个无聊的日子,下班后,无意中打开电脑,从头至尾看完了这部影片,心情压抑中略带欣慰,尤其是那一句“趁活着,我们结婚吧!”让人感动不已。

? 言归正传,我想说的是,当我搜索这部《最爱》时,在豆瓣影评里,有人推荐了一部纪录片,叫做《好死不如赖活着》,从头到尾看过之后,我的心情陡然变得沉重起来了。

时间从夏至到春节,在河南乡村,村民马深义和妻子雷梅因为受到卖血致富的蛊惑,而患上了艾滋病,大女儿由于出生的早,比较健康,二女儿和儿子马占槽由于母乳喂养而患病。一家人的生活可谓是异常的艰辛,靠微薄的救济才能勉强生存下去。

? 一开始,是马深义妻子雷梅的嚎啕大哭,接着又是痛苦的放声大笑,病魔已经使她面黄肌瘦,痛不欲生了,她只有无奈的点燃一簇香,祈求神赦免了他的罪过,为何让她遭受如此痛苦。

? 一贫如洗的家境,三个孩子嗷嗷待哺,面对这样的生活窘境,马深义一声长叹后,陷入深深的绝望。小儿子马占槽也是艾滋携带者,尚在在襁褓之中,一旦多吃点东西就会拉肚子,让人顿生怜悯之心。

院子里几只鸡在四处走动,屋子里空落落的,灰暗的墙壁,简陋的家具,瓶瓶罐罐摆放的乱七八糟,小孩随意坐在门槛上,典型的农村家庭,因为这样的生活对于我并不陌生。

? 忆及当年,雷梅显得有点兴奋,说自己当年可是红人一个,不缺吃少穿,打扮入时,结婚时虽然简单,但依旧很难忘。她的想法也很简单,不求什么,只要不愁吃穿就行。现在呢,只要孩子好好地,能够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自己死之前,拍张照留个念就行。

“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我该如何存在?”

? 是啊,人该如何存在呢?该如何度过此生呢?父辈人一辈子呆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东山的日头背到西山,偶尔出去打打工,挣点零花钱,抚养子女长大成家,就算是有个交代了。

可是我们呢?读了点书,见了点世面,呆在大城市里就乐不思蜀了,仔细的思量,我们呆在这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森林里,按部就班的上下班,三点一线式的生活,远离亲朋好友,每天带着微笑的面具,又有何快乐可言?为了自己生活的更好,为了家庭的光耀门楣,为了娶到好妻子,为了下一代能过上好日子,为了不再想过去那样建安的生存,种种这些又有什么意义?

? 一边是小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一边是雷梅痛苦而扭曲的的表情,老天爷是不是在跟这一家人开玩笑,既然让他们来到世上,却让他们如此卑微而痛苦的苟延残喘。

? 马深义直接用手指搅拌着药匙里的药,喂给小儿子马占槽。不满一周岁的马占槽光着屁股在地上到处乱爬,不知不觉已经拉了一堆稀屎在地上,粘的到处都是。马深义无奈的拿了一块废煤球扔在那里,用脚踩碎了。旁边地上,二女儿正蹲在那里吃东西。对于那些有洁癖者,这段着实是看不下去的,然而在那些边远贫困的农村,这些不讲卫生的情形似乎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也是出身农村,对这些情形司空见惯,只是长大后,到了城市里,渐渐地养成了讲求卫生的习惯,小时候的情形和马占槽没什么区别。

? 秋分时节,天高气爽,田野里一片金黄,到处一片丰收景象。悲凉的是,远处又添了一座新坟。

? 孩子们在院子里兀自玩着自己的游戏,谁也不知道这个家庭面临着怎样的惨景。此时的雷梅已经病情加剧,面庞癯瘦,身体羸弱不堪,头发蓬乱,躺在木架车上,显得有气无力的样子,甚至连落在脸上的苍蝇也无力驱赶。

马深义坐在院子里抽着烟,和邻居聊着天,说自己秋收的玉米大概能卖五六百元吧。这就是农民辛苦一年的收入,玉米一粒一粒播种到地里,施肥、浇水、锄草、收割、剥籽,这是怎样的不易啊?

? 去年年底,我回了一趟老家,给了父亲一万元,让他平时开销用,可他却把钱存起来,自己一次也舍不得用。临过年时,父亲粜了玉米,总共拿到一千五百元,全给了我。现在想来,我受之有愧啊!

大女儿上小学了,在班上排名第四,学习还是不错的,可是以后呢?父母亲都不在了呢?她还懵懂不知母亲的病情,只是尽力的帮着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认认真真的读书写字。

? 马深义和了一碗面糊糊,倒在锅里煮熟,就算是一顿饭了。这种饭,我们老家也是吃过的,喝着面糊糊,吃着馒头,就着辣椒、酸菜,还是挺美味的。不过,现在看来那真是清贫至极的生活了。

? 雷梅走了,在乡村的义务诊所里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甚至一句话也没说就走了。马深义面对妻子的撒手人寰,也是各种无可奈何。

? 他说妻子断气时嘴巴张着,呼气多,吸气少,表情极其痛苦、难过,打了强心剂,插上氧气管,即使这样,不到一小时就断气了。这种情形,他之前也没见过,亲身经历之后,才觉得那有多么的难受。

人死如灯灭,种种的人间享用已经完全不存在了。马深义不无唏嘘的说,只要足够生活开销,要那么多钱也没用,病又治不好。的确,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生活是很琐碎的的串联。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钱存起来不花,永远都起不了作用。

? 马深义说,村里的李富说走就走了,还免得受那么多痛苦。的确,以前也听老家的人说过,死的时候快一点还是省事,自己免受痛苦,还省得连累亲人。

? 大雪天,马深义独自去给老婆上坟,有一段 曲剧唱词配的很好,尽显悲凉之美。《张产儿》“张产儿,想当年你娘生下了你,生下儿三天里就身染病疾,吃药无效你娘死去,撇下了小奴才你还在月子里,为把儿来养大,我不少给人磕头又作揖,求邻居为儿喂几口奶,求亲戚为儿做件衣,为了儿不受屈,我学会了做饭又做衣,又当爹又当娘并非容易,才把你养大成人,哎……”

? 马深义要养活三个孩子,而自己又几乎无法去工作,所以不得不想方设法去向要钱维持生计。过年了,到处喜气洋洋,爆竹声声,马深义勉强给孩子们换上了新衣服,包了一顿团圆饺子。小儿子马占槽学会了走路,大女儿马宁宁也知道了母亲是如何去世的以及家里人都患有艾滋病,除了自己。然而生活还在继续……

导演的拍摄技术很一般,几乎是自拍自话,应该是秘密进行的访谈式吧。不过,最大程度上还原了艾滋病患者生活的真实面貌。看过之后,心情很沉重,不由得思考一些关于悲剧和死亡的问题。

?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里面谈到人为什么要看悲剧理论,为什么会喜欢看悲剧,为什么悲剧会更隽永?因为悲剧能提升人的精神,人总会在看到别人的悲剧的时候,触及自身的灵魂,为之流泪,也是为自己流泪,但在流泪过后,人又总会庆幸这些悲剧不是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从而在精神上得到一种升华,在思想上得到一次教育。我相信期待看到大团圆的理论也是一样:因为我们总是很难经历那种大团圆的情形,于是我们就更期待看到大团圆。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把美好的东西撕开给人看。”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影评

先述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是居于最显赫位置、以最具抽象性或涵括性语文表意的一句或两句文辞。它的目的在于揭示内容、诱使读者阅读正文。 标题一定要与中心思想有关,越密切越好。标题应该是评论性的。标题中“试论”、“小议”、“浅论”等字眼最好不要用。 影评的标题方式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这里略举大要。 由单一的一句话组成的标题叫单行题,一般情况下,都能点明信息;两行或两行以上句子组成的标题称为复合标题。常见的影评文章的复合式标题多是主题+副题。主题以简洁话语交代文章主要观点,或向读者传达最主要的东西。副题居于主题之后,用来标明主题的指向、事实。 由表意程度划分,标题可有实题与虚题二种。实题指表意实在具体的标题,其特点是具体标明影评内容,虚题则是虚化、抽象的标题。 常见的标题大抵有下述种类: 1、赞誉题。如《大兵**——大师手法》《喜剧民族形式的成功探索――影片〈两对半〉观后》《雅俗共赏的新尝试――浅议影片〈神鞭〉》。 2、论断题。如《从女性崇拜的轰毁到理想人格的破灭》《〈黑面人〉的奇、情、味》《“无力回天”的悲剧》。 3、论战题。如《驳斥江兼霞的〈关于影评人〉》《情节?人物?意识――与王一川同志商榷〈红高粱〉与中国意识形态氛围问题》《清算刘呐鸥的观点》。 4、批评题。如《何时梦醒?写在〈粉红色的梦〉后》《〈脂粉市场〉的三点缺憾》《白障了的“生意眼”》。 5、比较题。如《从东西文化观〈罗生门〉与〈公民凯恩〉》、《论张艺谋的“点金式”――〈菊豆〉与〈末代皇帝〉之比较》、《**艺术中的几泡尿》。 6、设问题。如《扩张?传播?交流?--从文化角度感受〈泰坦尼克号〉》《恶耶?善耶?喜耶?悲耶?――话说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端盘子”的出路在哪儿?》。 7、并列题。如《〈机组乘务员〉与“灾难片”》《情境?人物?戏》《嘎劲与雅气》。 8、转折题。如《一个太阳,两种感受》《〈皆大欢喜〉看后皆不欢喜》《“西瓜地”不如“裤料”》。 9、浅议题。如《浅论〈红高粱〉中的颠轿》《对〈幽谷恋歌〉的一点看法》《小议〈陌生的朋友〉》《“艺术情趣”小议》。 10、杂感题。如《“老演少”可以休矣!――看〈第二次握手〉有感》《从一场戏谈起》《银幕拾零(六则)》《是否过分了点――影片〈锅碗瓢盆交响曲〉观后随感》。 11、推介题。如《推荐两部教科书》《该看一看〈活着〉》。 12、新闻题。如《〈南郭先生〉有新意》《〈红色恋人〉的路子非常新鲜》。 13、综合题。如《当代影坛四大时弊》《说当代纪录**》《怎样拍**?!――“**拍摄公式”小辑》。 14、拟人题。如《生活在叹息》《道具的抗议》。 15、比喻题。如《硬吞香蕉皮》《家:苦海方舟――〈红西服〉印象》。 16、哲理题。如《美,是性格和表现》《立异方能出新――谈〈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反色彩效果》。 17、反问题。如《请教》《两个想不通》。 18、熟语题。如《半场荒唐梦,一把辛酸泪――评包氏父子“理想”之毁灭》《儿女情长,英雄志壮――谈〈秋瑾〉中一双小独生女的穿插》。 19、格言题。如《“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怎样看待影片〈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略谈〈大桥下面〉的含蓄美》。 20、评书题。如《话说〈红高粱〉》《话说“做”**》。 21、“关于”题。如《关于〈拯救大兵瑞恩〉的话》《关于影片〈泰坦尼克号〉的音乐》《关于〈红色恋人〉的定位》。 22、介绍题。如《卡赞的〈欲望号街车〉》《有什么话好说――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 23、自介题。如《〈菊豆〉――跨文化**的阐释学读解》《〈风雨故园〉:从文学构想到银幕呈现》《〈霸王别姬〉――当代中国**中的历史、情节和观念》《〈海和毒药〉的、剧本与**》。 24、诠释题。如《Quatsi就是生活――论戈德弗莱?雷吉奥的影片》。 25、散文题。如《黑色的太阳……》《……时明时暗》《于无声处……》。

一份影评

这个已经超了所谓好看还是不好看的**了,这是一部关于抗争的**,看着看着你会发现,或是某个角度你在《费城》中,或者在《肖申克》中,或是两部作品的捏合,但又那么真实。

当杰瑞德·莱托饰演的角色,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对着镜子化妆的时候,说出那句If i gonna to die,I wanna die pretty。。。 这个生命真谛的侧面 希望可以感动到你

这是一部希望可以被看的懂得影片,3800万,这是所有的艾滋病人。。。

这是我自己写的,结业考试时写的,分数还不错,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音盒的秘密

评紫日的道具

夕阳,山村,树林,一切显得如此静谧,然而却闯入了一群不速之客进行掠夺烧杀。由冯小宁导演的紫日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讲述的关于和平的故事的。保留下黄河绝恋的创作风格,有同样的山峦起伏,同样的汹涌澎湃,有同样的残阳似血,也有同样可歌可泣的故事。在这部影片中,人性,爱,尊严,和平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贯穿影片的是一个日本娃娃的八音盒,正是以他为主体加以主人公的回忆交织而成的。冯小宁从黄河绝恋起就以清新却凝重的**语言呈现出自己独有的镜头世界。伴随着八音盒悠扬的旋律,老人的回忆带着我们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从一开始导演安排苏联人扔掉八音盒而被杨捡到,就注定他们之间的羁绊,也极好的为下文作了铺垫。

正是因为八音盒的链接,影片在现实与回忆,中国与苏联的多线穿插中才不显得杂乱,导演也正是通过八音盒温暖柔和的曲调与现实生活的战争纷飞做了鲜明的对比。通过音乐的感染来净化人们对战争的仇恨,此时音乐已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方式了,而是通过音乐给我们以心灵的净化,渲染出宁静祥和的氛围,引起观众的同振和共鸣。

然而残酷的现实在每一次看似喜悦的转机面前地摧毁了它,转瞬即逝的安宁背后是更为彻底的毁灭和绝望。伴随着八音盒悠扬的旋律,带来的是来自三个国家不同身份的人的信任,然而随机的打击也接踵而至。秋叶子的三次欺骗随着之前的渲染显得如此令人难以接受。而这也是导演的精明之处,通过对比蒙太奇将观众带进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极具有感染力,尤其在日本宣布投降后秋叶子的笑脸与之后的死亡更将影片推向高潮,具有古典悲剧的崇高。

导演以缜密的构思和娴熟的蒙太奇技巧将场景繁多矛盾冲突复杂的影片有机的结合起来,而这一切正是通过八音盒的串联形成的。它象征着和平,象征着安宁。正是通过它的象征意义,我们可以深入到影片的内心去,去探讨最本真最复杂的一种变化——让不同立场的人放下仇恨区和平相处,这对于影片的表意性是相当有利的,成为影片多种思维线路的根本。

明显的日本造型的八音盒在中国和苏联两位老人心理带来深深的感触,这本身也说明和平是无国界的,导演把基点放在艺术阐释和艺术表现上,从造型,音响,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拓展,升华了主题。在影片沉闷压抑的背景下运用了镜头语言独特的技巧,加以安详纯净的完美糅合,使故事朴实却魅力十足,情节错落有致,对感情的把握收放自如,具有独特的魅力。

《活着》影评

余华的原著,和**一样,始终用悲凉而平静的笔触道出了一家人在大时代背景下的悲欢离合。在那种困苦的生活环境下,活着,本身就是一种不屈服的姿态。

福贵,从败家的少爷到演皮影谋生再到被国民党拉去做壮丁,生之艰辛,可见一斑,人的命运,竟不由自己掌握,却是犹如一叶浮萍,在大时代的洪流中翻滚。败家气死父亲,母亲又在无尽的守望中含恨辞世,妻子含辛茹苦拉扯孩子长大,原以为一家人总算可以过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原来也只是一场空。悲伤却不会停留片刻,因为生活还在继续。。。

福贵一辈子经历了身边人的离去,对于与至亲生离死别的悲伤,唯有默默承受,岁月的变迁,渐渐磨平了苦难的痕迹,像牲口那样的活着,其实就是活着的意义。

对于旧时代的回忆,或许只是在父辈人的口口相传中听过,那个早已远去的时代,留给我们的也只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背影。中国的几代人,却在这苦难的环境中,坚强的活着,不埋怨也不消沉。**对于时代的淡淡讽刺,实则告诉我们,那本我们早以为翻烂的时代的大书,其实还没有真正展开,而在这之中,个人命运仅如蝼蚁。福贵是那一辈人的缩影,他们从那样的年代走过来,仍然只是平凡地生活在现实之中,他们四十年的生命历程见证了几度变迁,见证了一个全民的疯狂年代,被动的接受着不断变化的个人属性,纵使生活夹杂着艰辛与泪水,依然勇敢的接受。

**中的活着,是用死亡来诠释的,这样的活着,向我们展现了人的韧性。生老病死,聚散离合,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走过了,你才能更深刻的体会活着的意义。

余华在原著的序中说:生活和幸存只是一枚分币的两面,它们之间轻微的分界在于方向不同。苟延残喘也好,锦衣玉食也好,其实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所能抉择的,与命运抗争的历程中,你会看到人的渺小,所谓的成长,也只是学会习惯性的接受。

苦难只是暂时的,生活仍然要继续,千好万好,活着最好。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平庸和无聊。 ——余华

活着》是中国式的黑色幽默片,主人公福贵的遭遇异常凄惨。影片透过一个人的一生遭遇,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对死亡的苦笑。在福贵的一生当中,最初的纸醉金迷,到五颗枪子的恐惧,到儿子夭亡时的悲愤控诉,到女儿意外去世时的无奈接受,影片结尾时吃饭时的辛酸苦乐,个人命运随波逐流,被历史牵引。《活着》是跨越年代的较长的一部影片,历史浓缩为个人的命运。命如蝼蚁般的个人命运,只能产生枉自兴叹的生命之痛。

《活着》具有一定的史诗性,这种史诗性被包装在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之下,同时隐隐露出一股的悲悯情怀和伤感的黑色幽默。影片的个人生存状态和苦难,在经过精简的历史背景里,体现出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时代的荒谬感。影片的结尾虽然很温和,但颇引人深思。福贵的一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片中对、等时期也进行了温和的讽刺。影片中的绝望、无助、无力在黑色幽默里得到转变,变为中国人在艰难生存状态下的忍受。活着就是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