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350个字

2.观察纪录片《幼儿园》归纳幼儿缺乏归属感有哪些表现

3.纪录片影评写作技巧

4.求 幼儿园纪录片得影评,1000字左右

5.纪录片《幼儿园》的艺术化手法有哪些

6.怎样分析一部纪录片?

纪录片幼儿园影评题目有哪些_幼儿园这部纪录片

孩子童年快乐的记忆,会影响成年后的性格!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在幼儿园里会过得非常快乐,真的是这样吗?真不见得。

豆瓣评分8.8分的纪录片《幼儿园》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个小男孩跟小伙伴有说有笑,下一秒他就对着一个小女孩瞪大了眼睛,伸出手指说道:“你莫挨着我坐听到了没”,满眼的厌恶让一个成年人看了都难受,何况一个小女孩呢?

纪录片中还有孩子因为长得丑被嘲笑,因为打小报告被孤立,看完这部纪录片,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幼儿园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小 社会 ,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可以如鱼得水,有的孩子却会被排挤、孤立,没有父母希望自家孩子被排挤孤立,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去帮助孩子在幼儿园里混的好呢?

女儿在幼儿园里被孤立,父母要及时培养孩子的3项能力

我们家果果是个非常内向的孩子,不爱说话,在她三岁的时候,我把她送去了幼儿园,第一天去幼儿园的时候她特别开心,回来告诉我在幼儿园里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但是过了大概一周,果果怎么都不肯去幼儿园了,我和老公怎么哄都没用,甚至答应给她买心爱的芭比娃娃她都不肯去。

我意识到事情不对劲,询问果果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果果哭着跟我说:

“妈妈,我不知道为什么,别的小朋友不愿意跟我玩儿,我不敢加入她们的 游戏 ,她们还说我是小矮子,找我要吃的,你给我买的奶酪棒都是她们吃了,我不想去幼儿园了”

听了果果的话,我才知道原来果果被孤立了,我抱了抱果果告诉她:“宝宝,你很棒,妈妈和爸爸很爱你,别的小朋友其实没有孤立你,只是你多想了,你能告诉妈妈,为什么你愿意把奶酪棒给她们吗?”果果表示她不知道该怎么拒绝那些小朋友。

为了不让果果在幼儿园里被孤立,我特地查了很多资料,找出了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在幼儿园里混得好

一、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果果小时候,我和老公对她比较宠,这导致她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不强,不会自己穿衣服,不会叠被子,也不会收拾自己的小书包,通过查资料我发现这样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基本上是不会被喜欢的,幼儿园的孩子其实很简单,他们会崇拜那种独立生活能力强的孩子。

果果回家之后,我便锻炼她的独立生活能力,让她学着穿衣服、叠被子、收拾自己的碗筷、收拾书包,培养了差不多半个月,果果基本上已经可以独立完成这些事情了。

二、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果果表示很多孩子不愿意跟她玩儿、孤立她,其实跟果果自己的社交能力有一定的关系,她不会主动去接近别人,和别人聊天,有的时候只要她主动一点,别的孩子肯定是愿意跟她玩儿的。

为了培养她的社交能力,我带着她见了很多小朋友,鼓励她去和小朋友打招呼,鼓励她主动加入小朋友们的 游戏 当中。

三、让孩子学会拒绝

当别人问孩子要东西的时候,要教会孩子拒绝,我告诉果果:“以后别人找你要奶酪棒,你就说那是我的,我不想给你”

孩子不懂得拒绝只会一味地被欺负,那些孩子也只会欺负一些软柿子,孩子懂得拒绝之后,那些孩子自然就不敢欺负了。

在我的培养下,过了半个多月,果果就重新喜欢上了幼儿园,上学的时候她主动和别的小朋友打招呼,还有了几个好朋友一起玩,她拒绝了给别的孩子奶酪棒,拒绝了几次之后那些孩子也没找她要过吃的了,幼儿园的老师来家访时还夸了果果,表示果果非常棒,有时候还帮助她给别的小朋友穿衣服、叠被子。

让孩子学会独立,意识到独立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的情商,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学会与人打招呼,大胆的与别人交流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好习惯,养成好性格,好的性格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350个字

1.《成长的秘密》:这部纪录片深入探讨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以及家长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婴儿的一天》:这部纪录片记录了一个新生儿从早到晚的生活,让家长们更加了解婴儿的需求和习惯。

3.《育儿经:如何让孩子更聪明、更健康、更快乐》:这部纪录片提供了许多实用的育儿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4.《父母必修课》:这部纪录片为家长们提供了许多关于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处理亲子关系的技巧和方法。

5.《养育男孩和女孩》:这部纪录片分别探讨了男孩和女孩在成长过程中的特点和需求,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孩子。

6.《幼儿园教育》:这部纪录片介绍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家长们了解幼儿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7.《学前班教育》:这部纪录片深入探讨了学前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长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前班。

8.《家庭教育的艺术》:这部纪录片为家长们提供了许多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和社交技巧的方法。

9.《亲子瑜伽》:这部纪录片教授了一套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的亲子瑜伽课程,帮助增进亲子关系和身心健康。

10.《早教启蒙》:这部纪录片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些早期教育的方法和建议,帮助孩子在关键的早期发展阶段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

观察纪录片《幼儿园》归纳幼儿缺乏归属感有哪些表现

前几天,我们幼儿园的全体老师观看了优秀纪录片------《幼儿园》。影片真实记录了一所寄宿制幼儿园里孩子们的一些生活片段。看完影片后我感触颇深,尤其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有更多感想。在成人眼里,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简单的,大人们经常说一句话:小屁孩,懂什么?其实不然,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样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对孩子的了解还很少。教师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须要了解孩子。要了解孩子,就不能仅仅从普通的视角去观察,而是要从容易被忽视的一些细节去观察。这部影片选准了观察的角度,捕捉到了体现孩子内心世界的精彩瞬间。整部影片充满童趣,令观看的老师们不时捧腹大笑。笑过之后是略带伤感的沉思,我在想,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拥有的不仅仅是鲜花和掌声,也一定有成人不曾想到的心路历程。

孩子是单纯的,但绝不是简单的,在他们纯洁的心灵中也有那么一点点可爱的私心。有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高个子小朋友不小心将矮个子小朋友的玩具弄坏了。小个子哭着要高个子赔。高个子推脱说:“可是,我的爸爸不在家。只有我的爸爸买,我的妈妈钱不够。”多么可爱的托词。这说明孩子还是会动心眼的。

小孩子也知道讨好别人。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被问到为什么能长得这么高时,他一本正经地说:“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老师的帮助下才长这么高的。”多么可爱的恭维话,能不让人捧腹大笑吗。

孩子也是爱出风头的,也最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在课堂上,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连续地大声说:“我早就会画啦,我早就会画啦,老师!我早就会画啦”看那样子,他是多么希望老师能给他表现的机会啊。遗憾的是老师没有。我要对那位老师说,你应该给孩子表现的机会,不要打击孩子积极表现的欲望。

小孩子也是有脾气的。起床的时候,有一个小男孩怎么也穿不上他的上衣,终于恼羞成怒,哭着将上衣地甩在床上。过了很久,他终于穿好上衣,可是,讨厌的纽扣让他恨得咬牙切齿,几乎又要哭起来。看来小家伙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会发一发脾气。

孩子们都有一颗爱心。一次吃饭的时候,一个小女孩把一个鸡蛋剥了皮,递给她旁边的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接在手里,大口地吃着。那一幕真让人感动。还有一次,一个小男孩,为了主持正义,被一个调皮的男孩打破了鼻子。吃饭的时候,老师让受伤的男孩多吃点。旁边一个小女孩,不声不响地从自己碗里舀起一个肉丸子给了小男孩。多可爱的小女孩啊!

纪录片影评写作技巧

缺乏安全感,社交障碍。

1、缺乏安感:孩子们会表现出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不愿意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或对陌生环境或陌生人产生过度的恐惧和焦虑。

2、社交障碍:孩子们会表现出社交障碍,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或合作,或者在与其他孩子互动时表现出害羞、内向或冷漠的态度。

求 幼儿园纪录片得影评,1000字左右

纪录片影评写作技巧

 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通俗点说,纪录片就是一部人物形象、环境、真实,客观反映生活的片种。那么,纪录片影评应该怎么写呢?我就纪录片总结纪录片影评写作技巧。

 一、评主题

 主题从作品中体现出来,又包含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评价,渗透着作者的美学理想和社会理想、世界观。全面评价一部作品,离不开对主题的'研究和理解。分析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整个思想体系,从头到尾,从各方面来认识作品的总体倾向;分析具体的艺术形象,主题是从作品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来。主题的提示,须在具体艺术形象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重视人物形象,主要人物形象,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合理性。

 二、评人物

 人物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

 三、评摄影摄像

 摄影摄像可以单独评论,却不应与片整体割裂开来。摄影摄像既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又不能脱离影片内容而独立存在。摄影摄像作为艺术创造,不只是对自然、生活、等拍摄对象的还原,还要看摄影摄像师的创造性劳动,怎样去表现、创造美与美的形象。一般来说,可从构图、用光、色彩、镜头的移动、拍摄角度、景别等方面进行分析。

 四、评开头与结尾

 片是一个整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作为局部的开头、结尾,具有对艺术整体的必要的组成意义以外,还有着深化作品意义、构成作品艺术巧妙性的特殊意义,可以在未脱离片总体的前提下,单独地回味和评论。

 重要的解说词以及剪辑方式也可以也可以作为评论的角度。但因为写作篇幅有限,不可能详尽到每个点上,只需要选择3-4项突出讲述就可以了,当然,对某一方面深入、细致,提出小论点也是有必要的。

 编导艺考容易考到的纪录片见此

 《舌尖上的中国》

 《公司的力量》

 《再说长江》

 《沙与海》

 《北方的纳努克》

 《听禅》

 《幼儿园》

 《大国崛起》

 《故宫》

 《美丽中国》

 《敦煌》

 《丝绸之路》

 《俺爹俺娘》

 《最后的山神》

 《复活的军团》

;

纪录片《幼儿园》的艺术化手法有哪些

首先说我对这片的感受,两个字,感动。看过后很想为自己的父母做点什么事,父母养育自己这么多年,不是一句话就可以回报的,但是往往自己一句贴心的话就可以让父母觉得足矣,父母的要求很简单,只要孩子过得好,只要还记回家看看得自己,打个电...

怎样分析一部纪录片?

1. 拍摄--从“不拍什么”拍起

在《幼儿园》中,张以庆在经历了最初的茫然无措之后,确立了该片的拍摄原则:就是“不拍什么”比“拍什么”重要--我知道我不拍什么。他的所谓“不拍什么”,即舍弃“概念性的东西”:不拍上课,不拍老师,不拍家长,不拍室外实景,甚至不拍“六·一”……总之,大家熟悉的概念性的东西一概不拍。

张以庆说:一天一天在幼儿园那么待着,于是有一些东西我们就可以确定了,就是要从看似常态的生活中,捕捉那些意想不到的、非常态的、生动的东西,捕捉那些异样的、瞬间流露出来的东西。

直觉与感性主导的张以庆,即便面对原生态的纪录,依然是一副叛逆者的姿态。这种面临着将幼儿园边缘化表现的风险取舍,着实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超强的审视能力。惟其如此,才能出奇制胜。而这,也正是张以庆的理念追求和看家本领。不拍什么,既是张以庆处心积虑的选择,也是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判断。在这方面,他的个性特质及另类思维方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张以庆的眼里,什么样的东西才是感性的呢?首先,他取了平视的手法,以孩子们的视野来看待幼儿园。这样,自然就要剔除成人眼中的概念化的元素,并进而筛选出鲜活的、极富感染力的符号。在这里,张以庆将对拍摄内容的取舍变成了一门艺术。

幼儿园里每天司空见惯的上课、学习、游戏等等早已被大家所熟知的内容,无论多少台摄像机,都只能拍出同一种意思。因此,在张以庆的眼里,这些都成了了无生气的画面。老师和家长,本身就是一系列概念的代表者或制造者,也很难构成幼儿园原生态的东西,因此也只能放弃。至于室外的场景,在孩子们的眼中,只是一个懵懂的印象,当然可以人为地忽略……如此一来,张以庆的幼儿园顿时就清静了、干净了、纯粹了。相形之下,那些意想不到的、非常态的、生动的东西,那些异样的、瞬间流露出来的东西就自然地进入了张以庆的视野。而这些,也正是幼儿园小居民们的生活写真:其实孩子们面临着好多好多的问题,比如衣服总也穿不好,鞋带系了个死结,摞不上板凳……说张以庆独具慧眼也好,匠心独运也罢,反正正是这一艺术化的构思设计,使《幼儿园》一着得手,全盘皆活。

2.外景--虚化处理的艺术价值

在《幼儿园》中,外景几乎都是虚化的拍摄、剪辑效果--操场上热闹的活动、大门口人们晃动的身影,乃至哗啦啦的下雨情景……都被刻意虚化。看到《幼儿园》中诗化般的外景,人们在叫绝的同时,也不禁掠过一丝隐忧:如张以庆不能突发灵感,没有用此种艺术处理方式,将会给整个节目带来怎样的损失啊?不过,非常庆幸,张以庆及时发现了它,并成功地运用了它。

在电视节目创作过程中,镜头虚化(虚焦)这一艺术表现手法也经常被用。但在纪录片这样重大而特定的题材中,将外景几乎全部使用虚焦处理,光靠灵感或者胆识是不够的,更主要的还得看是否能更好地为主题思想服务。

除此之外,虚焦画面的巧妙运用,从传播效果上看,还别有一番意蕴:

其一,外景之虚,更映衬了幼儿园生活的环境之实,使孩子这一主体元素越发突出。

其二,外景之虚,更加烘托出孩子们的思想、行为之实,使他们真实的另一面得以张显并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其三,外景之虚,更加切合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感觉之实,是他们眼中朦胧而又真实的世界。 因此,经过这样一种艺术手法的处理,可以让孩子们形成一个相对透明的空间,并不受干扰地演绎他们的故事。

当然,虚化的外景,也让张以庆找到了一个仿佛空灵般的圣殿,并顺利地捕捉到了一连串灵动的符号,最终将其变成了一串串成功的果实。

3.对话--黑白影像的思想深度

在《幼儿园》里,从练习数学心算的孩子熊经纬,到后来与家庭、生活、理想、情感及至国际国内时事政治等项内容相关的一系列对话,这些画面均用了黑白艺术处理。

在色彩斑斓的幼儿园,在五彩缤纷的儿童内心世界,为什么要用黑白色调处理孩子心算及展示思想灵魂的场景,让儿童的心灵深处如此地不明朗,甚或灰暗?这确实是颇耐人寻味的话题。

撇开结构样式的说法,张以庆没有过多地谈及黑白手法究竟“负载着”哪些“非常多义的、丰富的、多功能的内涵”。

诚然,从一部近70分钟的大片来说,如果不充分考虑片子的结构形式,张以庆5000分钟的幼儿园“碎片”是很难粘贴在一块的。因此,没有前面心算数学题的的介入,后面的对话就显得唐突和刻意主观。同样,如果没有前面常态性的心算学习场面出现,就不会衬托出后面对话的精彩。这种结构样式,不仅体现了《幼儿园》别具一格的结构美学,更巧妙地避开了故事化纪录片的情节高潮--因为《幼儿园》是无故事化的纪录片。

除了结构的需要之外,黑白影调这种“妙手偶得”,其实还有更精彩的意蕴--它能够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在影像作品里,运用黑白艺术手法处理的作品是最具视觉冲击效果的。如作为“希望工程”形象代表的“大眼睛姑娘”,就是《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用黑白照片刊发出来并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经典范例。

同样道理,《幼儿园》中黑白色调的表现手法,将孩子们成人般的思想表达出来之后,在人们审视的目光中,他们俨然已经是一个个小小的思想者了。而且,这种深沉的、成熟的思想表达,是与人们想象中、概念中天真无邪、纯洁浪漫的孩子大相径庭的,由不得不发人深省。此外,这种深邃的蕴涵,从另一个侧面也折射出成年人的童年岁月,由此又反衬出时代的变迁烙在一代人身上深深的印记。而这,才是纪录片纪录时代、关注人文的真实精神体现和深刻含义所在。

4.解说--画面语言代替“上帝之声”

通篇不用解说词,是《幼儿园》新的创作特点。相对于较早前大量使用解说词的《舟舟的世界》和只用了千把字解说的《英和白》,《幼儿园》在纪录片长期以来多遭病诟的解说词方面,算是来了一次“彻底革命”--全部用画面语言。

纪录片解说词,作为记录过程中的必要交代和有机补充,往往在节目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而恰到好处的旁白,更是被称作“上帝的声音”。但这一传统的电视艺术创作手法,却因为被质疑记录不真实,或创作者容易导入过多的主观意识而屡屡受到指责。在《幼儿园》中,向来以“主观表现”见长的张以庆,偏偏这次要彻底地客观一回,全部用表达能力强、内涵极其丰富的画面语言来展示所要承载的一切。丢弃了“解说词”这根拐杖,对张以庆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同时又是其主观创作回归纯客观的一次大胆尝试。这种极限跨越,尽管是纪录片最原始的追求,但却像陈景润破解哥德巴赫“1+2”命题一样,既无比简单,又无比复杂。值得庆幸的是,张以庆在设法解决了一系列相关难题之后,终于涉险过关。

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名誉会长陈汉元说:《幼儿园》没有解说词,但它比有解说更具有说服力。

5.《茉莉花》--生命的咏叹与升华

以北方曲调的《茉莉花》作为片子的主题音乐,并且在节目中前后出现了五次,是《幼儿园》又一处成功的妙笔。

由于《幼儿园》所揭示的是一个内涵丰富、主题思想深刻的领域--人们熟知而又陌生的幼儿世界,因此,随着片子的逐步展开,观众的认知与情绪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着的感觉与不同阶段渲染主题的《茉莉花》旋律交织在一起,便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共鸣。

起初,人们听到《茉莉花》音乐响起时,可能是一种轻松的、快意的、欣赏的心境,看到的也会是孩子们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场景。但随着孩子们幼儿园真实生活画卷的一幕幕揭开,《茉莉花》的旋律便有了变味的感觉,人们的心情也开始复杂起来。到后来,尤其是孩子们的对话部分完成之后,幼小孩子思想的深刻、性格的成熟,使人始料不及,更使人思绪沉重。最后再来感受《茉莉花》,音乐的氛围顿时变得压抑而凝重,甚至可以听出里面一个个幼小生命的深沉诉说,仿佛前面学心算的孩子熊经纬独自冥思苦想的孤苦状,以及第三次心算卡壳那样让人心里发涩。天籁般的童声,传导出人之初的无奈与现实;天使般的孩子,原来承受着太多的时代与社会特性;茉莉花的芬芳,却夹杂着淡淡的愁绪与忧伤。但是,这就是《幼儿园》,这就是生命的最初交响--我们在审视的同时,我们在反问是谁让这些孩子失去了可贵的童真、童年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接受她,并试着努力地去做些什么。

6.故事--在“碎片”中合成与完美

讲故事是一般纪录片最基本的功能,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是创作者所追求的理想效果。但是,在《幼儿园》中,我们却看不到明显的故事,也没有完整的情节,有的只是“生活的碎片”。这种无故事、无情节、甚至无主题的“三无”片,要想仅仅用蒙太奇的手法将其组接到一块,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片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的确,张以庆并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尤其惧怕故事情节中复杂的逻辑关系,况且一所普通的幼儿园,其故事又从何讲起呢。

在这里,张以庆靠着他敏锐的感悟能力,靠着上述一系列“空中芭蕾”般的高超技巧,成功地又走了一回钢丝。不过,综观全片,除了一些精致的元素恰到好处的运用,使片子结构匀称、画面精美、段落层次分明、思想意境深刻之外,《幼儿园》还是呈现出一个多元的、丰满的故事架构。

传播文化研究学者董子竹说:片子整体感非常好,看似杂乱,却在不经意的结构中,延伸着主题,它穿越了社会层面、文化层面,直抵生命层面。他做了一件很有价值的事。

张以庆说,“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幼儿园》是一则成人寓言。说童年是美好的,只是成人的一厢情愿;说孩子是单纯的,也只是成人的一种预设。《幼儿园》让我们在孩子身上看到成人社会。对于下一代,我们并不了解。

《幼儿园》是张以庆大胆挑战的又一次空前成功,但同时也是一次有力的证明:她的感性层面是很难复制的。

幼儿园(纪录片)》的一些分析

影片简介:

第十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国际电视纪录片最佳创意奖

2004中国横店杯纪录片大奖金奖

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大奖

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大奖、最佳编导、最佳摄像单项奖

中国电视彩虹奖二等奖

故事简介:

在武汉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我们纪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

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

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好久没有一部片子让我放肆地去笑了,可是《幼儿园》做到了,那个长着一副聪明相心算N强却也会失误的优等生,那个不停问别人父母是不是警察的小家伙,让我记忆犹新。我不能武断的说它是纪录片的一个奇迹,可是我可以说它是一个很难到达的高度。

在细节的展现上,首先,这部片子没有媚俗去捕捉那些常规的情节,比如讲故事,比如做游戏,比如庆祝节日等,片子中所关注的细节都是很自然的一些事情,比如两个小朋友没有任何预兆的打架,比如那个小胖孩穿了半天衣服也没穿上气得把衣服都脱了重穿,这些虽然是超常规的细节捕捉,却很好的服务于导演所要表达的东西,当然这需要摄影师瞬间捕捉的能力,因为这些一闪即逝的细节必须要有很出色的意识才能够记录的。另外,这部片子的配乐的细节也让我印象深刻,片子中多次出现《茉莉花》这首极具特色的音乐,刚开始伴随着孩子们有趣的事情,我的感觉是轻松愉悦的,与片子的整体气氛相当融合。可是随着情节的进一步展开,这音乐突然变调了,给我一种愉悦中带点沉重的感觉,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别的什么,相同的音乐给我的心理感受却不同了。

在片子的主题上,当字幕“或许是我们的孩子,也或许就是我们自己”打出的时候,我一直觉得很别扭,因为,我觉得把父母跟孩子联系在一块,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不妥的。但我真正的看完片子,静下心来思考的时候,我才发现导演的真正意图,孩子是天真无邪的,我们也经常会用一些童言无忌来为他们开脱一些事情,可是我们没有更深一点考虑,他们那些不能为成人接受的“童言”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比如那个说收罚款来给领导分一些的孩子,比如那个说爸爸做生意整天请客吃饭没时间照顾他的孩子,我们不得不为这些孩子担心,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过早的有了成人的思想,他们已经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单纯,天使般的孩子,天籁般的童声,已经承担了太多不该承受的东西,这个责任该由谁来负?我想这真的该引起更多人的思考了吧!

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幼儿园》是部好的纪录片。它对我们也包括纪录片的制作者张以庆都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幼儿园》用真实的影像告诉了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儿童就是微型成人。这颠覆了我们的经验,但确实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