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学京剧都有哪些好处和优势

2.贯涌的相关活动

3.孩子学京剧都有哪些好处和优势?

4.京剧演员尹章旭简历

5.杨仲义的北路梆子“第一梅”杨仲义

赵景焘个人资料_京剧评论家赵景勃个人简历介绍

16年毕业于黑龙江省艺术学校。1996年晋升为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佳木斯京剧团副团长、佳木斯市第八、九届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理事。 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长礼为师,1991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进修班。曾向迟金声、李鸣盛、李甫春、赵景勃等先生学戏。

孩子学京剧都有哪些好处和优势

裘芸

裘芸,女,是裘派花脸创始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的小女儿。“女花脸”裘芸在北京山水文园京剧沙龙举办了首次收徒仪式,收下了于国霖、张顺、于克淼等三位弟子。

中文名:裘芸

国籍:中国

职业:京剧票友

代表作品:《沙家浜》

父亲:裘盛戎

类别:女花脸

人物简介

裘芸,是裘派花脸创始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的小女儿。生在梨园世家,裘芸并没有成为专业京剧演员,而是完全通过自学自悟,渐得真传,五次获得北京国际京剧票友大赛以及全国卡拉OK京剧大赛等金奖,成为为数极少的京剧“女花脸”。

10年,14岁的裘芸参军,在中国某部宣传队任职。裘芸是按京剧样板戏演员的条件招进部队的,但到部队后,却没能演出多少样板戏,更多的时候,是做舞蹈演员。原因是她长得比较瘦小,不太适合扮演“李奶奶”等革命英雄形象。裘芸虽然没有正儿八经拜师学过京剧,但家庭的耳濡目染,京腔京韵已深蕴其内心。16年退伍后,她遵母命进前门饭店当了业务员。1993年,她参加第一届北京国际票友大赛,一个人跨青衣、老生、花脸三个行当,游刃有余地演绎了现代京剧《沙家浜》中阿庆嫂、刁德一和胡传魁三人间的“智斗”这场戏,获得金奖。此后,她一发不可收:1995年,她获得全国卡拉OK京剧大赛一等奖、北京市中青年京昆大奖赛一等奖;1996年,她在第二届北京国际票友大赛上再获金奖;2000年全国京剧票友大奖赛中,裘芸一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的导板唱毕,全场立即沸腾起来,最终,这位人称“唱得如同裘盛戎‘录音原版’的姣女子”,艺盖所有参赛男选手,荣获花脸组第一名。裘芸在京剧界“红”起来后,她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中央台戏曲频道、北京及各省市媒体频频出镜,京剧界的各种活动也应接不暇。

从北京外企服务集团退休的裘芸,是北京菊声京剧社的艺术顾问。

主要艺术活动

2004年1月21日,农历癸未年十二月三十日:参加了在央视播出的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

2005年9月17日,农历乙酉年八月十四日:纪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诞辰九十周年演出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第三场为裘派弟子、名家演唱会。裘先生的女儿裘芸、孙子裘继戎也参加演唱。2005年12月10日,农历乙酉年十一月初十日晚:为纪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先生诞辰80周年,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粹情》京剧演唱会,在山东电视台大演播厅举行。

参加演唱会的演员有:梅葆玖、尚长荣、叶少兰、刘长瑜、孟广禄、邓沐玮、宋昌林、魏积军、裘芸、谭正岩、方立笙、方旭等。

2006年11月7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十七日:由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京戏曲艺术教育基金会、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主办,孙明珠收徒牟元迪在北京康颐轩饭店举行。此次收徒仪式是由孙毓敏亲自搭线、亲自操办的,同时也是孙明珠首次开门收徒。亲临现场的嘉宾有:李砚秀、迟金声、周仲春、周桓、周仲博、沈福存、裘芸、赵景勃、张关正、尚长贵(佟凤翔)夫妇、杨洪义(北戏院长)、李连仲(北戏副院长)、李健(北戏副院长)、黄姗姗(北戏副院长)、胡明伟、邵钟世(北戏艺术总监)、和宝堂、香港实业家张宇、台湾马文侯等。

2007年8月19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初七日:福彩之夜“京剧在青岛”大型京剧综艺晚会第二场在青岛市人民会堂举行。梅葆玖、李浩天、吴汝俊、裘芸、赵秀君、宋小川、王_瑜、傅希如、胡文阁等参加演出。

2010年2月6日,农历己丑年腊月廿三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9封箱大戏中,裘芸受邀参加,并反串样板戏红灯记中的李铁梅。

2015年9月4日于天蟾逸夫舞台,参加裘韵流芳·戎耀百年纪念裘盛戎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参加名家名段演唱会。

徒弟

2010年3月28日,裘派花脸创始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的小女儿、著名“女花脸”裘芸在北京山水文园京剧沙龙举办了首次收徒仪式,收下了于国霖、张顺、于克淼等三位弟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马长礼、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著名京剧脸谱艺术家田有亮、著名演员雷恪生、王铁成等众多圈中好友、知名人士到场祝贺。

出身梨园世家的裘派嫡传裘芸虽然不是专业的京剧演员,但她却以天分和勤奋成为京剧界罕见的“女花脸”,五次获得北京国际京剧票友大赛以及全国卡拉OK京剧大赛等金奖。此次她收下的三名弟子,除了张顺是山东省京剧院专业花脸演员之外,于国霖和于克淼都不是专业演员。于国霖是美国牙医博士,同时也是旧金山京剧票友协会会长;于克淼则是北京公安管理局房山支队的民警。

贯涌的相关活动

北京海淀区西颐小学开设了5年的京剧课程,从1年级到6年级,京剧课每周都会上一次。师资上除了学校老师外,北京京剧团的专业演员每周也会来为学生们讲课。学校还抽出了京剧表演的尖子生成立了海淀少年京昆艺术团。同学们在全国少儿戏曲大赛中曾获得了7枚小梅花奖。对于此次教育部将京剧纳入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中,老师们都表示欢迎。 

“教育部这样做显然是有一定的基础的,这也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系教授刘卫东认为,京剧的受众群中,年轻人占的比例较小。现在让它进入课程范围内,有积极的作用。 

刘卫东说,振兴京剧,除了京剧的形式要随着时代审美趣味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要培养青少年观众,要让新一代了解京剧、对京剧感兴趣。 

国家京剧院院长吴江也认为,京剧的唱腔是中国的美声唱法,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科学的发声方法,从小就学一点是很有好处的。此次选定的15首唱段是在广泛征求中小学教师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遴选出来的,代表了京剧艺术的主要特点。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赵景勃说,京剧作为国粹有着辉煌的历史,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了解。从小学生抓起,培养对京剧的兴趣,普及京剧的知识,对京剧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有积极的作用。现在很多国家都把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纳入基础教育中,这种试点应该倡导和支持。 

许多艺术专家还建议增加京剧知识,比如脸谱、乐器、锣鼓经、行当等;京剧流派名段赏析,不见得每个人都会唱,但是应该让我们的后代知道,什么是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什么是南麒北马等。希望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能够试点成功。

孩子学京剧都有哪些好处和优势?

2000年1月26日至28日,在湖广会馆,隆重地举行“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成立十五周年”系列庆祝活动,26日上午庆祝大会,大会由京昆协会会长李筠同志主持,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晨作工作报告,副会长周述曾讲话,另有中顾委秘书长荣高棠、市政协副卢松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学勤、京剧专家朱家溍、刘曾复、贯涌等作了祝贺发言,宣读了部分贺信,更收到表示祝贺的书法绘画21件在会场展示,市政协、市委领导甘英、封明为、白介夫、刘导生、王学勤、王宪铨、范有生以及各有关单位领导吴江、郭玉和、赵洪涛、李恩杰、周铁林、陆翱、汪宝祺、许立仁、王恂、王允祯、秦华生、李连仲、王绍宗、郑小云以及京剧界名家名票多人到会。会议举行的隆重热烈简朴。大会发言结束,有北京市少儿京昆艺术团等单位祝贺演出。

27日下午,举行专场祝兴演出,著名京剧艺术家李玉芙与6岁小学员丁雨豪合作清唱《四郎探母》,赵葆秀、陈志清分别清唱,更有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日本昆曲之友社、东城、西城各票社以及市少儿团祝贺参演。28日下午继续举行了第三场祝兴演出,协会直属的京华票社以及北京名票王椿立、杨永树、华荣九等多人祝贺参演。

2001年8月9日,北京市第四届“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杯”少儿京昆大赛颁奖大会和优秀获奖节目汇报演出在长安大戏院隆重举行。张百发、马少波、蒋效愚、邓家秦、何卓新、王惠、陶一凡、冯守仁、张建东、李春良、郑京湘等有关部门领导和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会长李筠,评委代表贯涌上台颁奖,何卓新同志发表讲话,北京市少儿京昆大赛的特点在于市委直接领导,各级部门重视,发动广泛,年龄趋小,水平渐高,专业与业余同时参与相得益彰,奖励学生的同时亦表彰教师,并与专业在职演员教员业绩挂勾,由主任评委李慧芳等艺术家组成一流评委会。

2006年1月8日,雪艳琴逝世20周年祭典在北京牛街吐鲁番歺厅举办。参加贵宾有中国戏曲学院现副院长赵景勃、原副院长贯涌、雪艳琴弟子陈琪教授,戏曲评论家李佩伦教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阿訇等。会上先由陈阿訇颂经为雪艳琴祈祷。而后,赵景勃、贯涌、李佩伦对雪艳琴的艺术与人生及其光辉人格做了充分的评价。会上不少材料是鲜为人知的。因本年8月又是雪艳琴百年诞辰,会上有人呼吁为她的百年诞搞一次纪念演出。

京剧演员尹章旭简历

一是强身健体。通过京剧的作派身段、开打动作及气息运用,煅炼身体。

二是煅炼思维,通过记忆戏词、板式,提高大脑思维能力。

三是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

京剧继承并发展了数百年来中国戏曲的艺术精华,堪称中国戏曲之集大成者。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数百年来梨园界创作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艺术经验,从文学剧本到舞台风貌,从音乐体制到演唱技巧,从人物化装到舞台布置,从文戏到武戏,花雅各艺术剧种都分别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为京剧形成做出贡献的艺术家们以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艺术精神大胆而有选择地将各剧种的艺术精华取到手并加以锻造,使之融汇为一体,形成了既有其母体的营养又有独特品格和风貌的艺术体。它的出现给中国戏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极大地影响着整个戏曲史的走向,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生活。

杨仲义的北路梆子“第一梅”杨仲义

京剧演员尹章旭简历:京剧老生,迷杨醉马。出身梨园世家,是人称“汉剧大王”的尹春保(汉剧尹派创始人)之子。湖北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出身梨园世家,是人称“汉剧大王”的尹春保(汉剧尹派创始人)之子。

师承王世续、李世霖、叶蓬、朱秉谦、赵景勃、关正明、张学津等。曾荣获湖北省戏曲剧团青年演员比赛三等奖、湖北省牡丹花戏剧奖、湖北省戏剧新作展演优秀表演奖、湖北省楚天文华表演二等奖、中国戏曲演唱红梅大赛银奖。

他扮相俊朗,嗓音清醇,台风潇洒,表演大方。擅演剧目:《乌盆记》《失空斩》《大探二》《四郎探母》《红鬃烈马》《龙凤呈祥》《胭脂宝褶》等。为国家一级演员。

人物评价

尹章旭的京剧表演艺术堪称一绝,他在舞台上的表现充满了和活力。他对于角色的理解深入骨髓,能够通过精湛的表演将角色的性格、情感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唱腔醇厚激昂,做功身段干净利落,表演富有张力,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艺术享受。

此外,尹章旭在传承和弘扬京剧艺术方面也有着突出的贡献。他致力于京剧艺术的传承工作,积极培养新人,将自己的艺术心得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演员,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杨仲义,一个响亮在三晋大地的名字!他是继贾桂林(小电灯)、李万林之后,北路梆子第三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他以辛勤的汗水、过硬的功底,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和敏而好学、善于彻悟的艺术秉赋一路冲刺,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他饰演的伍员(《逃国》)、杨四郎 (《拜母》)、韩琪(《杀庙》)、刘秀(《惊魂》)、朱买臣(《休妻》)、崇祯(《魂断明宫》)、房龄(《醒醉记》)、长寿(《香火》)、华子良(《华子良》)、张元秀(《清风亭》)、寇准(《背靴》)、宋江(《宋江》)……,从文臣、武将、君主、义士、寒儒、贫民到现代戏的农村老头、员等等均个性鲜明,各具风,受到了全国和全省戏剧专家、领导和广大观众的热情称赞,成为新时期北路梆子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对于北路梆子,杨仲义有一生相许的真诚。在青年团成立之时,蒲剧、晋剧、上党梆子先后获得了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人们把眼光集中到杨仲义身上。

杨仲义没有辜负人们的一腔热望。1992年,他以《杀庙》、《休妻》、《拜母》、《逃国》和新编大型古装戏《醒醉记》晋京摘“梅”。在这几个戏中,杨仲义分别塑造了韩琪、杨四郎、朱买臣、伍员和房玄龄五个差距相当大的人物形象,以最高分夺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

一位有识之士讲过这么一句话,忻州市两大宝:一个是五台山,一个是北路梆子。的确是这样,五台山和北路梆子不仅属于忻州,他们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结晶,他们的魅力是有目共睹的。

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表演艺术家,杨仲义时时关注着党和的声音和人民群众的疾苦。

2000年,在他担任忻州市北路梆子青年团团长的第二年,马上组织人马创作了大型现代戏《香火》。这个戏以关系国计民生的生育为主题,深刻反映了新旧两代生育观的撞击。在仅仅几个月的时间里,杨仲义率领全团人员从剧本修改、音乐、舞美设计到剧目排练、演出,丝丝入扣,不窝工,不浪费,达到了一个新剧目上演的最高效。由杨仲义担任主演的剧目《香火》获得了由国家计生委、文化部、中国文联等七部委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人口文化奖”,并应邀进京展演。这次展演,有人粗略作过统计,掌声多达三十余次。

2001年,经再度加工,《香火》获得了全国精神文化产品最高奖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同时,中宣部,国家计生委,授予杨仲义率领的忻州市北路梆子青年团“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3年,《香火》又获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时至2008年,《香火》仍在各家电视台热播,受到省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

作为北路梆子第三代领军人,杨仲义将自己的荣誉看得并不重,他时时处处以他的人格精神感召他率领的团队不断进取,不断拿出让社会信服,让百姓满意的作品,展示出北路梆子的风。

杨仲义很欣赏一句话:“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他看来,一个剧种、一个剧团的艺术生命力,主要决定于能够让老百姓喜欢的“看家剧目”,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为此,他在2003年又组织本团人马移植改编了大型古装戏《清风亭》。在这出戏中,他对中国的“孝”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与现代观众求和谐,求诚信的愿望进行对接。这个戏中,他既担任主演,又以身作则推进青年演员的表演艺术水准,使得这个戏不仅为青年演员获得了“杏花奖”。而且成为北路梆子新的保留剧目,每次演出都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

一个剧种要传承,要发展,其从业人员的眼界必须要看得高,看得远。北路梆子向以唱工见长,这是优势,但“吃偏食”是不利于机体发育的。杨仲义深深清楚这一点。

2005年,杨仲义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优秀京剧演员研究生班?在中国戏曲学院三年学习中,在常务副院长赵景勃教授,以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金璐,京剧“麒派”创始人周信芳的大弟子肖润增,国家一级导演续正泰等老师的亲自指导下,杨仲义学到许多原来没有没有学到的东西,从而对他表演艺术的“升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在赵景勃教授和京剧名家张关正、续正泰、陆惕民亲自指导下,他参与了大型古装戏《宋江》的创作,并担任主演。作为毕业汇报演出剧目,《宋江》得到了中国戏曲学院的领导、专家和老师的很高赞誉。在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学习期间,杨仲义发表了《浅谈戏曲艺术的变形之美》(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等多篇论文,以其对戏曲艺术的真知灼见受到了全国著名戏曲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目前,作为北路梆子唯一一位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唯一一位享受院特殊津贴的在职演员和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杨仲义在不断攀登新的艺术高峰。我们期待着他以更大的成就为北路梆子铸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