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国时代的编辑有谁?

2.急急急~~~谁有随便一部音乐剧影评

3.16和17世纪英国文学特点,中英文都可以,谢谢。急。

4.张爱玲创作时所处的社会背景 社会环境 急急急

5.民国三杰?有哪些人?

6.怎样快速提高英语交流和表达能力

7.关于法国音乐剧<<钟楼怪人>>里的歌曲

剧评英语怎么说_写剧评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英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司马懿、关羽、赵云、姜维……等等,都可以称得上是英雄。纵观这些英雄人物,性格最为复杂,并且能够集政治家、军事家于一身者,唯有曹操一人而已。

《三国演义》极力宣扬了刘、关、张的忠义,表现出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将曹操刻画成为一个残暴不仁、玩弄权术、奸诈狡猾的“乱世之奸雄”。作者罗贯中通过汝南许劭、南阳何颙之口,对曹操的一生作了总的定性。尽管如此,他们也不能不承认曹操是“治世之能臣”,“安天下者,必此人也”。用聂绀弩先生的话说,“曹操是实干家”、“大军事家”、“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于所谓‘炎刘’实有大功”;“曹操站的地位高,形象大,方面广,脑子复杂,非封建史家、世俗说话人及一般听众所能理解”。

近年来,随着《三国演义》、《曹操与杨修》、《曹操与蔡文姬》等剧的播出,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较大的“三国热”。这些作品和随之产生的影评、剧评,对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分析研究,多受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的影响,重在突出其欺君罔上、窃国谋逆、玩弄权术、残暴不仁、虚伪善、奸诈狡猾的“乱世奸雄”这一负面,而忽略了他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这一正面。

为此,笔者在反复阅读《三国演义》原著,并结合晋代陈寿所撰的《三国志》和部分学者对《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评述后认为:“乱世奸雄”曹操,性格最为复杂;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一生功大于过;他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下面,笔者就从曹操性格的多元化、前后两期曹操的对比和一生的是非功过、政治家和军事家曹操三个方面,对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研究,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名家指点。

一.曹操性格的多元化。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是最为复杂的,很难用一句话两句话给他作结论。“奸诈”,可以说是曹操比较突出的性格特征,但正如“多愁善感”说明不了林黛玉一样,“奸诈”也远远不能把曹操这一形象的丰厚意蕴囊括无余。

曹操形象复杂性格的出现,是罗贯中有意识的艺术追求。法国文学家雨果说,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有“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观察一切事物的那种至高无上的才能”。罗贯中正是这样一位作家。他在保持曹操形象的“定性”的同时,写出了其情感的丰富性和性格内在的复杂性,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从而使该形象获得了真实性、审美性和永久的艺术魅力。

1、鲜明独特、反差巨大的性格。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最具有典型性,不仅鲜明独特、而且反差巨大。作品一开始,作者便借用汝南许劭之口规定了这一人物的“主导情感”:“乱世之奸雄”。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概念的抽象描述,而是用大量生动的具体描写赋予这一概念以丰满可感的血肉。曹操替父复仇进攻徐州时,传令三军“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失去了理智的曹操近乎疯狂,滥杀无辜,显得特别残暴不仁,但当他在行军途中目睹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失所时,却又动了真情实感;“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对淮南袁术、河北袁绍、荆州刘表、江东孙策、益州刘璋等群雄的评价入木三分,表现出敏锐的目光和过人的胆识,但却对刘备后园种菜、闻雷失箸的韬光养晦之计毫无察觉,又显得十分愚顿;曹操一方面极力搜罗人才,对人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却又嫉妒人才,斩杀聪明过人的杨修;在曹氏集团成长壮大的过程中,曹操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充分展示了自己乐观向上的精神,但“梦中杀近侍”又显露出内心的狐疑和空虚;曹操有时广开言路,从谏如流,甚至打了胜仗还要奖赏事前劝阻之人,有时则刚愎自用、无比骄横,故有濮阳之狼狈,赤壁之败绩;“焚书不问”、“赦免张辽”、“义释关羽”,曹操的宽宏大度令人叹为观止,而荀彧、荀攸这些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智谋之士稍有冒犯,便翻脸不认人,其气量之狭窄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人物就是这样在时空的变迁中,展现着自己的丰富侧面。这些乍看起来互不见容的侧面融为一体,形成了曹操多姿多彩的性格世界。

作者在写出曹操诸多性格鲜明而巨大的反差的同时,还提供了形成这些反差的真实可信的内在依据。曹操生逢乱世,置身于你死我活的政治舞台上,较之常人其社会关系更加特殊;曹操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权势欲,有志于“削平天下”,其生存意志比常人更加强烈;曹操的文韬武略,不仅芸芸众生难望项背,而且当时的群雄即使是刘备、孙权也无法相提并论,不得不曲居其下让他三分。凡此种种,决定了曹操这个人物既可以建树重大的德行,也可以制造重大的罪恶,他的性格内部的冲突更加尖锐而多样,诸多性格之间的辩证内容更加丰富而突出。罗贯中对曹操性格诸元素相反相成的表现,符合生活与人物性格的逻辑,体现着艺术的辩证法。

2、复杂多变、正反交叉的性格。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是最为复杂多变的。以“赦免张辽”这一情节为例,曹操初欲手刃张辽,暴露出易于冲动和气量狭窄。但听了刘备、关羽的劝谏,又马上一改前态,掷剑而笑,并“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显现出惊人的反应控制能力和过人的度量。他爱惜张辽之才是真诚的,但说什么“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就显得十分虚伪了。这一方面是为了掩饰自己有失风范的丑态,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抵消刘备、关羽救保张辽的影响。曹操从拔剑到掷剑、从恼羞成怒到笑脸相迎,张辽由阶下囚到座上客,是在转瞬之间完成的,反映了即使是在一件小事上,曹操的性格元素也是表现得异常活跃和丰富的。

曹操的性格之中,反中有正,正中有反,是正反交叉的。曹操攻破下邳,首先想到的是先差人进城安民,稳定民心;击败袁绍之后,深感河北百姓之苦,尽免其当年赋税。这些举措,不能全以“虚伪”视之,作为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与一味杀伐的董卓不同,深知以民为本的道理。但攻冀州时,号令三军不得骚扰百姓,如有鸡犬者,如之罪,“于是军民震服,曹操亦心中暗喜”,则又见出他爱民的伪善。曹操性格中的“豁达乐观”,大多表现为胸襟开阔、积极进取、不计前嫌,但赤壁之战中几十万军队顷刻间“灰飞烟灭”,不得不率领残兵败将落荒而逃,此刻他反而三次大笑,这时的乐观就是一种强打精神、可笑可怜的自我解嘲了。

再如曹操的“奸诈”,并不是那种鸡鸣狗盗式的小聪明、小伎俩,而是包含着很高的智慧,所以有时并不觉得可憎可鄙,而是显得很机智、巧妙,让人虽不能心悦但却能诚服。就连鲁迅也说,罗贯中“要写曹操的奸,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以“望梅止渴”为例,说他奸诈、愚弄将士也可,因为梅林毕竟是虚造的幻影;说他机智、爱护将士也可,因为在行军途中将士缺水口渴的情况下,他巧妙地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达到了将士“不渴”的目的,奸诈中有机智,愚弄中有爱护。其余事例,如“装病谗叔”、“刺卓献刀”、“借头稳军心”、“割发权代首”、“跣足迎许攸”等,也是如此。既有奸诈狡猾、虚伪善的一面,也有机智勇敢、以身作则、求贤若渴的一面。

二.前后两期曹操的对比和一生的是非功过。

出于正统的需要,在罗贯中的笔下,在后世许多学者的文里,在文学艺术之中,在舞台艺术之中,曹操总是得不到半点“好处”,人们对他总是贬多于褒,将他塑造成为花脸式的“大奸臣”。只有现当代大文豪郭沫若等少数学者,敢于站出来为他“叫屈”,替他“平反”。

纵观《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活动,以赤壁之战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曹操与后期的曹操比较,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曹操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总的说来,功是大于过的。

1、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

前期的曹操虽已开始“挟天子”,但目的却在“令诸侯”。他此时面临的主要是与中原各个军阀的矛盾,所致力的是壮大实力、削平群雄、统一北方。作者在表现曹氏集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创业过程中,重在表现曹操的“雄”、“智”和“可爱”。后期的曹操主要处理的是与蜀、吴的矛盾,尤其与以恢复汉室相号召的刘备集团的矛盾更为突出,其最终目的是“扫清四海”,统一天下,取刘汉而代之。此时作者重在表现曹操的“奸”、“愚”和“可恨”。曹操的形象是流动变化的,大致说来,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

作者罗贯中在表现曹操的奸与雄、智与愚、可爱与可恨时,并不是截然分明、纯粹平行的,而是交叉混杂、互相匼br /> ?容的。奸是雄者之奸,雄是奸者之雄;愚是智者之愚,智是愚者之智;恨是爱者之恨,爱是恨者之爱。例如曹操大宴铜雀台时,臣下有劝进之意,他当即宣称:“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这些话,当然不无自我开脱、自我粉饰的成分,但他毕竟没有称帝,却是不争的事实。宋贤评曹操诗云:“虽秉权衡欺幼主,尚存礼义效周文”,对曹操的评价比较恰如其分。这也是曹操“藏奸”的地方。

2、曹操之功。

(1)削平群雄,统一北方。

曹操的发绩,是从镇压黄巾起义开始的。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通过招兵买马、诱降义军、招降敌将、招降敌兵等手段,网罗了许多人才,扩充了军事实力。先是高举“忠义”大旗,矫诏聚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然后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逐步削平了袁术、吕布、张绣、袁绍、刘表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br>(2)为三国鼎立、三国归晋奠定了基础。

曹操统一北方以后,为了解决军粮缺乏的问题,在北方分兵屯田,兴修水利,对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他用人唯贤,重视人才,敢于打破世族门第的观念,罗致了许多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他还对那些称霸一方的地方豪强加以抑制,不至使他们尾大不掉,并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和军阀权力。这些举措,不但巩固了摇摇欲坠的汉末中央,而且使北方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进一步发展。北方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处于和平环境之中,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国力得到了不断加强,为曹操死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最终三国归晋天下一统奠定了基础。

(3)对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对建安风骨的形成和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围绕在曹操的身边,不仅有王朗、钟繇、王粲、陈琳等一班文人,更有曹丕、曹植两个独具文学天赋的儿子。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汉末朝堂文学氛围十分浓厚,涌现出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曹七子”。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清峻整洁。在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他触景生情,吟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美妙的诗句。就凭曹操能诗能文这一点,也是其他三国群雄所难于相比的。

3、曹操之过。

(1)镇压起义,充当屠夫。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开国皇帝和英雄人物,都曾镇压过农民起义,他们的双手都粘满了人民的鲜血。无论是历史上的曹操还是《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也不例外。“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充当了一个朝廷刽子手的角色。此后,他又跟随皇甫嵩讨张梁,“斩张梁于曲阳”,“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残酷得连死人也不放过。董卓、王允死后,青州黄巾军再次起义,曹操与济北相鲍信负责镇压义军,鲍信战死,曹操却“招安到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并“择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曹操不仅靠着义军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先是除“济南相”、任“典军校尉”,后是封“镇东将军”,而且逐步扩大了军事力量,有了逐鹿中原削平群雄的资本。

(2)欺君罔上,窃国谋逆。

曹操在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之后,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不断膨胀,最终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汉末中央。所有的朝廷大事,从军事征伐到人事任免,从内政事务到外交联系,曹操根本不听献帝和朝臣的意见,都是个人说了算。献帝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傀儡、一个“儿皇帝”;朝臣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装饰“门面”的可供自己利用的工具。

曹操在擒杀吕布之后,“威名日盛”,脑海深处便产生了窃国谋逆的念头,如果不是顾虑“朝廷肱股尚多”,只怕早就“行王霸之事”了。为了观察动静,曹操特地邀请天子“许田围猎”,群臣将校向献帝齐呼万岁,他竟“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并借天子弓箭不还,自行悬带。当献帝深感曹操欺君罔上、有窃国谋逆之心后,随即密赐衣带诏,令董承、刘备、马腾等人合力讨贼。事后衣带诏泄露,曹操诛杀了董承、吉平、王子服等人仍不解恨,连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贵妃也不放过,尽管献帝和伏后一再哀求,还是将董贵妃勒杀于宫门之外。如果不是程昱即时劝谏,恐怕就连献帝本人也要被废黜了。此后,曹操权势更盛,作威作福,不可一世。只要是曾经反对过他的人,都被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拔除而后快,马腾父子三人被诱杀,伏后、伏完“为国捐生”,耿纪、韦晃等“五臣死节”。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3)玩弄权术,残暴不仁。

历史上的阴谋家、野心家都喜欢玩弄权术,曹操更是得心应手,将权术玩弄于股掌之间。寿春伐袁术时,曹军与袁军相持月余,粮食“不敷支散”,曹操便让管粮官王垕以“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管粮官王垕遵令而行,激起了各寨大小将士的愤怒,纷纷传言丞相欺众。他暗中派人探得消息,不惜借用毫无过错的王垕之头来稳住军心,平息众怒。多年来,曹操不眨眼,结下了不少仇家,常害怕被人谋杀死于非命。为了掩饰自己怕死的丑态,便编造谎言,说自己“梦中好”,要左右亲信在他睡着后“切勿近前”。当一个大白天忠于职守的近侍替他覆盖落被时,他便“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装吃惊地问“何人敢杀吾近侍?”,还惺惺地痛哭,命人后葬。曹操的这些举动,一来是为了证实自己“梦中好”,二来也是为了收买人心替他卖命。当耍弄权术的手段被杨修识破后,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曹操便借故斩杀了杨修,让这个秘密永远石沉大海,不为人知。

曹操的残暴不仁,更是让人触目惊心。“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报父仇攻徐州”,曹操传令三军“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刺卓逃难”,曹操明知自己错杀了吕伯奢全家,还要一错再错,耍弄阴谋手段将沽酒归来的吕伯奢挥剑砍死。“杀吉平”,曹操更加显得无比残暴,先是将吉平打得体无完肤,然后截去吉平的九个手指,割掉吉平的舌头,吉平撞阶而死后,曹操仍不解恨,还要“分其肢体号令”。“顺我者倡,逆我者亡”,成了曹操最大的人生信条。

(4)虚伪善,奸诈狡猾。

曹操的伪善和奸诈,并不是那种鸡鸣狗盗式的小聪明、小伎俩,而是包含着很多的智慧,所以有时并不觉得可憎可鄙,让人虽不能心悦但却能诚服。青少年时代的曹操,“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为了达到我行我素、游荡闲逛、逃避责难的目的,他曾“装病谗叔”,故意挑拨离间父与叔的兄弟关系。董卓进京后独霸朝纲,废少帝立献帝,擅杀朝臣,激起了王允等人的义愤。曹操自告奋勇去刺杀董卓,不料被董卓从衣镜中窥见拔刀动作,他随即跪下献刀,掩盖刺杀的失败,“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董卓虽然见疑,但仍被他瞒过,任他逃脱。其余典型事例,如“望梅止渴”、“割发权代首”、“跣足迎许攸”等,也都可以证明曹操的虚伪善和奸诈狡猾。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5)骄奢*逸,嫉贤妒能。

历朝历代的许多皇帝和英雄人物,一旦他们的根基逐步稳固、事业蓬勃发展到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时期,他们便开始骄傲自满、追求起声色犬马和个人享乐来,即使是有着强烈进取心和权势欲的曹操也不例外。曹操进宛城,见张济妻美,不惜用甜言蜜语来打动她,“吾为夫人故,特纳张绣之降;不然灭族也”,并许以还都后扶为正室,每日与之取乐,不思归期。其实张绣之降在此事之前,全与张济妻无涉;曹操本以“”视之,岂有扶为正室之理?以曹操当时的地位,对阶下一个弱女子尚且如此,他的贪恋美色和狡诈本色可见一斑。当曹操削平群雄、统一北方、志得意满时,个人的骄横无比和刚愎自用便显露无余,“宴长江赤壁赋诗”,刘馥只不过指出“丞相何故说出不吉之言”,便惹来杀身之祸,曹操大怒说,“汝安敢败吾兴”,“手起一槊,刺死刘馥”。曹操还在漳河之上修建壮丽无比的铜雀台,并“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供自己晚年享乐。

曹操嫉贤妒能的典型事例,莫过于“斩杀杨修”。杨修具有过人的聪明才智,“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筑园在门上书一“活”字、塞北送酥在盒盖上写“一合酥”三字、梦中杀近侍、曹丕曹植兄弟争宠斗智等,都被杨修一

一识破,让杨修所助的一方占据了上风。曹操虽然在表面上对杨修“称美”、“喜笑”,但在内心深处却“甚忌之”,“心恶之”,“愈恶之”,最后在与刘备争夺汉中的战斗中,寻了个“乱我军心”的借口,将杨修斩杀了事。可叹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糊里糊涂地成了曹操嫉贤妒能的牺牲品。

曹操所犯下的过错,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在结束军阀割据、追求国家统一当中所犯下的过错。曹操的一生,功是大于过的。

三.曹操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东汉末年群雄纷争的社会中,曹操本来“名微而众寡”,凭着他的强烈的进取心和权势欲,凭着他的雄才伟略,一跃成为那个时代的佼佼者,确立了“乱世奸雄”的地位。尽管曹操有这样或那样的许多错误,但他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政治家曹操

(1)目光远大,胆识过人;

<br>作为一个政治家,要在群雄林立的社会中求得生存,占有一席之地,没有远大的目光和过人的胆识是不行的。曹操之所以能够削平群雄、统一北方,就是因为他具有这样的目光和胆识。当汉末中央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曹操大胆纳了谋士荀彧的建议,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此后,他不仅可以名正言顺地利用朝廷的名义行事,而且可以逐步扩大自己的地盘,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通过对当时的群雄逐一进行分析后认为,淮南袁术是“冢中枯骨”、河北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荆州刘表“虚名无实”、江东孙策“藉父之名”、益州刘璋“乃守户之犬耳”,他们都不是真正的英雄;只有曹操本人和刘皇叔具备“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气质,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这些评价都十分中肯,入木三分。

(2)求贤若渴,重视人才;

曹操非常重视人才,对人才求贤若渴,极力搜罗,加以重用。在他的麾下,“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机智深远,虽萧何、陈平不及也。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不可当,虽岑彭、马武不及也。吕虔、满宠为从事,于禁、徐晃为先锋;夏侯敦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间福将”,正是这些文臣武将的运筹谋划和拼死战斗,才使得曹操的势力逐步扩大,最终削平了群雄、统一了北方。曹操宛城征张绣时,见张绣的使者贾诩才思敏捷,“应对如流,甚爱之,欲用为谋士”,贾诩以不弃张绣婉言相拒,他亦不为过,反待之甚厚。官渡之战期间,袁绍的谋士许攸来投,曹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先拜于地”。以曹操当时贵为丞相的地位,对投诚自己的布衣谋士尚且如此,这种识才、爱才、重才之心,可见一斑。

(3)胸襟开阔,豁达乐观。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中,若论胸襟开阔、豁达乐观,曹操当首屈一指。”白门楼吕布殒命”一回中,曹操擒住张辽,本打算亲手杀了他,但听了刘、关的劝谏,马上一改前态,掷剑而笑,并“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张绣降而复反,曹操幸亏典韦死拒寨门,才得以保全性命,其长子曹昂、爱侄曹安民也死于乱军之中。脱险后,曹操设祭祭奠典韦,“哭而奠之”,并对诸军将士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结果,“众皆感叹主公之爱士,过于亲子”。关羽降汉不降曹后,曹操待之甚厚,不但赐与府第给关羽和刘备两位夫人居住,还赠与关羽异锦战袍、赤兔宝马、美女金帛。关羽得知刘备确切消息,封金挂印护嫂寻兄,曹操“叱退蔡阳,不令追赶”,并亲自为关羽送行,赠与路资锦袍。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曹操也不深究。官渡之战后,发现了大量“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曹操“命尽焚之,更不再问”,足见其开阔的胸怀和豁达的气度。

2、军事家曹操

(1)军纪严明、爱护百姓。

曹操治军素以“军法甚严”著称,对百姓也颇为爱护。宛城征张绣时,正值麦熟之期,曹操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于是“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夏侯敦所领青州之兵“劫掠民家”,于禁领兵“于路剿杀,安抚百姓”,青州之兵诬告于禁谋反。曹操查明真相,不仅惩责了夏侯敦治兵不严之过,而且对于禁大加褒奖,“赐以金器一副,封益寿亭侯”。攻冀州时,曹操曾号令三军不得骚扰百姓,“如有鸡犬者,如之罪”;平定冀州后,又下令尽免河北百姓当年租赋。这其中虽有伪善的一面,但更多的却是爱民之举,毕竟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2)豪爽多智,指挥若定。

曹操的机智,在《三国演义》中可以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就连鲁迅也说,罗贯中“要写曹操的奸,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曹操“濮阳诈死破吕布”、“安众设伏破张刘”、“抹书间韩遂”、“望梅止渴”、“割须弃袍”等,无不体现了他过人的智慧。

曹操的指挥才能,在《三国演义》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在削平群雄的大小战斗中,曹操总是指挥若定,胜不骄,败不馁,屡出奇计,或转败为胜,或化险为夷。

(3)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曹操多年征战,不避箭矢,不避斧钺,常常亲自领兵上阵,与群雄厮杀,曾被兵卒所擒,被徐荣射中肩膊,被马超追杀得“割须弃袍”。他的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激励了全军将士莫不死战,最终削平了群雄,统一了北方。

曹操的以身作则,要数“割发权代首”这一事例最为典型。宛城征张绣时,曹操惊马践坏了大块麦田。他“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最后还是郭嘉以《春秋》之义劝阻,免死“割发权代首”,并“以发传示三军”。

(4)善于总结,著述颇丰。

在长年的军事生涯之中,曹操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形成了系列的军事理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著有《孟德新书》,历史上的曹操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

综上所述,“乱世奸雄”曹操,性格最为复杂。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一生功大于过。他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民国时代的编辑有谁?

最近听了好几遍刘川鄂教授的《张爱玲传》,刘川鄂教授是湖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也是一个资深的“张迷”。

听完这本书后,我才对张爱玲有个更多一些的了解,既感叹于她的文,也叹她的命运。

1、张爱玲的祖父叫张佩纶,张佩纶的岳父是李鸿章,所以张爱玲算是名门之后。

2、张爱玲原名叫张煐,她的妈妈觉得这个名字太普通,于是随口给她起了一个英文名:Ailing,烦恼的意思,那时候的妈妈可能觉得很烦恼,于是就起了这样一个名字,然后就有了中文名爱玲。

3、张爱玲的父亲抽,母亲4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她,后来在8岁、10岁的时候又见过2次,所以她是在一个缺爱的家庭里长大的。

4、张爱玲特别喜欢住公寓,或许是小时候住别墅一大家人在一起太吵闹了,所以她后来的人生中一直在公寓中度过。

5、因为父亲抽,所以后来家庭败落,继母就经常给张爱玲穿旧衣服去上学,每次穿的都和别人的不一样,让她觉得非常尴尬。所以她后来反思说自己为什么一辈子是个衣服狂,到晚年都一直要买好看的衣服穿,原因是小时候受过这样的刺激。

6、张爱玲从初中就显示出了她的文学才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读她写的《看云》,这在当时是对她最好的激励。

7、初中毕业后她和继母发生了严重的争吵,她的爸爸拉着她的头发往墙上撞,而且使劲的打她,打完时候把她关在房间里不让她出去。那个时候张爱玲痛苦的要死,然后得了痢疾,发烧拉肚子,爸爸说不给她看,就让她死了算了。

后来她终于逃了出去,她在作品里记载了这段经历,她说:“没有风,只有阴历年左近的寂寂的冷。街灯下只看见一片寒灰,但是多么可亲的世界呀!我在街沿急急走着,每一脚踏在地上,都是一个响亮的吻。”

8、张爱玲是个学霸,她以远东第一名的成绩考到英国伦敦大学,但是没去成,因为二战发生了,所以伦敦大学又让她去香港大学读书,于是她又去香港大学,也是从此时,她开始了漂泊的生活。

9、张爱玲的好多都是以身边人的故事为蓝本创作的,《倾城之恋》就是以香港沦陷为背景写的。

10、张爱玲是学霸,是文学天才,但是她却在生活和社交上非常失败。她不会削苹果,不会补袜子,怕上理发店,怕见客,不会织毛衣,记不住家里的汽车号码,在一个房间里住两年,始终不知道电铃在何处。所以她说:“在现实生活里,我等于是一个废物。”

11、后来香港完全沦陷,她又回到上海,开始了卖文为生。她给报纸写英文剧评,然后又开始写《沉香屑》,她那时候才23岁,几乎每个月都有新作品。

12、张爱玲和鲁迅一样,也是自己给自己设计书的封面,她还参与市场策划活动,甚至让人放风说这本书的作者是李鸿章之后等等,引起关注。

13、她成名后,引起了一个男人的注意,这就是胡兰成。张爱玲很怪,一般人来找他,门都不给开,但是胡兰成一次又一次的缠着她,后来对张爱玲说了一句话,就让她动心了,他说,“你的身材这么高,这怎么可以?”他的话说了一半,给张爱玲留下了想象空间。

14、张爱玲沉迷了。实际上胡兰成那时候有妻子,还没离婚,是汪精卫的文化汉奸,但是他本人其实没什么文化,很多知识都是缺失的,和张在一起后,张还总是纠正她。

15、张爱玲给胡兰成写情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16、后来胡兰成和原配离婚了,他和张爱玲结婚,他们自己起草婚书。胡兰成写了前半段: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后半段是张爱玲写的,她写道: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那一年张爱玲24岁,胡兰成39岁,张爱玲被胡兰成迷得团团转。

17、1946年抗战结束,胡兰成逃亡跑到温州,张爱玲打听到之后,跋山涉水去找他,结果胡兰成在温州又找了一个女人生活在一起,见了张爱玲之后,他没有欣喜,反而是“惊而不喜,甚至有怒。”就是觉得“你怎么追到这儿来了,有完没完?”真渣男!!!

18、张爱玲后来离开之后,还一直接济他,随信附赠给他30万元,这是她新得的稿费。和胡兰成的经历,是张爱玲一生的污点。

未完待续~

急急急~~~谁有随便一部音乐剧影评

徐彬彬,1916年起,继黄远生担任上海《申报》、《时报》驻京特派记者,《京报》创刊后,又被聘为特约撰述。他以熟悉历史掌故著名,所写新闻通讯注意有关人物历史背景的介绍,文笔美畅又富于趣味,很能引人入胜。他对中国传统戏曲也很有研究,是民国初年著名的报刊剧评专栏作家之一。

徐彬彬,民国初年一批有影响的新闻记者之一,江苏宜兴人,任上海《申报》和《时报》驻京特派记者,其通讯文笔流畅风趣,反来曾主编《北京》、《大公报》副刊,专干文学,娴于经史,所写随笔等均受读者欢迎。

到清朝末年,新闻电报开始减半收费。民国成立后,北洋交通部特地颁发了《新闻电报章程》,规定:“国内往来新闻电报,华文明语电报每字收银元三分,英文明语每字收银元六分。”(据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新闻电报费用的降低,使报纸可以更多地使用专电。

有线电报的不断架设、电报费用的降低以及铁路线的延伸,使当时的各大报纸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建立通讯网成为可能,这在客观上也对中国报业在民国初年开始由“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过渡、确立新闻在报纸上的“中心地位”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1912年10月起,《申报》上就开始出现“北京特派员”的名称。《时报》、《新闻报》等沪上大报为了在竞争中不落下风,也纷纷聘请驻北京的特派员。黄远生、邵飘萍、徐彬彬等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代名记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他们为远在上海的报馆,或拍发专电,或撰写“特别通讯”。电讯在这些报纸上所占据的版面越来越多,遇到重大政治,甚至会整版地刊登电讯。因为电讯数量很多,报纸开始将电讯分为专电、外电、通电、公电等种类。

所以说,电讯的增多大大提高了报纸的新闻报道水平。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我国新闻界曾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报刊政论家,现在则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新闻记者,他们是黄远生、徐彬彬(凌霄)、刘少少、邵飘萍、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等人,其中黄远生和徐彬彬、刘少少,有民国初年新闻界“三杰”之称。这些名记者大都是留日学生,受过资产阶级教育,有一定的现代新闻学知识和办报经验,有敏锐的思想,有熟练的驾驭文字的能力,他们为中国报刊向新闻时代的转变做了重要贡献。

“民初三大名记者”:黄远生、刘少少、徐彬彬。

16和17世纪英国文学特点,中英文都可以,谢谢。急。

音乐剧《猫》在海外20年的狂潮不衰,除了作品本身的精纯以外,更多的还应该归功于《猫》剧所倡导的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与理念,和这种理念可以在生活中对应的人群。猫的伶俐、猫的乖张、猫的自由的生活方式,如此新奇的吸引着人们,从猫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一个全新的自我定位,这是个奇特的发现过程,没有人愿意用自己的生活与一只猫咪的生活做比,但是从音乐剧《猫》中,从那些千奇百怪的小生灵身上,从他们梦幻般的生活中,我们却可以从生活以外的角度,审视自我和自我的生活。就象下面的一段文字描述的那样:

在桀骜的独来独往中高贵着,在傲慢的灵性间我行我素的美丽着;

智慧、敏锐而带着些许凌厉的心扉可以在永无止境的奔忙中悠然自若;

放纵、忘我、酣畅淋漓的感受世界,享受着、付出着,肆无忌惮的生存;

一群猫,造物的禀赋,让她们成为猫。

《猫》故事梗概:

第一幕子夜的舞会使猫疯狂

在一个特殊的夜晚,每年一次的杰里科族的猫的家族庆贺会上,每个猫依次向来访的人类解释他们是谁,并且指出猫有三个名字:家庭里日常使用的名字、较高雅文气的名字和秘密的名字。

年轻天真的白猫维克多利亚跳起了独舞"请到杰里科舞会来"作为开场,他们正在等待他们的领袖--英明的老杜特罗内米,今晚由他挑选一只杰里科猫,这只猫将被派到九重天上"获得"新的生命。每一只猫都用歌曲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成为获得重生的杰里科猫。

珍尼安尼朵茨是一只老刚比猫,她整天不是睡觉就是闲逛;"兰塔塔格",是一只爱搞恶作剧、对异性魅力十足的猫;被遗弃的"富有魅力的格里泽贝拉"是一只杰里科猫,她已离群多年,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这次她发誓要回到家族里;强壮的"布斯托夫·琼"是只25磅重的猫,他把时间都花在吃上;突然一阵雷鸣般的碰撞声,警笛声大作,邪恶的猫麦克维第大摇大摆地来了;"蒙哥杰瑞和兰普利第泽"是一个爱开开玩笑、爱搞作剧的捣蛋鬼小组,老是给他们家惹麻烦;

当仁慈而英明的领袖"老杜特罗内米"到场时,整个家族一片欢腾。它们准备了一些节目:群猫表演了一出名叫"波里科狗进行曲下的佩克族与波里科族的可怕的战斗"的戏。猫们穿着敌对派的狗的衣服向对方狂吠。表演被邪恶的麦克维第打断,猫们四散奔逃!老杜特罗内米平息了骚动,"杰里科舞会"如期开始,全体猫们跳舞欢庆。

第二幕"夏天为何迟到,时光怎样流逝"

"剧院猫格斯"是一位老演员,曾经与他那个时代的最伟大的演员共事过,他正受着痛风之苦。"铁路猫斯金伯·申克斯"是所有猫的友善大叔。邪恶的麦克维第了老杜特罗内米,麦克维第装成老杜特罗内米,有两只猫认出他来:一只是蒂米特(吓坏了的小猫),一只是最的大个子猫鲍巴露瑞娜(无忧无虑的女孩)。麦克维第的恶行使他得到了一个浑名--"犯罪的拿破仑";麦克维第被揭穿后与曼库斯特拉普及其他的雄猫打了起来,他把电线弄短路使得所有的灯都熄灭了,杰里科猫陷入黑暗之中。兰塔塔格叫来"米斯特腓力先生",要他施魔法找回领袖。米斯特腓力成功了,灯又亮了。老杜特罗内米决定哪一只杰里科猫将获得重生的时刻到了。此时,格里泽贝拉以"回忆"一曲唱起过去的事情。家族接受了她的回归。她被选为"去九重天"而获新生的猫!杰里科晚会要结束了,老杜特罗内米告诉"装扮成猫"的人类旁观者。就其独特品性和差异而言,"猫很像你们"。

所有的故事都还在继续,这里有你,有我,都没有改变,无论是夜晚或者白昼的来临,让我们成为一只猫……

一段

《剧院魅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881年的巴黎的故事。一个卡西莫多似的苦命人游荡在巴黎歌剧院迷宫般的地下室中。年少的不幸让人们同情他的身世,但丑陋的面容更使人们对他恐惧与排斥,不知道他来了歌剧院多少年,但他安于成为人们心中的魔鬼,成为歌剧院的幽灵。

这幕歌剧,便是讲述这个剧院魅影的故事。

一出悲喜剧

在这场歌剧中,有人只出现短短的一瞬,便消逝了。有的人却经历物是人非的变迁,依然健在。有的人咆哮命运的不公、向社会报复,有的人享受贵族的荣耀与幸福,安享生活。沉陷于爱情的泥沼,或者为爱疯狂。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巴黎歌剧院的剧场内。这是一幕爱恨交织的悲喜剧。结局出人意料,却也是皆大欢喜。

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什么是爱?谁能说得清道得白呢?两情相悦的幸福,背后总有自我牺牲的悲壮。包容是爱,宠溺是爱,暗恋是爱、依恋是爱、虐恋也是爱……我们每个人都深深的陷入爱的漩涡。期待着、享受着、回味着、追忆着爱。

剧院魅影,一个出生于贵族家庭的“象人”,面具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穿的第一件衣裳。仅仅是因为他的容貌。他被光鲜的世界排斥了,没有尊宠、没有关爱。漂泊四方,在任何地方都成为别人猎奇的目标,甚至成为马戏团铁笼中的小丑。……

喜爱“魅影”这个角色,因为他虽然容貌丑陋,但这掩盖不住他那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遮蔽不了他出众的才华,也无法抑止他对爱的追求。他爱克里斯汀,一个巴黎歌剧院里看上去默默无闻的舞者。“魅影”为她创作优美的音乐、华丽的歌剧、教导她歌唱、训练她的舞姿。帮助她成为一个令整个巴黎倾倒的女神。

“魅影”以为克里斯汀就是他的,或者说是因为他向她倾注了所有的热情。她代表了他所有的理性(对音乐的热爱)与非理性(对爱的痴狂)的追求。当克里斯汀与拉乌尔在巴黎歌剧院的楼顶海誓山盟的时候,魅影的心碎了。再次感到无依无靠、被抛弃。凄厉的呼喊响彻巴黎的夜空,却仍然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

他并不想复仇,或者说,他也知道自己无力改变现实世界中的一切,所以他才会使用偷梁换柱的手法,杀死皮昂吉,把自己扮演成唐璜,成为他为克里斯汀创作的歌剧中的角色,在厚厚的披风下掩饰自己的面容,在警察遍布的巴黎歌剧院中,在舞台上与他心中的爱人上演这幕绝唱。希望在他自己创造的世界中,成为爱的主宰。

也许,他知道,在现实上演的悲喜剧中,他必须死。他带走了克里斯汀,然而,他真的是为了占有她、霸占她吗?未必。因为当克里斯汀不在乎他的容貌,给他深情的一吻时,他颤抖了。我甚至能感觉到那副“怪兽”似的脸上在流泪。这是一种幸福的感觉,一种常人难以体味的幸福。他并不残忍,也不缺同情心,他需要的是他人的尊重,所爱的人对他的尊重。

他可以放弃克里斯汀,让她与拉乌尔远走高飞。但希望看到克里斯汀的坦诚,看到拉乌尔的执着。当拉乌尔宁肯被吊死,也不愿放弃克里斯汀的时候,魅影明白了,这个看似柔弱的男人,拥有更大的勇气。对爱的追求,能给人和脆弱的人带来巨大的勇气。爱的力量能促使我们忘记一切恐惧、去争取。

也许我们可以说,魅影的残忍来自于他童年的不幸经历、来自于他自卑的人格。但我们又怎能评价一个格的优劣呢?每个人都是在一次次的伤害中成长。受到别人伤害的时候,往往也会伤害别人。

但我觉得,拉乌尔对克里斯汀的爱,更多的是一种对年少伙伴的梦幻般想象。或者说,歌剧在对他们两人爱情的刻画上多少显得有些单薄。让人感到只是一个灰姑娘遇见王子的梦幻。甚至让人以为,克里斯汀因为拉乌尔贵族的身份和财富才跟他在一起的。

而拉乌尔和克里斯汀后来怎样呢?无从得知。歌剧开始的拍卖会上,为什么只有拉乌尔一个人呢?克里斯汀呢?30年的时间已是沧海变桑田,但这个倾城的美丽女孩,是否已长眠地下了呢?更不知道她是否还记得那个拥有丑陋却极富才华的 魅影 。

一种令人心醉的美丽

华丽的服饰、精致的布景、变幻莫测的舞台,再加上专业的演员。使得这幕百老汇的歌剧显得如此美丽。从演出开始,巴黎歌剧院的拍卖会上展示第663件拍品的时候,就感觉自己仿佛来到了1911年的巴黎。昏暗的拍卖会现场、垂垂老矣的拉乌尔,落满灰尘的海报,有些机械失灵的铙钹,倾覆的吊灯,让人情不自禁的投入其中。

倏的一下时空倒转,30年前的巴黎歌剧院一片金壁辉煌。《汉尼拔》的排演,有些耍大牌的皮昂吉腆着肚子在演唱。灯光照得他将军的盔甲闪闪发亮。只有惊叹的份。……

当场景转移到歌剧院的地下湖时,干冰营造出梦幻般的效果。小舟在湖面穿行。魅影此时仿佛变成驾驶贡多拉的船工,引领着克里斯汀来到他的宫殿。

当拉乌尔与克里斯汀为了避开魅影,来到歌剧院楼顶的时候,背景墙上显现的是19世纪巴黎的迷人夜景。街巷里闪烁的烛光与满天繁星呼应。仿佛在星河中徘徊。

克里斯汀来到她父亲的墓前倾诉心声与困扰。魅影出现在十字架旁。深情的演唱,矛盾的心理,灰暗的服饰、苍白的面具,加上幽暗的十字架。让人也为他感到无限悲哀。

而当歌剧的最后,一个女孩来到曲折的地下室,发现魅影那件披风下的面具,拿起端详、定格的时候,忽然间感到时光流转。这感觉不亚于**中的蒙太奇镜头。看到这个场面,我是第一次彻底折服于剧场演出的魅力。令人无法言表的感动,那是一种令人心醉的美丽。

第一次进上海大剧院看演出,深深的折服于歌剧的魅力。只能说,《剧院魅影》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段,一出悲喜剧,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一种令人心醉的美丽。

资料:

《剧院魅影》是安德鲁·劳伊德·韦伯最为成功的音乐剧, 1986年伦敦的首演由麦克尔·克劳福德和莎拉·布莱特曼担任男女主角,至今全球已有16个制作版本。

《剧院魅影》的国际巡演剧团即将首次来到中国,并且会把令这出音乐剧蜚声国际的舞台特技效果一同带给上海观众,带领观众感受巴黎歌剧院在剧中里里外外发生的一切。

《剧院魅影》剧情简介

1911年,巴黎歌剧院即将被拍卖,拍卖会上各类拍卖人、购买人和出价人集聚一堂。70岁的拉乌尔坐在轮椅上,买了一张海报和八音盒。拍卖者展示出一个巨型的水晶玻璃吊灯,说明了此灯与歌剧院魅影有关,一道闪光过后,观众被带回了从前那个巴黎歌剧院的鼎盛时期。

第一幕

歌剧院已经退休的经理拉菲尔先生正向新来的经理弗尔民先生和安德烈介绍舞台的情况。这时女主角卡洛塔正在演唱,背景幕布突然落下,差一点就砸死卡洛塔。人们开始议论:“是剧院魅影干的”。

芭蕾舞女导师吉瑞夫人的女儿麦格·吉瑞建议,让她的朋友克里斯汀代替卡洛塔演唱。克里斯汀在歌剧中的表演很成功,一位名叫拉乌尔的贵族和剧院赞助人认出了克里斯汀就是他小时候的朋友。在演出结束后,拉乌尔来到后台请克里斯汀一同进餐,但克里斯汀告诉他不行,因为她的老师“音乐天使”对她有严格的要求。

当拉乌尔离开克里斯汀的房间,魅影出现了,引诱克里斯汀进入歌剧院的底部,在那里魅影将继续为克里斯汀上课。

魅影带领克里斯汀到他地下的居所,在那里克里斯汀看见了一幅她穿着结婚礼服的恐怖画像。她惊极晕倒了,几小时后,克里斯汀被魅影弹奏的管风琴音乐叫醒。她轻轻走到魅影后面,将魅影的面具撕了下来。魅影非常气愤,将克里斯汀送回了地面。

歌剧《穆托二世》如进行,由卡洛塔担任女主角,克里斯汀担任女配角。正如魅影许诺的,悲剧降临了,剧院的打杂人员约瑟夫·伯奎特被杀了,而卡洛塔的嗓子失声了。

魅影对克里斯汀的背叛感到气愤无比,在另一晚演出结束时,魅影让巨大的水晶玻璃吊灯落下,砸在了舞台上。

第二幕

第二幕的一开场是巴黎歌剧院的阶梯上举行的一个大型面舞会。已经有6个月没有听到魅影的消息了。克里斯汀和拉乌尔已经订婚,但消息还没有公开。克里斯汀把订婚戒指已经挂在她的项链上了。

突然,魅影出现了,这一次他打扮成红色死神,并交给剧院经理一部歌剧的乐谱,名为《唐璜的胜利》。

一开始,经理拒绝演出这个离奇而且怪异的歌剧。后来在拉乌尔的建议下,他们决定给魅影设一个圈套,装演出《唐璜的胜利》,让克里斯汀做诱饵,然后设计抓住魅影。

&hbsp; &nsbp;终于,歌剧《唐璜的胜利》首演了。侍卫和警察将歌剧院重重包围,想要捉住魅影。当歌剧接近尾声,魅影替换了男主角皮安吉登台,与克里斯汀对唱,然后再次挟持克里斯汀进入歌剧院下那如同迷宫一般的地下世界。在最后的时刻,魅影要求克里斯汀永远和他在一起,否则他就要杀死拉乌尔。克里斯汀作出此重要决定,同时为全剧画上了句号.

《剧院魅影》在上海大剧院演了一百场,媒体为此作了庆贺性的报导。作为引进项目的经营,它是成功的,但对中国演艺界来说,实在是个很大的刺激。这些年来,我们好像至今没有一个剧目连演50场以上。据说这个在亚洲巡演的《魅影》班底还不是一流的。

前不久,在杭州看了由越剧王子赵志刚主演的《赵氏孤儿》,就故事的感人和表演的精彩,一点不亚于《剧院魅影》。这个中国孤儿的故事,两千多年来,就一直在民间流传,并被不断演绎和翻新。迄今为止,已有各种版本,除了京剧,近年来,“人艺”林兆华搞过一个,“国话”田沁鑫也有一个,较有影响的是豫剧《赵氏孤儿》,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引起轰动,得了金奖。但是很遗憾,至今没有一个剧种能像《剧院魅影》那样进行商业性地运作,成为中国戏剧经久不衰的保留节目,更不用说走出国门,去海外连演上百场。可见,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发扬光大,走向世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单靠创作人员和表演艺术家的热情和才华是不够的,就像韩国举国打造、包装本土作品一样,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的文化政策、剧院的体制改革、社会的资本投入、经营者的商业模式、观众的持续培养等方面共同来完成。

这次上海越剧院的《赵氏孤儿》剧组,在体制上作了一些探索,它由赵志刚任制作人,自己筹资融资,在全国范围内吸纳编、导、演,以及音乐、舞美人才,如请来了国家话剧院的一级导演王晓鹰,编剧是福建的青年才俊余青峰,甚至把已到海外定居的越剧明星何英**也请了回来。他们组成一个新团队,大胆地对传统越剧进行创新,使男女合演的越剧一改过去以才子佳人为主的题材,直面人性,探寻哲理,有一种凝重感。在舞台设计和音乐上也注重现代效果,融民族、西洋、具象、抽象和原素为一体,使气氛的渲染比以往所有的越剧都更加激越饱满,连服装设计也突破了常用的轻柔绸缎面料,体现出厚重的质感,与故事的内涵和舞台的感觉相呼应,让人对越剧产生了一种新的注意力。

然而,即便如此,越剧《赵氏孤儿》的投入和推广还只能算是个小制作,与《剧院魅影》仍有很大距离。这次它在上海大剧院只演三场,多少也受制于对这个新剧目的推广力度和对越剧潜在观众的预计。戏曲研究所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中国近四百种的地方戏曲,除越剧这两年观众略有上升,大多数都处于低谷状态,有的几乎已“失声”,这确实让人感到焦虑。我时常想,为什么大多数人对听不懂的西方歌剧、音乐剧会趋之若鹜,对有自己文化传统和在民间流行的东西反而疏远呢?百老汇的成功一定有它的道理,直到今天,他们在内容生产和商业模式上还在不断创新,这值得我们好好琢磨。否则,我们永远只能做人家的推销员。

《赵氏孤儿》的故事因其戏剧要素的经典性,一直被国际舞台看好,西方曾以《中国孤儿》的剧名作过排演。我想,如果有一天,在这个传统的文本中融入现代理念,精心策划,倾力打造,让它像《剧院魅影》一样走向世界,连演成百上千场,那才是真正值得庆贺的事。

张爱玲创作时所处的社会背景 社会环境 急急急

16和17世纪英国文学特点:

在诗歌中出现了以多恩为代表的玄学派诗和一些称为骑士派的贵族青年所写的爱情诗,前者用新奇的形像和节奏写怀疑与信念交替的复杂心情,显示出当时科学大进展冲击传统文化的影响,後者则表达了一种末世情调。

17世纪40年代,革命终于爆发。人民经过公开审判,处决了国王查理一世﹐并在打了一场激烈的内战之後建立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资产阶级。

在文学上﹐革命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有大量的传单和小册子印行﹐各种集团特别是属于革命阵营左翼的平均派和掘地派通过它们来发表政见﹐其中李尔本﹑温斯坦利等人写得犀利有力﹔二是出现了一个革命的大诗人──弥尔顿。

弥尔顿对于革命的贡献﹐首先在于他的政论文。从1641年起﹐他搁下了早以优美著称的诗笔﹐而用英文和拉丁文写了许多政论小册子﹐为英国人民处死国王的革命行动辩护,也发表他的进步主张。

扩展资料:

20世纪英国文学特点:

20世纪文学的第一个成就是戏剧创作上的突破。首先是爱尔兰人萧伯纳来到伦敦﹐用泼辣的剧评为易卜生所代表的欧洲现实主义新戏剧打开局面﹐接著又在自己的创作里巧妙地把它同阿里斯托芬以来的欧洲古典喜剧传统结合起来。

写出了51个剧本﹐其中有《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人与超人》(1903)﹑《英国佬的另一个岛》(1904)﹑《巴巴拉少校》(1905)﹑《皮格马利翁》(1913)﹑《圣女贞德》(1923)﹑《苹果车》(1929)等名作。

它们或是辩论社会问题﹐或是发表新颖思想﹐但都给观众以高尚的艺术享受。萧伯纳的出现使过去一百年英国戏剧不振的局面根本改观。

在方面,继续现实主义传统的更大有人在。老一辈作家中,威尔斯不止善写科学幻想﹐而且长于描绘伦敦小市民的职业生涯﹐高尔斯华绥用上层人士的语言写资产者福赛特的家史﹐本涅特和毛姆用法国式的现实主义手法写人们的情感生活﹐都拥有广大的读者。

对知识分子更有吸引力的是著重写人与人之间的交情的福斯特﹐他的名作《印度之行》(1924)表达了东西文化在精神上的隔膜。赫胥黎则利用他对于科学和文艺的广博知识﹐写知识分子在现代世界里的困惑。

20年代之末出现了普里斯特利的《好伙伴》(1929)﹐写一个民间剧团在各处演出时的遭遇﹐发扬了狄更斯的喜剧式的现实主义传统。

百度百科—英国文学

民国三杰?有哪些人?

1.中西两种文化对张爱玲的影响和她作品中的文化背景。

中西两种文化对张爱玲的影响,首先来自她的父母。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遗少式的人物,风雅能文,给了她一些古典文学的启蒙,鼓励了她的文学嗜好。张爱玲在少年习作《天才梦》中曾说:"我三岁时能背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他的泪珠滚下来。"而张爱玲的母亲则是一个果敢的新式女性,敢于出洋留学,敢于离婚,她的生活情趣及艺术品味都是更为西方化的。她母亲第一次从海外回来时,就在张爱玲幼小的心灵中撒下了西方文化的。据张爱玲后来在《私语》一文中说,母亲的回来使她十分兴奋,"家里的一切我都认为是美的顶巅。蓝椅套配着旧的玫瑰红地毯,其实是不甚谐和的,然而我喜欢它,连带的也喜欢英国了,因为英格兰三个字使我想起了蓝天下的小红房子,而法兰西是微雨的青色,像浴室的瓷砖,沾着生发油的香,母亲告诉我英国是常常下雨的,法国是睛朗的,可是我没法矫正我最初的印象。"她一直喜欢老舍的《二马》,除了因为她母亲当时喜欢这部的原因外,还在于这部写的是北京人在伦敦的故事。

其次来自她自己的经历。受父母的影响,张爱玲从小会背唐诗,也从小就学英文,在教会中学读书时就曾在校刊发表过英文文章,虽然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争没能前往,但仍然到中西文化杂交的香港接受了大学教育,这段经历对她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最初的几篇《沉香屑 第一炉香》、《沉香屑 第二炉香》等都是以她在香港的生活为题材的。而她从小卷不离手有《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名著的营养,更是深入到了她的骨髓之中,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

张爱玲作品中的文化背景可以归纳为:衰落中的文化,乱世中的文明。

2.张爱玲《》中的"香港的"和"上海系列"等作品的主要内容、独特风格和具有现代主义意味的"荒原"意识。

对于张爱玲《》中的"香港的"和"上海系列"主要内容的了解,可以《沉香屑 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和《金锁记》为主,辅以教材中介绍的其他作品。其独特风格的基调是"苍凉"。在教材中,特别分析了《金锁记》如何将人生的荒诞与荒凉诠释到了极致。大家也可以参考前面对这三部作品的介绍加以论述。

张爱玲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现代主义意味的"荒原"意识,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中较少表现的,也正是她作品的独特之处。我们说,张爱玲的是关于文明与人性的哀歌,而张爱玲哀歌的主旨,并不是对社会的批判,更谈不上对社会的改造,而只是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现代都市(香港与上海)的背景中,展示人的精神的堕落与不安,展示人性的脆弱与悲哀。在这一点上,她笔下的女性形象表现得最为鲜明,与同时代甚至"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都有着较大的区别。首先,我们注意到,张爱玲写的女性,与二三十年代作家塑造的"时代新女性"不同,她实际上写的是"新女性"表象下的旧女性。这些女性或有着旧式的文雅修养,或受过新式的大学教育,甚至于还留过洋,但她们都面临着"娜拉走后怎样"的共同窘况,既无法在现代都市社会中自立,也远离革命运动,只能把当一个"女结婚员"作为自己的惟一职业和出路,而她们所受到的教育,也只能是她们待"嫁"而沽的筹码。其次,我们还注意到,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与通常的新文学作家笔下旧式女性也不同,张爱玲没有农业文化的背景,她的文学素养是在代表着工商文化的城市背景中形成的,她笔下女性形象几乎都是日益没落的淑女或竭力向上爬的小市民,这些女性在人生中受到的苦难,不是衣不敝体、食不果腹的经济上的穷困,而是无家可归、无夫可嫁的精神上的恐慌。 3.张爱玲作品既大雅又大俗,既传统又现代的特点,以及极为鲜明的艺术独创性和本身的缺陷。

张爱玲作品既大雅又大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古典的根底"和"市井的色彩"。

张爱玲中的"古典的根底"最为鲜明的表现又在于她作品中的"《红楼梦》风",教材中以《金锁记》为例,说明作品中随处可见《红楼梦》的影子,而她的《花凋》则被看作是"现代《葬花词》",不仅作品的名字《花凋》直接来源于《红楼梦》中的《葬花词》,而且作品的主人公郑川嫦也被她直言不讳地称作"现代林黛玉"。我们还知道,她14岁时,就曾以现代社会为背景写过《摩登红楼梦》。在她的第一篇《沉香屑 第一炉香》中就有许多人物和细节都有着明显的《红楼梦》的影响:"她(睨儿)穿着一件雪青紧身袄子,翠蓝窄脚裤,两手抄在白地平金马甲里面,还是《红楼梦》时代的丫环的打扮。惟有那一张扁扁的脸儿,却是粉黛不施,单抹了一层清油,紫铜皮色,自有妩媚处。一见了薇龙,便抢步上前,接过皮箱,说道:'少奶成日惦念着呢,说您怎么还不来。今儿不巧有一大群客,'又附耳道……"

张爱玲中的"市井的色彩",则主要指她作品中的"通俗倾向"。在对张爱玲有影响的现代作家中,既有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张恨水,又有新文学作家中的实力派代表老舍,而这些作家的创作都是以"通俗化"为主要特征的。市俗化或通俗化既是张爱玲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创作特点,也是作者自己的创作理想,在她的散文中,这种倾向和理想也许表现得更为鲜明。因此,也有人说:"张爱玲的散文要和她的在一起读,方才有味。"反之亦然,她的也要和她的散文对照着读,才能有更多的趣味。张爱玲作品中的通俗化特点,也与她生活的环境和她自己生活习惯有较大的关系,她不仅像所有的上海小女人一样爱逛街爱吃零食,而且还酷爱看社会上流行的小报。对她一生影响最多的两个城市一是上海二是香港,而上海是当时中国最商业化最市民化的城市,当时的香港则是跟在上海后面亦步亦趋的上海的翻版。在生活中,张爱玲始终没有成为她母亲所希望的淑女,但却按照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个大都市里自食其力的小市民。

张爱玲作品中既传统又现代的特点,与她作品中"既大雅又大俗"的特点,既有重叠又不完全等同。她的传统的特点当然与"古典的根底"有关,与她从《红楼梦》等旧中那里得到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味有关,但又不仅仅如此。前面我们曾说到,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包括那些受过洋教育的"新女性")实际上或者说在本质上都是些"旧女性",而最为典型的还在于她的"女人观"和她中创造的意象,都有许多传统的因素。她笔下的女性,几乎没有一个走出了婚姻的城堡,而她创造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意象,则全都是以传统为基础的。她的现代的特点,则主要在通俗的情调中加入了西方的文化因素。在教材中谈到了她作为职业作家的写作是从英文起步的情况,也谈到了她最初的写作生涯开始于为上海的西文报纸撰写剧评影评,后来自己也曾编写**剧本等情况,这里还可以补充的是,她在现代都市与都市人的问题上与当时其他作家的不同看法。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农业文化为背景的,当时的作家也大多是以传统的审美思想为艺术追求的,因此,现代都市的出现不但没有引起他们的欢呼,反而遭到了他们的抵御和批判,无论是以"乡下人"的眼光看城市的京派作家,还是以"现代人"的身份看城市的海派作家,以及以"革命者"的角色看城市的左翼作家,现代都市在他们的眼里都是一头"怪兽",然而,在张爱玲眼里却截然不同。前面我们曾说到,张爱玲是没有农业文化的背景的,她生城在城市,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城市人,而且又把当一个城市人作为自己的理想,因此,在她的作品中,不仅写的是城市和城市人,而且到处都流露着她对城市文明的喜爱和赞美。虽然,作品中的人物大多以悲剧收场,但这并不是城市的过错,相反,正是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的罪恶。

张爱玲极为鲜明的艺术独创性,主要表现为"旧情调与现代趣味的统一"。在教材中我们说,张爱玲中的许多主题、意象和象征都是古典和通俗所无法"拘限"的,因为她的创作中增加了外来的技巧或现代派的手法,在中国现代和西方现代这对似乎"相克"的艺术形式中找到了最适合于自己的调子。但是,也可以说,张爱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她的"创新"与"袭旧",而她自身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也在于她的"创新"与"袭旧"。在创新方面,主要表现为"创新成果"的堆积,造成"文胜质",在袭旧方面,则主要表现为被《红楼梦》等传统的光环和阴影所笼罩,使作品的真实性和结构平衡受到了影响。除此之外,限制张爱玲艺术上更展主要因素还有"题材的狭窄"等。

建议你参考:

://.cnool.net/tianyige/present/zal/zhang3.txt

://202.207.96.9/zs/daoxuezhongxin/zzz/xzy/%D0%A1%D1%A7%BD%CC%D3%FD%D7%A8/xz%20(61)/%D5%C5%B0%AE%C1%E1%CD%F8%C9%CF%D1%A7%CF%B0%B8%A8%B5%BC%A3%A82004%C4%EA%B4%BA%A3%A9.htm

怎样快速提高英语交流和表达能力

徐彬彬,1916年起,继黄远生担任上海《申报》、《时报》驻京特派记者,《京报》创刊后,又被聘为特约撰述。他以熟悉历史掌故著名,所写新闻通讯注意有关人物历史背景的介绍,文笔美畅又富于趣味,很能引人入胜。他对中国传统戏曲也很有研究,是民国初年著名的报刊剧评专栏作家之一。

徐彬彬,民国初年一批有影响的新闻记者之一,江苏宜兴人,任上海《申报》和《时报》驻京特派记者,其通讯文笔流畅风趣,反来曾主编《北京》、《大公报》副刊,专干文学,娴于经史,所写随笔等均受读者欢迎。

到清朝末年,新闻电报开始减半收费。民国成立后,北洋交通部特地颁发了《新闻电报章程》,规定:“国内往来新闻电报,华文明语电报每字收银元三分,英文明语每字收银元六分。”(据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新闻电报费用的降低,使报纸可以更多地使用专电。

有线电报的不断架设、电报费用的降低以及铁路线的延伸,使当时的各大报纸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建立通讯网成为可能,这在客观上也对中国报业在民国初年开始由“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过渡、确立新闻在报纸上的“中心地位”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1912年10月起,《申报》上就开始出现“北京特派员”的名称。《时报》、《新闻报》等沪上大报为了在竞争中不落下风,也纷纷聘请驻北京的特派员。黄远生、邵飘萍、徐彬彬等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代名记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他们为远在上海的报馆,或拍发专电,或撰写“特别通讯”。电讯在这些报纸上所占据的版面越来越多,遇到重大政治,甚至会整版地刊登电讯。因为电讯数量很多,报纸开始将电讯分为专电、外电、通电、公电等种类。

所以说,电讯的增多大大提高了报纸的新闻报道水平。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我国新闻界曾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报刊政论家,现在则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新闻记者,他们是黄远生、徐彬彬(凌霄)、刘少少、邵飘萍、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等人,其中黄远生和徐彬彬、刘少少,有民国初年新闻界“三杰”之称。这些名记者大都是留日学生,受过资产阶级教育,有一定的现代新闻学知识和办报经验,有敏锐的思想,有熟练的驾驭文字的能力,他们为中国报刊向新闻时代的转变做了重要贡献。

“民初三大名记者”:黄远生、刘少少、徐彬彬。

徐凌霄(1888~1961)

笔名彬彬、凌霄汉阁主。江苏宜兴人。

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伯父徐致靖是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的积极支持者,他深受影响。民国5年(1916年)起继黄远生之后担任上海《申报》、《时报》驻北京特派记者,撰写《北京通讯》,由于他对当时一些政界要员的身世经历较熟悉,通讯报道中常透露一些有趣的内幕材料,文笔流畅,颇受读者欢迎,成为民国初期最负盛名的记者之一。邵飘萍的《京报》创刊后,他应邀担任特约编辑,主编副刊并撰写剧评。从民国16年(1927年)7月起,曾和其弟一士合撰《凌霄一士随笔》,在《国闻周报》上连载,达10年之久,内有不少新闻界的掌故。30年代前后,担任天津《大公报》、《戏剧周刊》和《小公园》主编。1961年逝世于北京。

袁称帝时,张季鸾和曾通一、康心如等创办《民信日报》,任总编辑,每天撰文抨击。袁死黎继,他任《新闻报》北京特约记者,以"一苇"通信和《申报》的"飘萍"通讯、《时报》记者徐凌霄的"彬彬"通信同时脍炙人口。

徐凌霄和他的《古城返照记》

徐凌霄,原名徐仁锦,笔名霄、汉、凌霄、凌霄汉阁主、彬彬、烛尘、一尘等,徐凌霄这个名字,就起源于他的一个最常用的笔名。他原籍江苏宜兴,祖父那一辈起,因应顺天府乡试而入了宛平籍,成了北京人。他出身世家,父兄辈中有不少人在晚清的政坛中赫赫有名。他的伯父徐致靖,官至礼部右侍郎,堂兄徐仁铸官至湖南学政,另一个堂兄徐仁镜,官至翰林院编修,都倾向于维新变法,都是著名的维新派官员,也都因此在戊戌中获罪。一个被判绞监候,两个被革职永不叙用。受家世的影响,徐凌霄青少年时代受过很好的儒家传统教育,长于文学,娴于经史。后来又考入了北大前身的京师大学堂,学习的是土木工程,但他一生中主要从事的,还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活动。

徐凌霄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首先是一个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从1910年起,他从事过三十余年的新闻工作。曾先后为上海的《时报》、《申报》,北京的《中国新报》、《京报》、《实报》,天津的《大公报》等著名报纸撰写过通讯和评论。并担任过北京《京报》、《晨报》和天津《大公报》的副刊主编。在应聘为上海《时报》驻北京特派记者期间,他用彬彬这一笔名,为该报撰写了大量的北京通讯,以观察细致、剖析入微、才思敏捷、文笔美畅,蜚声于时。一度和黄远生、刘少少并称为民初三大名记者。刘少少脱离报坛后,又和黄远生、邵飘萍一道,被当时的新闻界誉为“报界三杰”。其次,他还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掌故家。他亲身经历过戊戌以来的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结识过不少清末民初的朝野政要和遗老遗少,既熟悉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又十分注意相关资料的积累,对清代历史烂熟于胸。他在北京《京报》、上海《时报》等报上开辟的《凌霄汉阁随笔》、《凌霄汉阁谈荟》等专栏,以及和他的胞弟徐一士合作在上海《国闻周报》等刊物上开辟的《凌霄一士随笔》、《曾胡谈荟》等专栏,所写的就是这一类历史掌故文章。这些文章,累计达一百多万字,后来都结集成书,成为海内外清史和近代史研究工作者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读物。再次,他还是著名的诗人和剧评家。作为诗人,他所擅长的是旧体诗词,青年时代就以诗名于时,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他和袁寒云、沈南雅、徐半梦等人的唱和之作,曾被当时人誉为“京师四才子”。作为剧评家,他对京剧的历史、流派、剧本、角色和唱腔,都有十分精湛的研究,他在上海、北京等报上发表的以“凌霄汉阁评剧”为栏目名称的剧评,和他在主编《国剧月刊》时所写的剧评,都脍炙人口,拥有众多的读者,井深为演艺界所推重。青年时代的著名京剧演员如余叔岩、奚啸伯、梅兰芳、程砚秋等,都曾经得到过他的指点和奖掖。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成就之外,徐凌霄还是一个有影响的家。其代表作就是他所写的《古城返照记》。这部从1928年9月1日起,每天在上海《时报》上连载,到1931年2月才全部刊完,是一部80余万言的鸿篇巨构。内容从1793年即乾隆58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到热河行宫觐见引起的一系列纠葛写起,到1916年袁世凯帝制失败结束,时间跨度达一百多年。全书以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为经,以虚实相间的人物和故事为纬,在这样的一个框架内,结合有关的情节,对北京这座古城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建筑、戏剧、宗教、、语言、和民情民俗等各个方面,用文学的语言,作了详尽的描述。其间,还穿插了不少和北京这座古城有关的、趣味盎然的轶闻轶事和历史掌故。新闻工作者的丰富阅历,历史掌故家的渊博学识,戏剧评论家对京昆艺术及其发展源流的深刻了解,以及家写人叙事状物的生花妙笔,在这部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从某种意义说来,这部不啻是一部全面了解清末民初的北京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可以与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等名篇比肩的煌煌巨著。是应该在中国近现代的史中占一席之地的。

在中国,自从近代化报纸诞生以来,报刊和文学就始终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利用报刊的版面长篇连载,有着一百年以上的历史。最先使用长篇连载这种形式的报纸是上海的《申报》。这家报纸从1873年1月4日起,即在副刊《瀛寰琐纪》中连载蠡勺居士翻译的英国《听夕闲谈》。稍后,1879年创刊的上海《汇报》和1882年创刊的《字林沪报》,也都刊有连载。这些都可以算是报纸“长篇连载”这种形式的初步尝试。此后,这种方式逐渐为各报刊所普遍用,不少著名家的作品,如巴金的《家》《春》《秋》,茅盾的《腐蚀》,老舍的《四世同堂》,张恨水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都是先在报刊上连载,受到欢迎,最后才由出版部门结集出版的。徐凌霄的这部《古城返照记》也属于这样的作品,刚开始连载,就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当时就有不少读者致函《时报》,询问全书出版的消息。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安排付印,此后迭遭战乱,遂被搁置,这是很令人惋惜的。

现在,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这部终于由北京日报同心出版社编辑出版了,这是很值得高兴的一件事,的作者徐凌霄已于1961年逝世。这部充满了知识和趣味的文学作品的出版,不仅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份高品位的精神食粮,也将是对徐凌霄这位在中国新闻史上以通达古今淹博多识著称的老新闻工作者的一个很好的纪念。

……幸喜当时有一位谈剧名家凌霄汉阁主(原名徐凌霄),学通中外,文笔隽健,对于挖掘京剧的精华,致力极深,他曾《大公报》、《京报》创办戏剧周刊,维护京剧,不遗余力。我庆得知音,与他通讯投稿……研究所每月出版一期《剧学月刊》,刊载当代名家徐凌霄、陈墨香、杜颖陶等人的文章论著……

……胡乔木还提到一些旧北京副刊上能写文章的人,比如徐凌霄和徐一士……

梅兰芳谈昆曲:……「我先从北京唱开了昆曲,观众看了并不讨厌。每次叫座的成绩,往往超出我的预计之外。舆论上也都用很好的批评来鼓励我。这一来引起了社会上多数人的注意,有两个大学里面,还增加了研究南北曲的一门课程。聘请专家去教授,当地报纸如顾君义主编的「又新日报」,邵飘萍、徐凌霄、王小隐办的「京报」都常发表有关昆曲的消息和评论。」……

徐凌霄《旧都百话》关于酸梅汤有这样的记载:

暑天之冰,以冰梅汤为最流行,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 口,都可以看见“冰镇梅汤”四字的木檐横额。有的黄底黑字, 甚为工致,迎风招展,好似酒家的帘子一样,使过往的热人, 望梅止渴,富于吸引力。昔年京朝大老,贵客雅流,有闲工夫, 常常要到琉璃厂逛逛书铺,品吕骨董,考考版本,消磨长昼。 天热口干,辄以信远斋梅汤为解渴之需。

徐凌霄遗著《古城返照记》问世

与黄远生、邵飘萍并誉为我国报界早期三杰的徐凌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的京味长篇纪实《古城返照记》,日前由北京日报集团同心出版社隆重推出。北大教授、著名学者吴小如先生为该书作序,人大新闻学院教授、著名新闻史专家方汉奇教授撰文称“这部不啻是一部全面了解清末民初的北京的百科全书。”

徐凌霄先生从事过30余年新闻工作,昔日应聘为上海《时报》驻京特派记者期间,为该报撰写了大量的北京通讯和随笔,蜚声于时。由他创作的《古城返照记》1928年9月至1931年2月在上海《时报》连载刊出,一时洛阳纸贵,好评如云。这次结集出版,约60余万字,分上下卷。上卷反映袁世凯称帝前后政坛人物明争暗斗种种鲜为人知的故事;下卷记述京剧的发展、变迁及历史上几位著名演员如谭鑫培、梅兰芳的“走红”史。

……

这些新型知识分子报国的方式也改变了。他们不是前代士大夫靠科举做官“兼济天下”了,而是从事各种类型的知识性的活动,对社会、国家产生影响。如徐凌霄曾在京师大学堂学土木工程,本来打算搞工程设计,曾到长江考察,后来蒿目时艰、目睹腐败,愤而给报纸投稿,引起了社会关注,遂进入了新闻界,成为民初与黄远生、邵飘萍齐名的三大名记者。后来徐凌霄与其弟徐一士都以写作谋生,并借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徐凌霄的《古城返照记》是他的代表作品,此时他与叔父徐致靖及堂兄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了,这本书中所反映的思想观念是在他们的基础上又向前进了一步。民初徐凌霄给上海报纸写专栏“北京通讯”,外交家顾维钧出使北美,爱读徐凌霄写的“北京通讯”,称赞他的文章“有组织、有思想”。可见徐凌霄虽然出身于旧式士大夫家庭,但其思想颇能跟上时代,一点不落伍。

草草一看,《古城返照记》很像旧式文人写的笔记掌故,零零碎碎记载一些有趣的以为谈资。实际不然,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部以记述掌故轶闻为主的长篇,其中有人物、有故事,虽然人物形象不是那么鲜明,故事情节也缺少戏剧冲突,但有了人物与故事这两项,就与单纯的笔记掌故划清了界限,成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从思想内容来看,书中所记录无非是清末民初古城北京的官场、学界和梨园的趣闻轶事,也都是士大夫们感兴趣的事情,而其中所体现的思想倾向与“五四运动”时期大声疾呼变革的先驱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北京是古城,五朝故都,现在我们都怀念古城的原貌,尤其当我们想到梁思成先生关于北京是个“大文物”的评价,更使我们对老北京思念不置。这多是因为想到这些古代遗存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从而惋惜它被拆被毁。如果倒退一百年,您生活在末代皇帝的都城,就不一定对它倾注这么多的感情。因为作为皇帝所在的“首善之区”,首先是封建专制政治堡垒,是统治全国的神经中枢。匍匐在“天子脚下”的“老北京”以“生在帝王边”自夸自大。“说到江南人,他们叫做蛮子,山东人叫老东儿,山西人叫老西儿,其他各处的人,在北京人眼里嘴里不是‘土’就是‘怯’,若是一个人够得上称‘老北京’的,他的脸上是刷了一层金,真不亚于《九更天》的文天祥。”从这段对“老北京”的调侃上可见徐凌霄对北京这座古都的态度。在徐氏眼中北京的内外城、皇城、紫禁城大致不过是“大圈圈里有个小圈圈,小圈圈里有个皇圈圈”。这种类似监狱的“圈圈”不仅是控制百姓的核心,即对皇帝来说也是“锁上加封,永远圈禁”。徐氏这样新知识分子对古都的感受是“黑暗暗雾沉沉黄泉路上,阴惨惨来到了天日无光”。这不仅仅是说北京的“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水土气候,也是讲北京在专制皇权的统治下暗无天日的情景。书中以“五千年历史上最舒服、最威武”的皇帝——乾隆处理的两个事例作为开篇,解剖了专制制度及其代表者的残忍和昏聩。这两个掌故是王锡侯《字贯》文字狱案和英使马戛尔尼朝觐案。这两个看来不相关的事情,确实展示乾隆盛世的真相。

……

从《古城返照记》想到徐凌霄一类民初重要的掌故与散文作家,他们所用的既非当时新文学作家所用的欧化白话,也非文言,而是用一种接近京剧语言(主要是京白)的文字写作。这种语言受到地域的局限,但读者也不算少,大约与京剧的观众差不太多。这类作者有徐凌霄、徐一士、老宣、齐如山等,后来到台湾后还有唐鲁孙、夏元瑜等。大陆的现代文学史很少提及他们是有些不公正的。

徐凌霄及其《古城返照记》

吴小如

(《古城返照记》序言)

《古城返照记》的作者徐凌霄先生(1886—1961),是我平生尊敬仰慕的前辈学者之一。早在读初中时,就爱读先生的文章。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有幸到先生寓所当面拜谒,同时还见到先生的令弟一士先生。当时一士先生脑血栓症初愈,言语已较艰难,故聆听凌霄先生的教言独多。所谈话题,以评述京戏为主。盖先生不仅是老顾曲家,而且能粉墨登场,所谈自然悉中肯綮。惟事隔多年,其内容今已不能省记了。

凌霄先生本名仁锦,字云甫,别署凌霄汉阁主,原籍江苏宜兴。幼时就读于济南高等学堂,旧学功底很深,为业师宋晋之所激赏。及长,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土木工程系。后以国势阽危,民生憔悴,乃思以文章报国,终其身以著述为业。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经常于报端读到凌霄先生的专栏文章,每天数百字,谈古论今,品戏评艺,言简意深,精美无匹。惜未经裒辑,今已成广陵散。其仅存者,只有先生于1928年在上海《时报》逐日连载之长篇说部《古城返照记》,惜当时亦未单行付梓。到上个世纪末,始由先生之从子泽星先生就报刊复印件进行董理,将原书上下两编八十万字略作删减,都六十余万字,并冠以回目,仍分上下两编。今北京同心出版社即将出版此书,乃嘱笔者通读,并撰写序言以为介绍。披诵既讫,谨约略言之如下——

此书虽似自传体“纪实”,实不以故事情节为主。书中主要人物有余姓名陆贾者,即作者自谓,犹《老残游记》中之老残,即其书之作者刘鹗本人也。盖“余”字即取“徐”字之半以代作者之姓氏(书中人物姓名多用此法,如康有守即康有为,袁开士即袁世凯皆是);而“陆贾”者,乃取西方**界两大笑星陆克和贾波林(今译卓别林)中译名的首字以为己名,籍以自我嘲讽。其书上编自作者入京师大学堂写起,然后拓展开去,写到学界与政界,举凡学校风光、师生动态,以及官场丑态、政界风云,作者皆涉笔成趣。一直写到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为止。中间则穿插老北京各种世相及风俗人情(如饭庄、茶肆、妓院、戏园、商店、医院之类),而以清末时事嬗变为主线。下编则着重写清末民初活跃于北京戏曲舞台上的皮黄和梆子腔两大剧种的诸多名演员的演出实录,其间自然也写到作者对艺人品德的月旦、艺术水平的高下以及各个剧目的演出特色等等。总之,上编内容对研究近代史和清末民俗的人有参考价值,下编内容则对研究戏曲的人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美学价值,是极为珍贵的戏曲史料。其中作者谈到京剧流派的传承问题,有一精辟见解。他认为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三人,都是程长庚的传人,但同时也具有他们各自的特色。如果这三个人都师学程长庚,那么这三位表演艺术家就不可能独自开创一派了。此外,他对杨小楼、梅兰芳等也有类似的评价。

作者对当时社会名流,只突出肯定了天津南开学校的创办人严修(字范孙),认为他品德高尚,学问渊博,办教育事业嘉惠后世,在上编结尾处对他表彰不遗余力。而对戏曲演员,则对梆子演员贾璧云(后亦兼演皮黄)赞誉备至,不仅评论其艺术水平高,而且对其人品更揄扬不已,是彼时德艺双馨的表率。从而看出凌霄先生在老一辈学者中,无论是思想水平还是价值观念,都是位居前列的。

此书我前后读了两遍。窃以为它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纪实”,值得用一点时间去披阅玩味。现在同心出版社把这部沉埋已久的优秀读物付梓问世,确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徐凌霄遗作尘封70年终出版

信报讯民初著名记者徐凌霄所著的京味长篇纪实《古城返照记》近日已由同心出版社出版发行。

徐凌霄原名徐仁锦,从1910年起,他从事新闻工作三十余年,撰写过大量通讯和评论,先后担任过《京报》、《晨报》、《大公报》的副刊主编和《时报》驻京记者等职,并与黄远生、邵飘萍一起被当时的新闻界并称为"报界三杰"。

1928年徐凌霄所著的《古城返照记》开始在上海《时报》上连载,一经刊出就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古城返照记》从1793年英国使臣到热河行宫觐见乾隆皇帝所引起的一系列纠葛写起,到袁世凯称帝失败结束,跨越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全书共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描写的是宦海兴衰浮沉,反映了袁世凯称帝前后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明争暗斗的种种鲜为人知的故事,下卷记述了京剧的发展、变迁和著名演员谭鑫培、梅兰芳的"走红"史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京城的民俗风情和三教九流的生活状态。

由于种种原因,连载完成后未得到及时出版,后又因多次战乱而一直被搁置,而作者徐凌霄也于1961年去世。直到今年,《古城返照记》在尘封了近70年后终于由同心出版社出版。著名新闻史专家方汉奇曾称"《古城返照记》是一部全面了解清末民初北京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可以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等名篇比肩的煌煌巨著。

关于法国音乐剧<<钟楼怪人>>里的歌曲

胡义祥 雅思写作教师,英语口语培训师

阅读此回答前,也可以看看这篇文章:为什么你的英语口语学不好!当中讲了几个方面:“学不好的原因”、“学习口语的方法”以及“学习口语的三个阶段”。

想要知道“如何提高口语”,有时候要先知道“有哪些阻碍口语提高”的因素。只有摆脱了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提高口语。

除了上面链接中提到的方法,下面推荐一部耳熟能详美剧,也是在“学习口语的三个阶段”中重点介绍过的——《老友记》,又名《六人行》。

在近期开设的“英语口语训练”中,我将《老友记》用作该的核心材料,因为这部剧是最适合学习口语的材料。

有很多人说,《老友记》太老,太过时。他们觉得当下最流行的剧集才是最适合的材料。

说的好像《老友记》里面都讲文言文似的。

世上有两类人,无论如何也学不好英语口语:

一类人成天找最时髦,最流行的材料。哪个剧热播,就看哪个,不管什么体裁,惊悚、科幻、动作......这类人有潜质成为很好的剧评人,但是口语基本无法提高。

另一类人喜欢学习最时髦,最流行的口语表达,不好好说话,只学习“地道”的“俚语”。类似中文的“不明觉厉”,“四海之内皆你m”......这类人言语措辞D儿L当,口语能力江河日下,属于现代版的“自废武功”。

学习语言就跟学习走路一样。你先努力走好了,后面有需要你再小跑小跳的。路还没走稳呢,一见面就想闪展腾挪,耍猴儿呢?

再说,最时髦,最流行的东西永远都在变化,其实学不学意义都不大。

词汇是学习口语基础中的基础。没有词汇,你张口闭口a、b、c么?

背过词汇书的同学,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背了忘,忘了背,越背越忘。

其实,你有这闲功夫,不如背背圆周率。

背词汇书只能勉强应付部分考试,而学习口语的过程中,就更应该远离词汇书。

单词都是立体的,不是二维的。你背了拼写和中文意思,其实还是不会使用这个单词。你要知道这个单词的常用搭配,适用语境。虽然有些词汇书里面也会有例句,但这些例句之间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对于记忆没有任何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提倡通过视听材料学习口语(其实出国待一段时间对口语提高会更有效,但是执行的可能性略小)。因为视听材料有语境,而**电视剧里面更有连贯的语境,比词汇书不知要好到哪里去。

**电视剧里面的词汇可以分为两类:日常词汇和偏冷词汇(基本用不到)。

一般的剧集中,日常词汇占60%,偏冷词汇占40%;主题鲜明的,例如《哈里波特》,日常词汇只占30%-40%,偏冷词汇占60%以上......

而《老友记》里面,日常词汇多到令人发指,占比高达90%!

想想看,10句对白中,有9句都能拿来用,还有比这更适合的口语学习材料吗?

说完了词汇,我们来看词汇的好基友:场景。

“日常词汇”顾名思议就是在日常能直接使用的词汇。你知道这些词汇有用,你也学妥了词汇,可是日常情况这么多,什么时候用什么词呢?

场景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当然,你不用去学习“在什么场景中应该用哪些词”,你直接看剧就好了。剧里面是什么场景,用了哪些词汇,以后遇到类似的场景,这些词汇100%都可以用。

你现在是不是担心场景不够多,不能应付日常生活中千变万化的情况?

同学,你想多了。

《老友记》每一季差不多都有24-25集,而《老友记》一共有10季!以最快“2天学习1集”的速度(这个速度已经算是火箭上天的速度了。),一整年都学不完,你还担心场景不够多吗?

问题又来了......那么多场景,就算花两、三年学完整个《老友记》,好像也不可能都记得。如果能记得一半,都要谢天谢地了。

其实你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老友记》的剧情是真真的牛逼。

**拍续集没什么太多的要求,每个续集内容都不一样,人物设定有时候也会变动很多。

而《老友记》却没有这个问题。每一季的内容都是延续下来的,人物设定是从第一季开始就固定好了。

如果你多看几遍,你甚至可以从第一集开始,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回想起每一集的内容。

这样从头到尾一致的连贯性,更有助于场景的记忆和理解。

那么,如果不把整个十季学完,是不是场景就学得不完整呢?

完全不会。

虽然从第一季到第十季,的发展有严格的时间顺序,但是《老友记》里的每一集都是相对独立的小故事主题,词汇在场景里面的应用,也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你看过《东北一家人》么?就那个感觉!好像暴露年龄了......

对了,还有个最最重要的事情:因为是经典的美国喜剧,看《老友记》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一帧都乐开怀!

如果我被如此牛逼的剧情深深地吸引了,反而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词汇的学习上,怎么办?

我就知道你们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所以在使用《老友记》学习英语口语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技巧:每一集都要看至少四遍。

看第一遍的时候,你可以用,如上文所说,每一帧都乐开怀;

看第二遍的时候,你可以用英文字幕,因为剧情基本都了解了,你一边看字幕,一边也能乐开怀;

看第三遍的时候,你依然可以用英文字幕,这个时候,你在剧情方面的注意力已经没那么多了,更多的注意力会转移到字幕上;

看第四遍的时候,你可能生理会有稍稍的不适,因为剧情还是那个剧情,你会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词汇上面。

如果你的忍耐没有限度,你可以继续看第五遍,第六遍,甚至第七遍......

科学研究表明,一集电视剧,看完第七遍的时候,一般人会觉得恶心。

所以说,我不是一般人,为了这个“英语口语训练”,在备课过程中,有的剧集我看了二十多遍 orz...

当然,世界上什么样的人都有。如果你恰巧始终不能将注意力放在字幕上,那么,你就需要对白文本来帮助你。

《老友记》的对白文本中,英文和中文相对应。同时,不仅仅有对话,还有对话以外的情景描写(文本中小括号和中括号内的部分,这个部分难度相对对白来说较高,可挑选学习)。

百闻不如一见,我直接贴图吧。

蓝色下划线是中括号内的部分,用来描述场景;红色下划线是小括号内的部分,用来描述人物的动作、心理等。

“scramble for”这个词组,以及“the guy's escape attempt”这样的表达,更多的会出现在描述的语言中,而不是口语中(口语中需要言辞夸张的时候除外),自我要求较高的同学可以选择性学习。

既然都有对白文本了,那么,你抽个空研究下感觉陌生的口语句型,和偶尔出现在口语中的长句子,对于语法的学习有百利而无一害。

之所以在最后提到语法,因为口语对语法的要求较低,日常使用并不需要出口成章。

当你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口语中常用的句型就那么一丢丢,真正需要搞清楚的语法规则里面,不包括长难复杂句。

跟语法一样不是很重要的还有语音。

《老友记》里的口音虽然是美式,但六个主角其实都有细微的区别,还有一些配角也都带有各自的口音,所谓腔调就是这个意思。大家喜欢什么样的口音都可以去模仿。

但其实,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者,语音中有自己的口音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必要刻意花精力去改。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口音不好听,那你就多听、多模仿,尽量发音像那么回事;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发音虽然不像老外那么纯正,但是也很不错,那就没必要纠正。

其实想一想,即使是中文,有几个人讲话能跟播音员一样?母语都不那么“纯正”,你追求第二语言“纯正”,不是扯么?

Notre Dame de Paris

钟楼怪人

基本资讯

作曲:Richard Cocciante

法文作词:Luc Plamondon

英文作词: Will Jennings

原着 : 雨果Victor Hugo

导演:Gilles Maheu

编舞:Martino Muller

布景设计: Christian Ratz

服装设计: Fred Sathal

灯光设计: Alain Lortie

首演:2000年5月24日伦敦Dominion Theatre首演,

创作缘起

钟楼怪人的故事蓝本,在音乐剧作家的眼中永远是一个值得衍申的好题材,从安德鲁洛伊韦伯的《歌剧魅影》、迪士尼的《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Beast)和《钟楼怪人》(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等等都是以这一个故事为架构所改编的音乐剧。但是这一出音乐剧几乎按照原着的故事情节,没有作大幅的删改,所以是一个以悲剧收场的故事,和迪士尼的大团员结局版本截然不同。

许多人在第一次听到《钟楼怪人》音乐剧的乐曲时,就深深被其旋律所震慑;作曲者在这一出戏的基本音乐架构之中纳入了大量流行音乐的因子,与一般传统音乐剧强调美声或古典的走向不同,或许有人会用‘媚俗’来形容本剧的音乐,不过不可否认的,在摇滚乐的包装之下,强烈的旋律性让听众确实难以忘怀,纵然无法马上琅琅上口,但是绝对不是那种走出戏院就会忘记的那种音乐。也因为它的歌曲本身真的相当好听,演出完毕之后戏院的纪念品店永远大排长龙,都抢着要购买一张原声带精选集回家作纪念。(注:在英国的CD价格与台湾相比,真的是贵的吓人,一张大约十五英镑折合台币大约750元。)

据传许多法国人眼见迪士尼的《钟楼怪人》首演居然选在柏林,心里相当的不是滋味,便抢先推出了法文版的钟楼怪人音乐剧。此剧由加拿大魅北克省的词曲家Luc

Palmondon及法义混血的欧洲创作歌手Richard Cocciante合作,一九九八年在巴黎国会大厅首演。

这出源起于法国的音乐剧在伦敦上演以前,已经先以以法语版创下非常好的成绩,法语版本在99年九月起在法语系国家(包含法国,瑞士以及比利时)进行巡回公演,获得非常大的好评以及回响,而法语版的原声带CD更是卖的如火如荼。并且在十月起开始跨过大西洋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加拿大的法语区)巡回演出。英语版在去年〈2000年)元月起在美国演出半年,而在去年五月正式移师伦敦西区,准备常驻此地,创造另一个奇迹。

《钟楼怪人》是一出与一般传统的音乐剧有许多极大差别的戏。首先,这出戏最被争议的一点,莫过于使用预先已经录音好的配乐(以及群众的和声),而非一般音乐剧所使用的现场〈交响)乐团〈可想而知制作单位的说辞一定不外乎:用预录的音乐可以确保一定的品质…….),所以真正现场制造出来的声音,就仅仅来自于这七位主要演员的麦克风了:但是这些麦克风在使用上,又与一般传统音乐剧所惯于使用的隐藏式麦克风不同:戏中七位主要演员所佩带的耳挂式麦克风,与其古装造型产生了极大的冲突性,但是这也不失为一种强调七位主要演员歌声的方法。(在另一出音乐剧《吉屋招租》(Rent)中也使用类似的耳挂式麦克风,毕竟那是一出时装剧),看似特立独行的做法,却也利用视觉性的刺激加深观众对于听觉上的反应。

另一方面,整出戏的所有歌曲(以及屈指可数的对白)完全是由七位歌手通力完成,后面负责扮演群众的角色的为单纯的舞者(或者是特技演员),在剧中并不参予歌唱的部分,也就是说跳舞的人不唱歌,唱歌的人不跳舞,这样的组合看似悖离了一般音乐剧歌唱、戏剧与舞蹈融合为一体的基本概念,但是整个制作却又能把看似分离的歌唱与舞蹈巧妙地用舞台效果相互串联(在后文中将有简介)。另外相当特殊的一点,就是整出戏主要演员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互动,当七位主要演员在唱歌的时候,似乎自己就是在聚光灯下的超级巨星,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歌声当中。彷佛观众所来观赏的是一场大型的卡拉OK演唱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戏院里面,配乐放的非常非常大声,要在戏院里面睡着还得要有特殊的功力!

这些应邀前来演出的演员,大部分都是出身自歌唱界(尤其是热门摇滚乐界)包含了最初所邀请演出Esmeralda的澳洲女星Tina

Arena,(接下来演出此一角色的女星清一色来自英国的流行乐坛),演出Phoebus 的英国男星 Steve Balsamo

之前还演过伦敦版的《万世巨星》)等等。

摇滚的音乐配上流行乐的嗓音,当然是完美的组合,但是对于已经习惯《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的观众来说,可能是一个全新的经验!

很可惜的是,本出戏的英文版歌词,是被一般观众以及剧评家所诟病的一个部分,虽然作词家Will

Jennings在英美的流行乐坛也占有一席之地,也曾写过叫好又叫座的‘铁达尼号’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许多人均认为Will

Jennings在《钟楼怪人》里翻译的歌词的表现远远不及他在流行乐坛的表现,整个经过翻译的英文歌词完全丧失了法文原有的顺口以及诗意。

在这里不能不特别将本剧的舞蹈部分特别抽离出来加以特别介绍。《钟楼怪人》的舞蹈真的是由完全专业的舞者所担纲,里面还包含了由体操或是体育选手转任的特技演员(Acrobats),在编舞的部分除了特定的舞码之外,还给予舞者相当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所以有些爱耍帅的舞者常常故意作出一些非常高难度的动作引起女性观众的尖叫),在几个大场面的舞蹈演出段落(例如The

Refugees、The Feast of Fools、The Court of The Miracles、At the Val

D’Amour等等),舞蹈就是演出的全部,舞者肢体的动作真的是发挥的淋漓尽致,加上许多小小道具的使用----带有轮子的拒马(有一点点像一般看到写着‘禁止停车’的铁栅栏,下面装上了轮子),看似不起眼的道具在众多舞者以及编舞家的设计之下,,将舞台作了活动式的区隔,不但区隔了内外、也造成了敌我之间的对立,同时达到了写实与写意的境地。(如果看不动的话,可能要亲眼见过才能体会编舞者的巧思)。

或许将歌唱与舞蹈完全分离这种新的尝试在剧场中也有其特殊的效果,当演员正在用歌声诠释自己内心的状况,在旁边舞动的舞者正可以适切地用肢体来表达复杂的情绪纠葛,在同一个舞台空间上却也能同时表现内在与外在两方面的不同情绪,也能够将许多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的表达,就好像同时开了两个视窗,让观众可以非常清楚的领会到演员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再Esmeralda一出场时所演唱的Bohemienne

Song,在女主角身边的舞者象征了她内心奔放的思想;Phoebus在Torn

Apart一曲里面由四位只露出剪影的男性舞者表现出他内心挣扎的痛苦抉择,在视听双方面同时的刺激之下,将舞台原本局限的空间作了无限的延伸。

另一段不能不加以介绍的部分就是The

Bell一曲的舞蹈。当钟楼怪人对自己所心爱的大钟们倾诉自己的爱慕之意时,三座大钟从天而降,里面各由一位特技演员演出钟摆,在没有安全护栏的情况下,看着他们奋力的晃动着大钟,真的很难不替这些演员捏把冷汗,但是他们彷佛赋予了大钟生命一般,在这里呼应了Quasimodo内心澎湃的情绪,加上钟楼怪人近似嘶吼的歌声倾吐自己的爱意,这一段实在是精至极,不由得不让人起立鼓掌致意啊!

这出戏基本上的卖点除了音乐、舞蹈之外可能就是高空特技了,不论是Esmeralda被吊死的一幕,剧终之前的四位女性舞者吊着钢丝演出的舞蹈Dance,

My Esmeralda,站在横梁钢筋上面演出的The Court of The Miracles或是令人印象深刻的The

Bell三个大钟等等,都算是本剧的卖点之一,不过这些演出看起来真的很危险,让观众不得不深深为这些伟大的演员们的勇气至上最深的敬意。

在此附上八卦一则:在伦敦演出两个月之后,二○○○年六月17日果然发生了意外,其中饰演难民头子的 Luck Mervil

(没错就是CD里面的那个人!)站在大钢梁上面又唱又跳Court of the

Miracles时,一边的钢丝突然断裂,整个人摔到台上,连动都不能动,还是由舞者将他拖下舞台,接下来马上由另一位替代演员接替整场表演的演出。事后这位钟楼怪人元老级的演员(她跟着这出戏巡回欧陆,加拿大,)从来没出过意外,所以他控告伦敦的戏院管理不周,目前仍在法律诉讼的阶段。

另一方面,这出来自法国的音乐剧,还非常‘’地在开演之前使用英语以及法语作注意事项(不外乎是提醒观众演出期间禁止使用行动电话以及照相机以及录音机等设备的的广播)。这一点让许多保守的英国人非常的不爽。有些人对于这种种特立独行的做法感到不以为然,一些刻薄的剧评家甚至指出像这样的音乐剧根本不值得进戏院看,买张CD回家听的效果可能更好。但是却也有另一派的剧评家认为钟楼怪人一剧即将引领当代音乐剧走出一九八○年代韦伯式音乐剧的阴影,而迈向一个新的纪元。毕竟在制作人处处讲求炫目舞台特效的伦敦西区音乐剧中,似乎音乐本身已经沦为了音乐剧的一个配角,钟楼怪人的制作似乎想要把音乐剧导回了以音乐与舞蹈为主的传统概念,但是却又在其他部分超脱了一般人脑海中的刻板印象(华丽的衣服,多变的舞台布景)。

再多的介绍还不如亲自体验,希望会有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到,如果这出戏够长命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