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纪录片《故宫》第一集 肇建紫禁城的影评

2.《我从汉朝来》影评

3.棒少年纪录片影评

4.很急!关于纪录片《红跑道》的影评。不要观后感!

纪录片影评的开头_纪录片影评开头万能模板

纪录片幼儿园影评分析:

20世纪的初期,导演将镜头对准了一个普通的全托幼儿园。纪录片的开头就是刚刚进到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哭喊声撕心裂肺,彷佛将观众也拉回了那个纯真的童年。

我一直认为纪录片可以分成不同的段落,可以有剪辑上的别出心裁,但最重要的是寻找到一个触动人心的点,并且毫不干涉地做最真实的记录。

毫无疑问,本片真正做到了成为一个无言的旁观者去记录在幼儿园里所发生的点点滴滴。

三年之前我就看过这部纪录片,时至今日回想起来我总是想到那首《茉莉花》,音响是一部作品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纪录片来说,同期声所占据的位置显得更为重要,是突出影片真实性很重要的一点,但这不意味着音乐的部分并不重要,相反在有限的篇幅之中有更突出的表现,着同样能够令人难以忘怀。

求纪录片《故宫》第一集 肇建紫禁城的影评

国家发展和变革联合会与地方电视广播总服务台联合出品的六集短片《长江之歌》真诚地展示了长江下游的大美当然和历史人文。此片全方位记录了自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战略执行至今,湘江全河段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方面产生的转折性转变及获得的历史进程造就。

在一个难得一见之变局中,记录中国发展战略和绿色生态背景的变化是纪录片人难能可贵的时期机会。而是不是能将所有的热血和真心实意都加入到宏伟的社会转型,将自身献给杰出的时期,这也是短片取得成功程度的前提条件。

《长江之歌》摄影组从三江源头到长江入海口,行程安排上万公里,经历风雨雪雨,遭受坍塌、山体滑坡等风险,进行了历经五年的艰苦拍照。由于有这些人的无私奉献,母亲河湘江才再度以精彩纷呈和全新升级的外貌展现在观众们面前。

《我从汉朝来》影评

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百年帝都,世事沉浮,紫禁宫景,多少宿命。昂首遥望苍穹下,东方巍峨屹立的紫禁城,历经百代改弦易张的它依然故我,亘古未变的幽深莫测。十米的高墙,隔断了太多的红尘往事。

楼台宫阙,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岁月呼啸间,唯有日月不变,旧朝里的人与事却都倏然远去,徒留下一座雄奇壮阔的紫禁城,坐落在京都之央,歌颂着那万古流芳的沧桑。

纪录片《故宫》第一集《肇建紫禁城》运用独特的视角,娓娓地向我们讲述了那一座伟大宫殿的造就历程。

棒少年纪录片影评

 **评论,简称影评,是对一部**的导演、演员、镜头、摄影、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视听语言、道具作用、转场、剪辑等进行分析和评论。下面是我整理的《我从汉朝来》影评(通用5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从汉朝来》影评 篇1

 “家,是一种文化的核心,而祠堂就是文化总的体现”。家承载着世世代代的记忆,在广袤的土地上生生不息不息。央视纪录片《我从汉朝来》的第一集,武梁祠的修复与余望安的寻租,起时,如同迷失方向的扁舟,承载着深沉的记忆,也只能四处漂泊,而古老的文化“祠堂”作为媒介如灯塔,为扁舟指引方向,让寻根之路得以前行,使家国文化源远流长。

 视听下的特写运用使原先冰冷的石雕,陈旧的牌匾以动态呈现在观众眼前,使观众得以体会古老文化的底蕴。特写下,余望安主观中全家福,使在外孩子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历史清楚的渴求。一块块牌匾,在特写下,细致的纹路,是时光的痕迹,但清晰的字迹是一种文化的凝固,昭示着文化持久的生命力,而中华文化底蕴也得以彰显;稚嫩的脸庞与苍老的面容,在特写镜头下,格外醒目,老一辈眼中的回忆,幼儿眼中的向往,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表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即是文化历史悠久的体现,纵观特写镜头,即使从画面中获取的内容很少,但在本片中小事物在镜头下也有重要的文化底蕴,使影片更富有张力,将家国文化,历史悠久,及文化传承的主题体现出来,为寻根忆祖这一中心反应出来,为武梁祠的修复以及余望安的寻根埋下伏笔。

 纪录片的解说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语言的魅力之下,使影片中,寻根传承的主题更加突出,“家,是成长得堡垒,也是最后的归宿,是中国人永远的庇护之所,”这句解说词的配合之下,模拟还原出的三维立体图更加动人,为虚拟图增加活力,《伏羲女娲交尾图》是历史的呈现,倘若只是运用视觉上的呈现,或许只是单纯的理解为人丁兴旺的意思,但配合着解说词,我们得知伏羲乃万物之始祖,女娲是万物的创造者,在图中以夫妻的形式出现,象征着天地法则的规和矩,提醒后人顺应自然与法则,解说词下的图与词相结合,使得图画的含义更加的深刻。结尾的解说词,“离散聚合,”总结了影片的主旨,即使分别在,离开在远,依旧可以按图索骥,寻找根基,根基深厚就如一颗昌天大树枝繁叶茂发达的枝条,就如同祖辈下的儿孙,但总有根在那里。解说词犹如导航指引前方的路,让观众可以回想古文化,发扬中国情。

 悠久的文化历史,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蒋英炬与余望安,两个人物的身体力行将其对文化的坚守,体现出来,多线叙事的角度蒋英炬与望安两个交插起来,蒋英炬对武梁祠的复原,不仅是关于文化的敬仰,更多的是对传承的坚守以心中强烈的爱过之感得以诠释,反映出传统文明对于世人的重要性。而余望安的寻租,历经几十年却未曾放弃,此人物在片中起到推进片子节奏的变化,即使身为异国人,但祖辈是中国人,流着中国血脉,血浓于水的感情,体现出了根本于基的意蕴。体现出中国血脉关于家的思念的鉴定,通过两个人物成功的将传承这一理念表现出来。

 分隔万里,隔不断寻根信念,历时再久,分不开重聚的本源,时光长河,源源不息,纵使时光冲刷,仍然埋不住,家国情怀。余望安寻根加强的意义,从而加强人们的对与家国文化的归属感。在观众看来,加强家国理念,这部影片也为增强民族信念,同时在向家国展示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与富强国力。引导记录片的发展方向,向此片学习。

《我从汉朝来》影评 篇2

 云闲望出轴,叶落喜归根。

 人老返土,叶落归根。岁月洗礼,历史乾坤,溯源而上,还剩多少子孙知晓家族最初的历史,又有多少离散的血肉最终找到了归宿。沧海桑田,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多数人都不曾了解自己的家族。

 家是成长的堡垒,也是最后的归宿,是中国人永恒的庇护之所。即便是相隔千里也无法斩断乡思锁,迁徙与融合,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不变的是家的温情和归属。形影而立,四处碰壁时,几乎所有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家——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光宗耀祖”一词出自元朝《曲江池》,意在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而建功立业,告慰父母,光大门楣,需做到“三不朽”的业绩。古代又有,先秦时期的家天下制度,宗法制的传承方式,春秋战国又有小家庭的经济制度。自汉代建立,休养生息,大家族形成,家族承担着传宗接代,祭祀祖先职能。

 由此可见,家族观念早在古代就已扎根。然而,现如今,家族观念的淡漠,越来越多的家族老人逝去,越来越多未保护的.祠堂受损。这些家族发展见证的消失,加大了寻根觅族的难度,甚至于,许多小家族早已不知存在了。

 相信,当下也还存在着如影片中海外年轻人那样寻根的青年。或是受到了长辈们的影响,产生了“我从哪里来?”的好奇心,从而踏上了寻根的道路。

 寻根之路固然艰辛,真正能寻到根源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然而,在我看来。寻根之旅若无法得知结果,固然可惜,但最重要的是那颗在意家族,渴望了解家族历史的心。人不能忘本,不可否定和舍弃过往。正如当今社会,太多青年人沉迷于国外的舶来品,也许有很多年轻人了解耶稣,知晓上帝,或是圣经中的祖先以及其中人类的发展史,可却很少有人会留意,会想去了解自己的祖先(抛开没有线索这一点)

 人老返土,落叶归根。寻根之路,由心开启。

《我从汉朝来》影评 篇3

 这部片子情怀大于材料,以至于很多判断直接把古今等同起来不得不说是削弱了它的客观性与学术性。不过“情怀”的浓厚恰巧成了它的特质。情怀的基础是记忆,记忆便不可避免地带着追寻认同的相似判断,从这种角度说,它的任务仍是“寻根”,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从古文物(主要是汉画像石)入手,用折射的视角几乎百科全书般地反映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再局限于某种乡土情怀,而是把后者作为记忆的一部分纳入关于文明与民族源流的整体想象之中。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片子的古今对比叙事,直面了很多现实问题,而态度是冷静的,冷静的甚至让人自觉出一种嘲讽和汗颜。不像《舌尖》,有太多地方摆拍和刻意和谐。同时,片子的史观透露出这样的问题意识:华夏文明是否已经衰老?现在的文明时候还有资格算入华夏的谱系?文明的路径,如同片子渲染的汉文化基因,是否不可有大的改变?是否仅仅复兴某种记忆就可以让现时代走上“正轨”?还是说,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博物馆收藏式的自娱自乐与仅仅个我性情的表达?这些问题可以得到更深入的探讨。

 片子完全可以拍得更好,因为思路找对了,汉画像石可以挖掘出的内涵不可限量,当然这和文史编剧水平和工作重心有直接关联,相信以后这类片子可以做得更好。

《我从汉朝来》影评 篇4

 汉画像石+联系现实中民间自发的传承案例 切入点和选材挺丰富有趣,不乏精彩之处,但选材只是略作背景介绍后,就匆匆转为迎合文案变成摄影幻灯片,人物没介绍清楚故事没看过瘾就开始讲价值观,打乱叙事不说,来回穿插转场奇多繁冗无聊让人看不下去,虽然立意有,情怀有,但抱歉我即使信服也不感动。

 如果讲情怀和传承,最好还是(也许 我猜)河西走廊历史大气那一路,或者古代现代安排的更有条理论证更完整一些,或者就专门讲现代人的这些传承岂不是更有趣更好玩?!

 感觉亮点在汉石画像,遗憾之处也是由于过于被它局限。

 如果围绕汉石画像,编排再紧凑一点,废话尤其是没有信息含量的镜头少一点,也不至于这样。

 摄影大于编剧这样不好,不好。

 而且第一集实在是个太冗长无聊的序,不多评论因为我看不下去跳了(不造会不会错过什么但实在看不下去)。

 另外一个启发(或者说回忆起来)是,汉石画像 铸剑 衣服,这些都是媒介。历史不仅仅靠语言文字传承,也靠实物。文明的传播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

《我从汉朝来》影评 篇5

 央视新闻的微博一直在推送,在纪录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首先从技术角度来讲无可挑剔,确实是顶尖水平。内容上古今穿插,跳出跳入比较考验观众,可能是对历史题材纪录片的一种探索。

 实际上,我们国家的纪录片才刚开始起步,央视纪录频道也没几年,可以看出技术和设备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准,但是像bbc这样的纪录片行业老手,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套路,国内的纪录片要赶超尚需时日。

 这部片子严格来说不能算纪实类型的,还是属于历史题材的范畴,解说比较多,讲的是价值观的东西,男人应该是什么样,女人应该如何,孩子怎么培养,有一种用古代来拷问现实的姿态在里面。情感有,用的很克制,没有洒狗血,也没有说教的意味,对于央视纪录片一贯的主题先行来说,这点是难能可贵的。

 豆瓣上的评论不算多,微博关注度还可以,总体上是一部叫好不叫座的片子。不过在这个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各种节目都以三俗博眼球,靠煽情赚取代言费,能有这么一部看起来又傻又拙的片子,宛如一阵清风拂面,足以荡涤心灵。

很急!关于纪录片《红跑道》的影评。不要观后感!

《棒!少年》是一部不错的纪录片,**讲述了退役棒球运动员孙岭峰打造了一个爱心棒球基地,并从全国贫困留守家庭选拔少年进行棒球培训,以期给他们不一样的未来。

体育竞赛总是燃血的,我们印象里是《灌篮高手》里的王者必须拥有渴望胜利的野心,是《夺冠》里扭转乾坤的逆袭。但是《棒!少年》给我们展现了,背负命运包袱的少年如何在黑暗中摸索、隐忍、失望、甚至绝望。

虽然他们比赛失败了,但是这些少年在球场上习得规矩、磨炼意志,拼命努力,团结协作,尽情挥洒力量,不断进行着生命的绽放和蜕变,是无数青少年的学习榜样,在如今物质横流的时代,这种精神最为宝贵。

体育精神里的“燃”不只是赛场上面对对手的愈战愈勇,更是命运虽不曾垂青于我,但我仍有热爱生活的勇气。

 

开头,是一个个小小的小朋友们一个接一个地伴随着随着教练的大声喝骂跳进了固定的镜头里,镜头的背景是一色的大红,教练的方言语汇丰富而带有调侃,小朋友们的表情也各富特色,人物的个性似乎在一开始就那么鲜明直接地交给了每一个观众。就这么,一下子叫人扎进了他们的世界,直到全片结束。

片子讲述的其实是一群练体操的小朋友的普通生活,看起来就好像是简单的生活片段,普通平实。然而渐渐的,当围绕小朋友们的家长、教练们一个个接连登场后,你才发现原来镜头切开的,是当下这个鲜活社会的一个小小截面。导演似是伟大的手术大师,他总是不露声色地、却有选择性地把一些看似平淡琐碎的细节呈现给你,然后让观者在自己的脑海中去链接,继而发酵。

在这部片子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一群自小就开始接受看似枯燥甚至残忍的体育训练,我们还看到了小朋友们身后普通人家庭的真实生存状况,而他们便是这个繁华时代里总被忽略或被概括化、概念化的人群。艰苦的童年背后总是背负着超过常人的困境与希冀。感谢这部片子让普通的新上海人、隔代抚养孩子甚至领养孩子的老年人,及至本身处于压力之下的普通教练员们的真实的情感状态呈现出来,并作为这个时代真实的印痕。

2.

而耐人寻味的,总是那些无法一言明说的东西。比如,这个世界的残酷的现实性与人性理想的一面,一个小朋友说:我不要冠军要留着小辫子(因为教练说要去比赛就必须把留了8年的小辫子剪掉),另一个小朋友回答爸爸为什么去北京不去看奥运会时说,那我要练体操怎么办啊。比如教练在严厉甚至不近人情的训练方法的背后的立体、丰满的人物情绪,另你很难武断地下结论,这是对的,那是错的。就好比片子里美术老师让小朋友画自己心目中的金牌,想象自己获得金牌后会怎么样,至少我看到的,是很感动的东西,而未必是一些评论说的一种对小孩过于功利的教育。看片子的时候,在起初的不忍以及由此激发的本能的抵触之后,甚至有念头觉得这么小接受残酷的身体训练以及及其现实的理念训练,是不是这是提前社会教育的一种,在这个世界倒是值得庆幸的事呢?就像导演自己说的,好比有些体制的确不合理,但是就是有存在的理由。就这样。很多事都这样。

其实最后去比赛小朋友们都获奖了,团体金牌。我想这也是最通常的一个结局。但导演不想把这作为结尾。因为不想去证明什么。这反而与这部片子的整体基调与理念非常契合,同时也圆满了。因为本质意义上,这不是一部儿童片,也不是一部“人间体育”。

3.

摄影也非常棒。几个镜头唯美异常。记得三个印象很深的画面,一个是仰拍的几柱香遥对皓月,一个是以摩天大楼为背景的蹲坐的小孩,一个是路灯与月夜的对话。。。

做着体操动作时的小朋友很少通常体育节目似的镜头,经常是特写或者全景,镜头的变化,让心的距离贴近了。

音乐来自《秋天的虫子》乐队。干超说是荷兰人选的,却差点找不到作者。几经周折才找到可以支付版权的对象。好像乐队已经解散。说实话,音乐在里头很贴,很贴。回来在网上很地找到了试听,却似乎有那么一首始终找不见。两个小朋友邓彤和小王一起吊单缸的“标志性”长镜头时配的音乐倒是似乎找到了。很感慨,多年前对门的同学每晚练个摇滚每晚,而直到现在才总算找到一些感动的入口。而想当年的自己却总是涂鸦一些风轻云淡的音符摆弄一些黑白无常的棋子,岁月曾经交汇,却终于走向一个的远方。

4.

导演干超。

自从《房东蒋先生》之后就开始欣赏并关注。

主持人问如何才能拍出获奖的纪录片呢。对于这个“超现实”的大雷,干超自述出发点很简单,只是为他们记录一段岁月。或就是由于出发点简单,所以片子显得更加开放和丰富,因为没有功利。干超说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说拍小孩是之前的愿望,而体操的小孩具有动感,好看,比如相对琴童。同时时间也有限,体操相对自由,相对课堂学童。

而更重要的,其实应该还有际遇。干超说那天先遇到了姚明,接着推开隔壁的门便看到这批小孩。我想应该是这一瞬间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或者导演获得了多重的强烈的对比。当下的明星和似乎是明星的过去,巨大的明星和渺小稚嫩的训练者,一群痛苦着却又喜欢着的而你陌生的东西。这或就是拍摄的冲动。

而看一个人为什么成功,首先应该看他在思考什么。或者看这个世界的角度。不然有冲动也未必拍得出味道来。如果要探寻这部片子所谓成功的奥秘,或就是这些一步步关联的内在的因素以及外在际遇的激发。五个月的业余时间,没有内在的理念是难以成为这部片子的。

而对于观者而言,好的文艺作品的内核似乎都在于分享。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谆谆教导。不是颠覆,不是批判,不是“揭秘”,不是哗众取宠。。。而仅仅是呈现。更难得的是带有思想的呈现。

或许残酷的体育竞技与稚嫩的幼小儿童之间的对比过于强烈,而其中夹杂着丰富的见仁见智的内容,才赋予了这部片子耐人寻味的内涵吧。

重要的是,呈现的是内心的真实的多面的东西。则评价是交给观众的。

5.

干超还自述了一个片子的优势。他感叹中国人都不容易。朴实隐忍。所以人物在镜头前有很多真实情感的流露。这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的确,这也是观片过程中最吸引人和打动人的地方。声音方面导演也自谦了,非常好,几乎就以为是**的效果了。

国人的确如此。美德天然。而我疑惑的是为什么总是要在国外获奖以后才可以得到承认甚至追捧,是不是只有象《红跑道》这样几乎没有收到什么制约和管束的作品才可以抵达“真实”(因为现在的这个纪录片展映活动的名称就叫真实中国)。

从某种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和导演一样站在这片跑道的上端来俯瞰这个世界,我们自己及至整个时代似乎都还是在红跑道上起步的小孩,伟大的经济与稚嫩的文化肩膀,残酷的物质教育与微弱的社会自觉,面对巨大的致富冲动,单行道上飞奔的我们还可以支撑多久?

镜头里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