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人帮我写两篇影评

2.求**《画壁》影评?

3.急求!!张艺谋《英雄》影评

4.集结号 观后感 从历史的角度

5.**史密斯夫妇的影评(关于此影片的现代性)

6.求 赶走你的忧郁 影评

7.《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影评怎么写?

夜宴影评分析评语优缺点_夜宴影评视听语言

海归秦奋(葛优 饰)的天才发明“分歧终端机”因能公平和平地解决人类分歧,被风投者以200万英镑高价买走。秦奋也开始踏上网上征婚的路途,一路笑话不断,不是重遇Gay友,就是遇到推销客,秦奋颇有点心灰意冷,以致遇到清冷女子梁笑笑(舒淇 饰)时便开门见山请求对方说明来意。这次更为棘手,笑笑爱上有妇之夫,陷于苦恋中不停挣扎,这次纯属听从家里人安排才出来与秦奋见上一面。不再打算再见的二人尽情地分享了生命中最隐秘的秘密。

然而不久,打算和旧爱分手的笑笑找到秦奋,说要嫁给他,但想与他先去北海道一趟。因她与旧爱的爱情是在那里开始的,如今想在那里结束。秦奋答应了。二人踏上北海道之旅,秦奋在北海道的老友对他们盛情招待,三人游遍北海道各处,秦奋知道自己得不到笑笑的心,却不知道笑笑心中抑郁难解的结正冲向海底的漩涡……

这部影片确实回归了到冯小刚早期拍摄影片的风格中去,整个故事情节和拍摄手法与《不见不散》有着出奇的相似,只是《非诚勿扰》在拍摄画面和情节上更追求唯美,当然唯美也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的,毕竟冯导现在已经是名导了(也拍过史诗巨作《夜宴》、战争片《集结号》等等,不过反响如何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呵呵),可惜拍**不是作饭啊,回归是回归了,但味已经变了,也可能是由于个人原因对(冯式幽默+感人情节+出奇意料的结尾)的这种味道已经厌倦了,总之感觉就是一般,没有自己应有的特点在里面,但是正如冯导自己说的作为一部贺岁片他确实起到了让大众的目的(比一些港台和欧美的商业片要强多了),但做为冯小刚的回归之作确实有些让人失望(可能是希望的越多失去的越多,有点要求高了)。总体来说这部片子正如媒体前期报道的一样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冯式风味的影片,作为一部消遣的片子去看还行,但是没有触动你内心深处的那种感觉(就是看完了没什么感觉,这大概就是定义和商业片的概念吧-_-!),相比《集结号》给观众带来的心灵的震撼,这部**真的有点不痛不痒的,不知道是冯导拍摄太多影片导致这部没有什么创意,还是其他的原因,记得前些日子看CCTV-6访冯导的时候问冯导说:为什么片子叫非诚勿扰?冯导说:是自己诚心诚意拍的一部**,是一部真诚的**....,今天我也是诚心诚意的看完这部片子,但看完之后感觉好象并不是这样......失望啊!!

冯小刚在**开始的旁白中说道:大地鲜花盛开,孩子们重展欢颜。冯小刚 “铁打的葛优,流水的女主角”招牌贺岁剧已然成为中国**票房的最坚强堡垒,巍然耸立于十年来的每一个因之而温暖的冬天,这一次又以《非诚勿扰》的名义走进观众的视野,相信冯小刚花5000万元拍的能够博回两个亿票房的豪言绝非虚言,“中国的观众最认可的就是我们这种带点文艺的商业片”。

但是,今年的冬天因为金融海啸的到来而显得比往年更为冷峻严酷,纷繁世事让人更添失败主义的无常和焦灼。包括《非诚勿扰》在内,我感觉今年真正让人自始至终开怀大笑的贺岁片几乎没有,反而都不约而同有一个共同的悲凉主题:孤单。

《叶问》的叶问是孤单的,《女人不坏》里的3个女人是孤单的,《桃花运》里的5个女人是孤单的,《硬汉》里的刘烨是孤单的,《爱呼2》里的林嘉欣是孤单的,《梅兰芳》里的孙红雷对章子怡说:“谁毁了梅兰芳的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

《非诚勿扰》里的葛优和舒淇更是企图通过征婚及被征婚的方式解除彼此的孤单。

孤单为什么不约而同成为今年贺岁片的主题?

孤单常被视为是“人类痛苦最普遍的来源之一”。在即时通讯如此发达的资讯奴隶时代,孤单似乎早已渗透到每一个现代人最忘乎所以的灵魂深处。

《非诚勿扰》也不例外,冯小刚这次相对以往的冯氏喜剧多了几分浪漫的同时,更多了些伤感和孤单,因而也更为精准地把握住了当下国民的基本心绪状态。

冯小刚说:“今年发生了很多的事,雪灾、地震、金融危机,其实大家觉得2008年有点不太顺利,但我还是相信未来是不错的。所以要拍一个喜剧让观众在年底的时候心情放松一下,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当然一部**是没有那么大作用的,但是一部**可以让观众在看的时候让自己的身心得到一种放松。爱情故事总是有些忧伤,我觉得应该变成一个开心的、励志的,以给大家打气的状态来拍这个**。**还是为大众服务的,尤其《非诚勿扰》这部**,用**忘掉今年的忧伤。”

冯导在片中将舒淇设计成第三者,更多考虑的还是从故事的合理性出发,在冯小刚眼中,舒淇也是一个很性情的人,跟影片中的梁笑笑有着一些相似的特质。生活中舒淇是一个非常朴素的人,不喜欢化妆、不打扮,很性情的一个人。很多时候也不好热闹,喜欢独处。她在生活中更是沉默居多,她自己坦言最近几年不喜欢和其他人在一起,拍完戏之后就愿意一个人呆着。

这种孤单构成了舒淇特有的魅力,让无数男人象葛优那样在内心深处迷恋和牵挂着她。

人的一生就是逃离孤单的过程,是一种对于喧嚣的厌恶。寂寞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总在你思想毫无遮拦的时候悄然而至,侵袭着你的心灵,让你无法回避。

但《非诚勿扰》中让我最为震撼的还不仅是葛优、舒淇两人的浪漫爱情故事,而是在快结尾时,在日本北海道,他们在日本的中国朋友、影片中的配角乌桑在送别葛优演的秦奋,独自开车回家,边开边哼着一首关于友情的日本民歌,汽车穿过高速公路,穿过黑泽明曾经拍摄过《梦》的那条著名山坡,突然,他把车停在路边,突然痛哭起来,那一刻我的眼睛也顿时潮湿起来,一种彻骨的孤独感突然漫延着我整个的心绪。

突然觉得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孤独的,只不过大多时候我们不去想,或没法去想。

孤单是感觉跟别人缺乏有意义的接触,是一种内在的空虚,有时掺杂有悲哀、灰心、被孤立、不安、焦虑、被拒绝,常感到自己被排斥在外,不被需要,或被人拒绝,有时即使是在人群之中也觉孤单。

乌桑代表了无数在现实生活中无所归依的孤独身影,他们的肉身和灵魂相互遥迢,为了生存而被迫成为独自一人,任痛苦、绝望和不愉快肆意地吞噬我们,使我们用尽力气也难以挣脱。

孤单源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使得人与人不再有密切的接触,孤单因此成为通病。孤单更来自我们不曾察觉或承认的罪、来自罪恶感,所有的责任、感情、承诺、道德、传统、忍耐,都可能是孤单的源头。

《非诚勿扰》不同于冯小刚以往的贺岁**,它在愉悦大众眼目的同时,也赋予了**本体明确的精神向度,它藉着明媚的影像重新建立人与人的深度关系,澄澈了孤单的解决之道。

求人帮我写两篇影评

那可就多啦,编导生必看的**就有几百部呐,这只要你的专业水平好看过和没看有什麽区别吗?我先给你说一点必看的影片吧

1. 肖申克的救赎 (1994) 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

2. 辛德勒的名单 (1993) 导演:斯皮尔伯格

3. 蜘蛛侠1(2002)导演:山姆-雷米

4. 蜘蛛侠3(2004)导演:山姆"雷米

5. 蜘蛛侠3(2007)导演:山姆"雷米

6. 教父 (12) 导演:科波拉

7. 教父2(14)导演:科波拉

8. 教父3 (1992)导演:科波拉

9. 美女也疯狂(2006)导演:金荣华

10. 阿甘正传 (1994) 导演:罗伯特.泽米斯基

11. 蒂凡尼的早餐(1961)布莱克"爱德华兹

12. 霸王别姬 (1993) 导演:陈凯歌

13. 加勒比海盗:黑珍珠号的诅咒(2003)导演:沃宾斯基

14. 加勒比海盗:亡灵宝藏(2006)导演:沃宾斯基

15. 鬼子来了(2002)导演:姜文

16. 忘不了(2005)导演: 尔东升

17. 圆明园(2006)导演:金铁木

18. 江湖(2005)导演:黄精甫

19. 两个人的芭蕾(2005)导演:李力

20. 红磨坊(2001) 导演:巴兹.卢曼

21. 新抢钱夫妻 (2005)索尼哥伦比亚导演:迪恩-帕里索特

22. 红色小提琴(1998) 导演:法朗索.吉哈

23. 冰河世纪1(2005)20世纪福克斯 导演:卡洛斯"沙丹哈

24. 冰河世纪2冰川融解(2006)20世纪福克斯 导演:卡洛斯"沙丹哈

25. 这个杀手不太冷 (1994) 导演:吕克贝松

26. 博物馆之夜(2006)20世纪福克斯导演:肖恩-利维

27. 快乐的大脚(2006)华纳兄弟 导演:乔治"米勒

28. 穿普拉达的女王(2006)20世纪福克斯 导演:大卫弗兰克尔、

29. 无间行者(2006)华纳兄弟 导演:马丁"西科塞斯

30. 四百下 (1959) 导演:特吕弗

31. 美国往事 () 导演:莱翁内

32. 死亡诗社(1989) 导演:彼得"威尔

33. 与狼共舞(1990)导演:凯文-科斯特纳

34. 紫色(1985)导演:斯皮尔伯格

35. 艺伎回忆录(2005)导演: 罗伯-马歇尔

36. 纳尼亚(2005)导演:安德鲁"亚当森

37. 虎口脱险 (1966) 导演:杰拉尔"乌里

38. 金刚(2006)环球** 导演:彼得"杰克逊

39. 美丽人生 (19) 导演:罗伯托.贝尼尼

40. 探戈(1998) 导演:卡洛斯.绍拉

41. 音乐之声 (1965) 导演:罗伯特"怀斯

42. 活着 (1994) 导演:张艺谋

43. 阿波罗十三号(1995)导演:朗"霍华德

44. BJ单身日记(2001)导演:沙朗"马奎尔

45. 南极大冒险(2006)导演:弗兰克马歇尔

46. 我脑中的橡皮擦(2005)韩国 导演:李载汉

47. 勇敢的心 (1995) 导演:梅尔"吉普森

48. 钢琴家(2002)导演:波兰斯基

49. 芝加哥(2003)导演:马歇尔

50. 舞出我天地(2000)导演:史蒂芬"戴德利

51. 霍元甲(2006)导演:于仁泰

52. 悲伤** (2006)韩国导演:权宗冠

53. 鸡犬不宁(2006) 华谊兄弟 导演:陈大明

54. 魔戒 1:魔戒现身(2001)导演:彼得"杰克逊

55. 魔戒2:双塔奇兵(2002)导演:彼得"杰克逊

56. 魔戒3:王者归来 (2003) 导演:彼得"杰克逊

57. 芳香之旅(2006)导演:章家瑞

58. 墨攻(2006)导演:张之亮

59. 绝代艳后(2006)哥伦比亚 导演:索菲亚-科波拉

60. 2001太空漫游 (1968) 导演:库布里克

61. 我的B型血男友(2005)导演:崔锡元

62. 马江饭店(2006)导演:崔圣哲

63. 十二宫(2007)派拉蒙 导演:大卫芬奇

64. 亲切的金子(2005)导演:朴赞郁

65. 七宗罪(1995)导演:大卫芬奇

66. 我要成名(2006)保利博纳 导演: 刘国昌、

67. 疯狂的石头(2006)导演:宁浩

68. 燃情岁月 (1994) 导演:宁爱德华"兹威克

69. 断臂山 (2005) 导演:李安

70. 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2006)法国欧罗巴导演:吕克贝松

71. 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1999)格莱默西公司导演:斯派克琼斯

72. 格林兄弟(2005)米高梅影业导演:特里吉列姆

73. 追梦女郎(2006) 梦工厂/派拉蒙导演:比尔-康顿

74. 达芬奇密码(2006) 哥伦比亚 导演:朗霍华德

75. 帝国的毁灭(2005) 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

76. 死神来了1(2000)导演:戴维-埃利斯

77. 死神来了2(2003)导演:戴维-埃利斯

78. 死神来了3(2006) 新线 导演:黄毅瑜

79. 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2005)梦工厂/派拉蒙 导演:布莱德-谢尔伯林

80. 耶稣受难记(2004) 导演:梅尔-吉布森

81. 两杆老烟枪 (1998) 环球 导演:盖"里奇

82. 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 北京新画面 导演:张艺谋

83. 狗狗心事(2006) 导演:佐藤信介等

84. 夜宴(2006) 华谊兄弟 导演:冯小刚

85. 来电惊魂(2006) 索尼 导演:西蒙"卫斯特

86. 看上去很美(2006)华昆天映导演:张元

87. 双层公寓(2006)米拉麦克斯 导演:丹尼"迪维图

88. 欢乐的大脚(2007)华纳兄弟导演:乔治"米勒

89. 落叶归根(2007)香港星皓 导演:张杨

90. 闻香识女人 (1992) 导演:马丁"布莱斯特

91. 针孔旅社(2007) 哥伦比亚 导演:尼莫洛德"安塔尔

92. 狮子王 (1994) 导演:罗杰"艾勒斯 罗伯"明可夫

93. 长毛狗(2006) 迪斯尼 导演:布莱恩"罗宾斯

94. 粉红豹(2006)哥伦比亚 导演:肖恩"里维

95. 万能钥匙(2006) 环球 导演:伊恩"索夫特雷

96. 系漫游指南(2006) 博伟 导演:道格拉斯"亚当斯

. 温暖的爪子(2006) 韩国导演:朴恩 吴达均

98. 元卓的天使(2006)韩国 导演:权成国

99. 蜥蜴(2006)韩国 导演:姜智恩

100. 卑劣的街头(2006)韩国 导演:刘河

求**《画壁》影评?

纯粹的感动---观《海洋天堂》

周日上午十点钟,我一个人打车到了金逸,十点二十的**,金逸一号厅里只有十个左右的观众,其中还有五个是一家老小五个人。这并不是一部让人关注的**,我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来看这部**,我只是在看玩具3时,在**院看到了海洋天堂的海报,被海报简单温馨的感觉吸引,直觉告诉我,我会喜欢这部**,于是我来了。当我一个人坐在**院里看完这部**时,我哭红了双眼,海洋天堂,是这五年来,让我流下最多眼泪的一部**。上一次,是看《萤火虫之墓》,而再上一次,则是小时候看《妈妈再爱我一次》。

其实,这并不是一部手法煽情的**,相反的,这部**的拍摄手法很平淡。导演并没有运用太多的技巧,甚至有一些影评人认为这部**,虽然有心,但缺乏手法。而我却被这部缺乏导演手法的**深深打动。**的故事内容并不复杂新奇,一个身患绝症的父亲,想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为自己已成年的自闭症儿子找一个安身之处。父亲用心良苦,努力的教儿子生活常识,希望自己走后儿子可以有基础的自理能力。**用很朴实的方式记录这对父子生活的点点滴滴,但却能让人感受到父爱如山这四个字,父子之情,就藏在生活的细小琐碎之中。

李连杰是第一次以全文戏角色出现在一部**之中,虽然一改原来的戏路和形象,但两鬓斑白的李连杰很好的诠释了一个隐忍的父亲,不善言辞,老实木讷,把爱都藏在心里。对儿子,他的爱在不厌其烦的耐心里。对朱媛媛扮演的柴姨,他的爱在一个小小的新收音机里。坐在小面包车前,没头没尾的几句话,笨拙,却心意了然。他们之间的感情,也许还称不上爱情,但正因为我们不再相信轰轰烈烈天长地久的爱情,所以这样真实的会被现实困难所阻碍的并不舍身忘我的市井间的小民感情却打动了铁石心肠的我们。

**的投资仅700万,却有很强大的阵容,李连杰主演,久石让配乐,杜可风摄影,张叔平剪辑,奚仲文艺术指导。若不是被这个故事所打动,我想这样的投资很难请到这样大的阵容。我愿意相信,他们真的被打动了,正如我一样。尽管有人说,**里所宣扬的感动和爱,只不过是出于商业利益驱使的宣传手段,制片方是利用人们对残障人士的同情心赚钱。我却认为,作为自闭症人群,有人关注比无人理睬总要好出许多,起码我们因为这部**更加的了解自闭症人群,也对他们有了更多的关注。难道拍摄一部关注自闭症人群的**会比拍一部舞刀弄枪的功夫片更缺乏良心?难道我们非要漠视一切弱势群体才能叫做有道德感?那种标榜因为反对以疾病、缺陷来博取取观众同情、感动、眼泪所以拒绝观看**的人,难道自身不是更加的伪善?

即使撇开道德感和弱势人群等等,这依旧是一部很优秀的**。对于国产**,我有比对引进**更多的宽容心。引进**,也许只有特效强的大片或者3D**,我才会去**院,而对于国产**,我却会去**院看一些我认为好的小制作。因为我认为,只有有了观众的支持,中国**才可能有多方面的发展。虽然我的力量很小,但是我会从自己做起,而且我会继续我的支持和选择,现在如此,以后还会如此。

《唐山大地震》:灾难的伤痕

在看这部**之前,我已经被其铺天盖地的新闻以及非新闻给弄坏的胃口,无论是冯小刚把看这**不感动的人跟砍幼儿园的孩子对比,还是一些影评人说此片在卖弄民族伤痛,不管正面还是负面,以我对**圈的了解,这些近似炒作的行为我都不会拿来作为衡量**优秀与否的依据。记得有个行家说,圈里的人,尤其是凯歌谋子之类,都是笑话和鄙视冯小刚的,因为他是个半路出家的,“拍的片子都是些胡同串儿的痞子化,没啥价值”。大概小刚最近几年也被说烦了,所以先是用《天下无贼》证明自己的国际化,再用《夜宴》证明老子也会拍古装,《非诚勿扰》证明玩小资谁不会啊,《集结号》证明战争片我也拿得出手。

于是,就等到了这部灾难片,《唐山大地震》。

除却他早期的那些贺岁片,冯小刚的**里,我最喜欢《集结号》。我对那些战争场面没啥感觉,被这**打动的,是主人公那股子拧劲。冯氏作品里,主角的拧很有味道,也造出戏味,谷子地为了给战友讨回公道,拧了几十年,终于让他拧了回来,也让观众荡气回肠,最后颁发勋章,敬礼的那一刻,我也随之深深的流泪。

所以我觉得,如果《唐山大地震》能把主角拍出那股拧劲,这部**就算是成功了。至于剧情,地震了,人死了,从伤痛中走出,不就可以了么?

令我意外的,恰恰是这部**的剧情。

整个故事描述的不仅仅是地震和震后,还有着一个家庭三十多年来的故事和变化。冯小刚这次非常有野心,他要记录的不仅仅是一场灾难,他还在片中讲述了这场灾难是如何改变一个家庭里每个成员的人生轨迹。徐帆扮演的元妮,在地震里失去了丈夫,双胞胎子女被压在屋下,情况危殆,只能选择救一个。而元妮在悲痛中,选择了救儿子。她抱着儿子赶往机场救护,而女儿却意外的醒来,被救灾的军人收养。故事,从这里徐徐展开,**,从16年,讲至2008年。

这部两个小时的**,冯小刚用他独特的平民视角,再加上自身的经历来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中国32年来的发展历史。它讲了改革开放,讲了私营个体户,讲了南下淘金,讲了高考,讲了大学生,讲了未婚生子,讲了涉外婚姻,讲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其实《余震》这个原片名的确更适合**,因为这部**已经不单单在讲述唐山大地震,这场地震只是一个引子,它只占片中前10分钟,剩下的近2个小时,是在为我们讲述地震,如何改变了一个平凡家庭。

果然同我预计的一样,这部**里的几个角色,也是“拧”劲十足。徐帆饰演的元妮,是片中最拧的角色,因为深深的沉浸在失去丈夫的悲痛和对女儿的愧疚中,数十年来她选择最清苦的生活和寡居,性格大变,她希望能用折磨自己的方式,来让天国的亲人宽恕自己,用儿子方达的话来说,“母亲的心已经早就碎了”;还有一位拧着的角色,是张静初扮演的女儿方登,因为对母亲狠心放弃自己的行为感到愤怒,她选择遗忘,选择离开,选择过另一种生活,她从大学退学,她当未婚妈妈,她和大自己10多岁的外国男人结婚,她移居加拿大,她希望能够忘记母亲,忘记那份复杂的感情,但当汶川地震的发生,一幕幕惨状又如同32年前那样浮现眼前,她终于明白,亲人,终究还是亲人,于是她选择了回到母亲的身边。

这是一个大大出乎我意料的故事,因为它并不是简单的讲述失去亲人如何走出阴影(例如讲述世贸被毁后,失去亲人的人如何重新积极生活的《从心开始》),也不是简单的卖弄生离死别的惨痛,冯小刚这次非常有诚意的做了一个好故事,他在用这部**讲述一场灾难带给人的伤痕,面对这伤痕,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选择天天往上面撒盐,有的人选择遗忘……伴随着中国改革的三十年,冯小刚向观众娓娓道来这些人这些年的生活。

**还有令我意外的一点,是结尾对于汶川地震的描述。虽然起初我觉得将两场相隔32年的地震放到一部**里,显得有些牵强,但当唐山救援队的旗帜树立在汶川废墟的时候,我还是被深深的打动了。这是一种血浓于水的力量,无须言语,它已经超越了某些政治意识,让人除了感动得热泪盈眶,别无他言。

虽然在这部**里徐帆的哭叫和蹩脚的唐山话有些煞风景,但所幸的是其他演员都很好的完成了各自的任务。这部**里的男主角,我认为是扮演方达养父的陈道明。他的戏份贯穿影片始终,非常之多,我很奇怪为什么他只是一个“特别演出”,他的戏份甚至多过了“领衔主演”的李晨。

我必须要说的是,如果过去对陈道明的演技,还只是停留在“很好,很独特,很有自己范儿”的评价上,那么看完《唐山大地震》,我对陈道明只有五体投地来形容,这部**里陈道明演得实在太出色太出色的,远远超过我之前在《黑洞》《康熙王朝》《冬至》《中国式离婚》等作品里对他的印象,他把一个慈父军人演得活灵活现,不管是对妻子的拌嘴和容忍,对养女的溺爱,妻子去世后独自一人生活的孤独,对养女男朋友的愤怒,以及最后享受天伦之乐的高兴,这部**里他的角感内容最为复杂,跨度最大,但陈道明演得毫无破绽,让我叹为观止,彻底折服。他真的是一位伟大的演员,影迷们应该细心留意他在**里的表现。

片中那些植入广告,除了中国人寿之外,其实都不算生硬。喝剑南春很自然(从头到尾没提品牌),工商银行的存折也不会让人感觉突兀(被表压着,镜头没停留多久),宝马更是很自然很贴切(展现的是方达在事业上的成功),只有中国人寿能恶心一把人,好在只有那一句。从植入广告的流畅度来说,《天下无贼》到《非诚勿扰》再到《唐山大地震》,冯导一直在进步嘛。

这部**究竟是不是在卖弄惨情?看完之后我一直在想这一点。我看的IMAX版本,全场1000多位观众几乎都在哭,我旁边坐的女孩从头哭到尾,更有甚者,纸巾用完了,拿出毛巾来擦眼泪。《唐山大地震》让大多数观众哭泣,这是毫无疑问的,而这眼泪流得,是因为导演将**拍得很出色,还是因为我们仅仅是无法承受那种生离死别的悲痛?这不是一个很好去分析的问题。但至少说明这部**观众能够投入进去情感,能够被它打动,而且冯小刚已经尽量避免用最廉价和低级的方式来煽情,我觉得就华语**来说,已经是一大进步。

至于如果有观众害怕从头哭到尾让人一直难受,其实影片里也有一些轻松的笑点,均匀的分部在中段,让观众也可以缓解一下神经,这些幽默,对于熟悉冯氏喜剧的人来说,一定会非常惬意。

最后,谈一谈那几分钟特效场景吧。IMAX版下,特效水准不算差,但对于已经接受过《2012》洗礼的观众来说,当然见怪不怪,但有些非常血腥的镜头(倒塌的砖瓦直接砸到人),所以最好别带小孩去看。而且接下来有一个多小时的文戏,小孩更坐不住。

看完这部**,我对冯小刚更加有信心。他能拍出老百姓最普通也最真实的情感,让我感觉到他对**的认真态度。这是一部值得好好欣赏的华语**,也能让我们记住一句刻骨铭心的台词:亲人,终究是亲人。

急求!!张艺谋《英雄》影评

无意中看见几个画壁的影评,本来没想看这个烂片,但是为了这几个影评还是特意下载了一个,简直乐死我了,有看过**的一定有同感。

1.差点怒火攻心气死我。一开始我以为是剩女内心独白,一眨眼,哎呦我CAO变魔兽世界了。又一眨眼,哎哟我CAO变西天取经了,再一眨眼,哎呦我CAO变哈里波特了。最后定睛一看,哎呦我CAO是火影忍者啊!尼玛这是超级变变变啊。压倒夜宴超越无极,如果影评过一颗星,那一定都是定海神兽打得分。

2.在那画的一边,墙壁的一边,有一群小仙女,她们妩媚又美丽,她们饥渴又压抑,她们集体臣服在变态姑姑的管理下,等着误闯穿越的男人,一起来玩过家家弱智游戏,ou...装纯的小仙女,ou...纠结的小仙女,他们齐心合力开动脑筋,斗败了妈妈桑闫妮,他们唱歌跳舞快乐多欢喜.

3.逛个窑子逛出了爱的真谛,真是神了。看完出来下暴雨,呆了!你玛老天就是要惩罚我们看国产**啊 .

4.有一个地方叫天上人间,这里是也是地狱。一个男人把了姑娘不想给钱就出台,但是老鸨表示我们姑娘只坐台不出台。这个男的还想带头牌出台,头牌想出又不敢出。人心散了队伍带不了了,老鸨一气之下跟老相好私奔了。然后三个好基友踏上了西天取经的道路。

5.当孙俪噙着眼泪对远去的邓超说:“他是要出去成就一番事业的!”全场终于HOLD不住了。《画壁》是集大成者,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西游记、哈利波特、指环王、八仙过海的桥段,更能聆听天空之城、末代皇帝的经典配乐,感受网络流行语……闫妮对着屏幕意味深长地说:“无聊。”可人类已无法阻止中国大片了!

6.完全没理由的笑崩塌了。。。。。。。这是千机变mix仙剑奇侠传mix哈利波特mix变形金刚的仙姑搞笑版。。。。。。。。。。。。

7.看的时候恨不得起火~

8.我真不好意思让别人知道我看过这**

9.“你出去是要干一番事业的”,当孙俪在她老公邓超离去后冒出这句话,爷我喷了。尽管片子从开始一直令人喷血,并几度将我催眠,我还是强忍着看到了最后,我只是想知道导演拍片的底线究竟何在。这么一个的故事,耗费了我两个小时的大好时光。如果法院可以受理这样的时间损失费,我要告他们!告他们!

10.就因为看了你,我不得已给《白蛇》打了两星!你说你有多可怕!

11.我能吐槽那个永乐宫壁画和罗马式建筑么?其实我最想吐槽的只是那个MS一直趴在神殿上在做俯卧撑的石像而已。。。至于故事本身,本来我期待有“南柯一梦”的仿若隔世感,却被蹩脚的爱情乱炖搅了好梦。。。

12.画壁不成反画B,将”洗浴中心美学“进行到底。他们是如何做到拍成这么烂的,烂得太有高难度,太有技术难度系数了,烂片史上一时难以超越的奇葩。

13.要不是因为刷交通卡送了张万达的**票,估计也不会去看,国庆除了白蛇只有这片了,明知道是烂片还要体验下有多烂。整个故事不知所云,女儿国如同天上人间的妓院只有有心人才能到的了,那魔杖那猫头鹰不就是哈利波特,都灰灰湮灭了还能复活,这是最高级魔法吗?一开始玩穿越,最后还玩平行世界是吧…

14.陈嘉上拍过《野兽刑警》和《精武英雄》,程小东拍过《倩女幽魂》系列,刘镇伟《大话西游》,陈可辛《甜蜜蜜》,如今他们全体沦为烂片代言人,MB的,难道大陆气场这么强,来一个烂一个。

集结号 观后感 从历史的角度

毋庸置疑,《英雄》是张艺谋最具争议的**作品。最有意思的是,《英雄》在国内外之大相径庭的评价和口碑。国内的影评人和观众对这部**多持负面态度,统一的认为这部**缺少内在精神价值判断,充斥艺术灵魂的空洞,华丽有余而内容不足;而西方媒体和观众却视这部**为神作,例如我一个画画的美国朋友认为此片是他看过最好的非英语**,用“无尽的诗意”和“纯粹的艺术想象”去赞誉它。

官方信息来看,美国《纽约时报》曾用整整两个版面报道这部**,称“《英雄》这部**经典得就像中国的《红楼梦》,也是我们美国奥斯卡的无冕之王。” 而在2005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2004年全球十大最佳**”里,《英雄》更是排名第一,成就了华语**首次问榜登顶的神话。

这样的口碑差异是值得研究的。张艺谋曾在一次访谈里说,从《英雄》开始,他的大部分**都不叫观众满意,而原因就是因为他是张艺谋。用他自己的原话就是,“这**搁在别人那儿,都是好**”。

这句话也很令人回味,道出了观众对于大导演的艺术期待,你是张艺谋,你就应该水平比别人高;同时,也反映出观众对于导演“人艺合一”的期待,超生风波,包括接手奥运会开幕式,都让张艺谋的影迷对于一个艺术导演的纯粹性打了折扣。

但话说回来,就《英雄》这部**本身而言,它真的有国人批判的那么差劲吗?

首先,我认为有几点是可以作为客观评价这部**的基础。

第一,“武侠”的概念是主观的。没有一个今天的人是真的生活过在一个“武侠”的世界里的,也有没有一个字典或一本教课书来给出“武侠”这一含义的标准解释。所以,人们对于武侠的理解都是基于文学、美术、等人为创造的、间接建构的信息,那么,这个“武侠”的概念和观点就是绝对主观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武侠”,一千个“江湖”。张艺谋拍的是一个自己臆想里的“武侠”精神,所以,有人叫好,有人批评,是很正常的。

第二,“武侠”不是张艺谋成长的世界,也不是他骨子里的精神。张艺谋是个典型的“中国式”导演,他的成长环境、审美品位、艺术理念,都是很传统的,中国式的大红大绿,透露着人多、地大、黄土高坡的壮美和豪情。所以,类似于《红高粱》、《菊豆》、《大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传统文化的、乡土环境的、内陆气息的、现实主义的**题材才是张艺谋根子里的东西。他深有体会,包含情怀,所以这类题材的**他拿捏得当,立意深刻,饱受好评。较徐克这样的导演而言,《英雄》想表达的武侠世界绝对不是张艺谋的主场,也不是他的专长,所以**拍得不进油盐滋味,可以理解。

第三,《英雄》是张艺谋的野心之作。不可否认的,张艺谋拍《英雄》是受到了李安的《卧虎藏龙》的影响,他也想拍一个叫西方人大开眼界的视觉奇观,并进军好莱坞,最好能拿个奥斯卡。新千年后的张艺谋,已经凭借《红高粱》、《菊豆》、《大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包括《我的父亲母亲》在国内获得了无数的声誉,已经是国内一线大导演,于是野心放大,想征服国外市场,也是情理之中。这种国内大导演想在国际市场获得认可的心态在后来的冯小刚身上体现的更明显。作为一个卖座但不得奖的导演,冯小刚自己也坦言,《夜宴》算是他进军国外、企图得奖的野心之作,最有趣的是《卧虎藏龙》、《英雄》、《夜宴》有一些一以贯之的元素,例如章子怡的形象,谭盾的**音乐(这三部**音乐完成了谭盾自己的“武侠三部曲”)。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应该明确,张艺谋拍《英雄》的主要目的是给外国人看的。他选择了一条自己不擅长走的题材道路,目的是证明自己的视觉艺术控制力,至于结果怎么样,我们细细来看。

从很大程度上说,中国内地有一整个时代的**观众都是在张艺谋那写意又写实的**里成长的。例如我爹,是绝对的张艺谋,视巩俐为心中的第一女神。他的《红高粱》、《菊豆》、《大》等**,叙事风格充满了中原文化的豪气,讲究的色彩和构图形成了独特的**语言。张艺谋的**注重寓意、象征意味丰富,这个陕西汉子用朴实的独白和的画面讲述了一些我们文化“根”里的东西,剖析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命运。所以,当2002年,这个黄土地导演用巨星云集的商业大片描述一个虚幻的“武侠”故事时,人们都惊讶了。无论是题材,还是制作,《英雄》都一反张艺谋**的常规,打破了人们的预期。

这部**斥资3000万美元,成为了当年投资最高的中国**。在演员阵容上,此片汇集了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陈道明、甄子丹这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当红影星,就连**主题曲的演唱者也是天后王菲。这种制作阵容放在今天也是十分可观的。最终,这部**在国内的票房高达2.5亿人民币,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票房过亿的影片,创下了无数个历史奇迹。两年之后,**于2004年八月在北美地区上映,连续两周夺得票房冠军,全球票房达到1.77亿美元,这种华语**在好莱坞地区的骄傲成绩至今也非常可观。

所以,就中国**进程来看,《英雄》毫无疑问是中国**“大片时代”的里程碑。自此之后,中国**拉开了商业大片的时代帷幕。砸投资,拼明星,狂宣传,这开始成为一种商业操作的模式。

于是,**观众在大量的“大投资”、“大明星”、“大烂片”的恶性循环里感到失望,也开始埋怨起这种大片模式的怨始作俑者,张艺谋的《英雄》。

我个人就十分怀念八十年代末中国**的诚挚时期。有张照片我记得清楚,画面里有三个光着膀子站在高粱地里的男人,分别是莫言、姜文,还有一个带着一身黄土、笑眯了眼睛的导演张艺谋。

但话又说回来,撇开导演的个人野心和商业大片的操作,《英雄》作为一部**又如何呢?

《英雄》的故事情节简单得几乎可以不用复述,张艺谋版的“荆轲刺秦王”,在**语言里描写了一个“讲故事”的故事:刺客无名背负着刺秦的使命来到秦王面前,为了完成自己十年练就的“十步一杀”的绝技,他需要长空、飞雪、残剑三位刺客的牺牲而接近秦王。**的整个架构就在无名与秦王二人的对话中产生,回忆和现实不断交织,真实和谎言相互交错。几位刺客的形象在风格化的色彩叙述分支中不断丰满成型,秦王的回忆和猜想也推进了故事的进展。最后,无名受到残剑“天下”概念的启发,在与秦王面对面的交涉之后,决定为了天下的大一统而放弃刺秦的任务,牺牲自己,最终完成了故事对于历史上秦国统一天下的结局对接。

这种**构成和叙事模式展现了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西方世界颇为流行的多视角、分段式叙事,展现了同一故事的不同角度,刻画了不同人物在同一中的各自经历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叙事模式给予了观众多元化体验的可能,完整了单一叙事中的情感缺口;同时,在哲学思想上,也表达了艺术家对于“真实”和“体验”的辩证关系、复杂结构的反思,试图用多人、多角度的私人化体验去拼贴一个集体的“真实”外衣,从现象学的角度去考量个体和群体的联系。

所以,《英雄》的**模式虽谈不上新奇,但却是中国**在传统叙事模式上的突破,也展现了中国导演在西方文化语境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产生的艺术实验。

这种多线多角度的分段叙事成为了《英雄》故事本身的情节矛盾,到底哪里是真实、哪里是谎言成为了无名和秦王斗智斗勇的交锋,它们的互补和互斥也成为了观众思考的主题。

西方导演在使用分段叙事、多角度回忆的**创作时,多习惯于用文字标题来提醒观众,最著名的例子要算鬼才导演昆丁·塔仑蒂诺的《低俗》。这部**由“文森特和玛莎的妻子”、“金表”、“邦妮的处境”三个故事,加上序幕和尾声这五个部分组成。风格化的字体和标题的运用把这五个环环相扣的小故事分隔开来。这种由标题统领的“环形叙事”的结构成为了**史中的经典,其中标题的运用也影响了好莱坞的类型化影片的发展。这种文字标题的使用既体现了导演的个人风格,更体现出了美国主流文化里受到自六十年代后的“波普艺术”的影响,文字和语言在视觉艺术里的直接参与表达了以广告为主的大众文化和商品经济对于流行文化的入侵。

而张艺谋作为中国导演,在进行风格化的分段叙事时,没有用“文字标题”的手段而是使用“色彩”这一元素对不同主体的故事进行分割。这既符合中国文化里内敛写意的气质,点到为止而不必点破,也符合导演个人的审美喜好和一贯创作风格。张艺谋的色彩美学在这部**里发挥到了极致:色彩不仅仅成为了渲染**情绪、人物心情的元素,色彩更是成为了**情节推动和故事逻辑构成的主角。所以,色彩分段叙事成为了《英雄》的巨大视觉标识,让人们记住了张曼玉和章子怡在**树林里决斗时的红衣飘飘,也让人们记住了李连杰和梁朝伟在碧水山峦上对战时的侠气青衣。

**的色彩分段叙事主要分为四大色块:

第一块是黑色主题,主要为无名和秦王在现实主线中的色调,这个黑色的主线贯穿**始终,从二人的衣服发饰,到秦宫大殿内的摆设,到卫兵大臣们的一众黑色,都象征了那个铁器时代的风貌,秦国的威严和历史的残酷;

第二块是无名讲述的第一个故事,以飞雪、残剑在赵国书馆的红色基调为主,红色映照着这个故事中对于爱欲的描写,体现着爱、恨、占有、嫉妒等激烈的人类情感;在另一方面又伴随着秦军大部队的箭雨腥风,红色象征着历史兴衰灭亡的血液,而与朱砂这一书写材料的颜色相呼应,又在情感上体现了导演对于文化血脉这一重要情怀的暗指;

第三块叙事主要由秦王的回忆和想象讲出,以三位刺客的蓝绿色调为主,刻画了一个仙气十足的境界,水蓝色既表现出秦王内心世界的缜密心思、镇静强大,又在气质上体现了残剑飞雪这一对侠义眷侣的超脱世俗的气质,在形式上模仿山川、江河的流动与飘逸,也包含了秦王对于侠情义胆的崇敬,对于胸怀坦荡的剑客精神的尊重;

而最后一个色块是表现真实世界的白色叙述,白色在本意上体现出真实,本质,干净,统一,既是最简单的存在,也是最难得的纯粹。光可以看作是白色的,水可看作是白色的,风可看作是白色的,白色构成了这个复杂世界的基本元素,导演在赋予真实以“白色”的外衣之时,也在对这个意义复杂的存在基本付诸个人化的思考。

这种极其风格化的叙事方法给张艺谋带来了两极式的评价。热爱这种极度写意化、舞台化表现手法的人对这部**的赞美滔滔不绝,称《英雄》成就了**视觉世界的空前美景,其色彩的运用媲美黑泽明的**经典《乱》。而习惯于张导早期**的观众则失望于美丽的视觉世界里缺少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对于这种虚无武侠世界的浅层诠释也让他们无法在所谓的“天下”概念里找到人物转变的合理解释。

而这种“所见”与“所感”之间产生的巨大不平衡正是《英雄》这部**饱受争议的原因。

西方观众因为缺少对于秦国大一统历史的了解,抱着对于武侠世界的无尽想象,惊叹于这个诗意暴力美学里的世界。面对这个他们并不了解、少有熟悉的东方环境和侠义精神,他们选择完全的相信,赋予充足的尊重。可以说,西方观众多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去观看这部影片,选择沉浸和融化在那个美丽而遥远的精神世界里。

而对于中国观众而言,人们本着对于“荆轲刺秦”的个人历史观,对于“武侠”精神的自我理解,对于张艺谋**的心理期待,都是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去观看这部**的。还是那句话,西方世界里,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英雄》放在中国观众的眼光里,也正是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武侠”,一千个秦始皇,一千个无名,一千个“英雄”的定义,一千个“天下”的价值观。这种丰富的背景知识和情理常识让中国观众很难在张艺谋给出的唯一答案里找到最让自己信服的解释。

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尼曾将古代艺术分为两类,一类是阿波罗式的艺术,指的是理智的、规则的、文雅的艺术;第二类是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所指的是混乱的、无序的、疯狂的艺术。

而阿波罗式的艺术代表着知识分子理智的反思,而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则源自于人类的心理潜意识。这两种艺术形式与代表它们的神一样,都是宙斯的儿子,彼此互不相容,但又无法分割。

尼认为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都含有这两种基本的表现性质。而表现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狄俄尼索斯式的:在视觉表现上,它们突出地呈现了鲜艳的色彩、扭曲的形式;在技巧上,注重形式的表意、表情绪,创作基于感觉,而不基于理性。所以,广义的讲,表现主义是指任何表现内心情感的艺术。而从这点看来,张艺谋的《英雄》确实用他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表现主义的内涵。

**的浓烈而分明色彩风格化叙事尤其体现了此片的表现主义手法,而这几段小故事都源自于单一人物的回忆或是想象,这又符合了表现主义的感性特征,反映了一个私人化的潜意识视角。

所以,从某一层面上说,基于这种私人化叙事的语言要求,逻辑思维和现实反思并不是**镜头要表达的中心,在这种写意抒情的语言环境下,苛求表现主义**的现实反思功能是有些多余的了。就如同其他表现主义**那样,张艺谋在《英雄》的故事里强调的是观众的直觉感受和他艺术的主观创造,不求复制现实、不对现实理性做出评价,崇尚的是一种类似原始艺术的非实在性的、装饰性的美,并求在浓烈的色彩、强烈的明暗对比中创造出一种极端纯粹的精神世界,致使超现实的艺术风格更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这种基于尼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创作本身就是会遭受到社会质疑的。

这种只表现私人内心、体现情感宣泄的作品从一定程度上讲体现了虚无主义精神的本质,在影像世界里只关注异化精神的表象而不去反思现实世界的矛盾。虽然人类的共性是企图在现实中找到精神的安慰,逃亡不可避免的冲突,但这种类似精神般的艺术手法无法揭示生活的真谛,无法给我们的真实世界提出有力的反思。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觉得《英雄》这一**,只有华丽夺目的外表,但无深刻的精神内核的根本原因。

但是,这种源自于表现主义本身的界限不能完全否定《英雄》作为**的艺术价值。相反,《英雄》这部影片之所以在西方世界获得了历史性的成功,正是源于此片对于表现主义影像的较好诠释。在这种创作精神下,故事的文化内涵和人物的精神世界跨越了语言障碍和东西文化的差异,感染了处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中的生命个体。

通常说,表现主义**的导演都在创作中注重具有象征意味的造型和视觉安排,在构图和布景上下足了功夫。这一点在《英雄》中体现的极其明显。

总的来说,四大色彩板块的安排就体现了四条人物主线的情绪和意义,这种通过颜色完成的精神暗指是超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的,让中西方的观众在情绪和心理上都能读懂人物的发展和情节的走向。**的移动影像被设计平面艺术一般地精心对待,对于居中、对称、平铺等画面结构的安排也展现了视觉语言的力量。

例如秦王大殿内的完全对称象征了秦王的严谨和画面情绪的紧张,秦王在镜头里的居中体现了他至高无上的权威,凝聚了剧情的张力。

而表现主义**里常用的人物特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空镜头也在《英雄》中有突出的表现。在许多打戏中,导演刻意放缓了**的镜头速度,用慢镜头去特写人物表情,中国功夫在如梦如幻的服饰帮助下成为了令人沉醉的舞蹈,而主要人物的一颦一笑更是让人记忆深刻,这种放大式的表演增强了影片的风格化和戏剧性。

而对于环境的渲染则可以看做是对于人物行为和人物内心灵魂的解释,力图揭示人物行为背后的情绪和社会原因。这一点从导演对于“沙漠”、“山水”、“树林”等几个重要场景的安排就可读出。在大漠中出现的那几次交锋,包括最后残剑飞雪的殉情,都展现了人物个体在大环境里的渺小和悲剧意味,体现了中原历史的残酷,人物心境的苍凉之态。

而在那场无名和残剑在意念中进行的湖中大战里,九寨沟的迷人景色更是把这种意念之态推向了极致。在这种如梦如幻的画面中进行的打斗更多的是一种礼仪,一种对话,一种对于逝者的尊敬,和一种对于武侠精神的致意。那片山水呈现出永恒的宁静之态,超脱了个体生命的爱恨情仇,展现了自然之超越人类的广阔和纯粹,这是对武侠意境和中国山水写意的重要体现。

在这些导演艺术化处理的主观镜头里,客观的写实已经不是**叙述的主要目的,情节和逻辑的分析让位于情绪和意识的描绘。《英雄》的故事本身就是在探讨“讲故事”的私人化和主观性,而**镜头展现的也正是这种艺术处理后的“主观的现实”。

这种主观的现实让西方观众简单易懂地看到了中国山水诗意的美,武侠世界的潇洒和无奈,中国文化的博大和深远。在剧情的推进中,还顺带介绍了武功与琴韵的相通,让西方看到了“大音希声之境界”;揭示了书法和剑法的相似,传达了“靠手腕之力与胸中之气”的统一;同时还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历史,秦国统一度量、统一文字、最后统一天下的文化结果,等等这些内容都让西方观众在看得着迷的同时看到了点中华文化的皮毛。

所以说《英雄》作为一部拍给外国人看的**,我认为它的使命是完成了的。

形式的壮美附带着中华文明的情韵被西方人欣然接受,这个结果是理想的。如果真的能让所有中国观众也能在这个表现主义的主观世界里读出点现实主义批判的深刻含义,那么《英雄》也许真的可以成为中国**史上最完美的作品了吧。

**史密斯夫妇的影评(关于此影片的现代性)

《集结号》这部**从8月开始我就想看了,一直等呀等呀,终于等到12月,终于有幸让我一睹冯氏战争片。——震撼!

有人说《集结号》可以给出这样一个概括性的公式,类似:《太极旗飘扬》+《拯救大兵》+《兄弟连》+《燃烧的岁月》+《艺术人生》。也有人早就宣传称这是一部中国的“拯救大兵瑞恩”。无论人家说什么,自己眼见为实——在战场戏那部分的确有点“美国味”。

说到战争片,让我恶心的就是中国战争片,连长顶着包对手下喊“兄弟们你们撤!这里有我顶着!”……(吐了)好!在这部冯氏战争片里,虽然许多地方取西风东借,可还是看得到一些低能的中国风格,如吕宽沟和姜茂财去为连长拿手表,宽沟找到手表后竟然高兴地跪了起来(上半身垂直于水平面)!这不是自告奋勇地当活靶子嘛!!不过从中也许还能看出一点,那些士兵不是天生的职业军人,他们都是普通人,都是种田的老实人,所以一高兴,忘了自己置身战场也是人性流露的表现。这时我就觉得这个傻军人很可爱——可如果我是连长我肯定能被他气得吐血,这绝对属于非战斗性减员。

可见《集结号》并不是传统的,教条的,宣扬怎么怎么的影片。他更多的是在宣扬一种“人性”,哪怕就像宽沟的那样傻乎乎的行为。人性,是一个人自然流露出的本性,是赤裸裸的,不被政治、阶级、宗教所控制、引导的东西。我非常佩服导演敢这么做。老谷,他是一个很有血性,很感情用事的一个军人。从一开始,为了指导员被炸死而领导大家杀战俘这一开始,我便觉得他是一个意气用事的人。这样的人,不记得是《兄弟连》里写到过还是《战神》里写到过,是不适合呆在战场上的,这样的人注定了之后为他的手下弟兄们追讨“烈士”荣誉。

在烈士陵园,刘泽水的墓前,老谷知道集结号没有吹响,知道了大部队早就撤走留下他们牵制敌人,其实这种舍小为大的事情战场上很平常很正常,可是老谷知道了以后就是发怒了——“你们怕大部队被咬死,就不怕我们被咬死?我们真的都被咬死了!!”这个时候似乎就能看出他的自私,因为要知道,传统战争片里的中国军人是不可以“自私”的,传统战争片里的中国军人是恨不得牺牲一人拯救全军的。自私的老谷,难道就不是一个可爱的人吗?自私的老谷才是有人性有血性的人,他把他手下四十几个弟兄都当成亲兄弟对待——记得《父辈的旗帜》里,MIKE说“我要和我的兄弟们在一起。我答应过他们的妈妈把他们平安的带回去,我已经对他们一半食言了……”——老谷不也是这样的吗?他要他的那些兄弟们死也不能落在敌人手里。谁敢对这样一个“自私”的军人做正面宣传?谁敢?谁敢对一个“畏敌”(老谷让大伙喘口气,指导员骂他畏敌)的连长做正面刻画?谁敢?那些传统战争片的导演都不敢,他们都不敢,唯有冯小刚!“一个烈士等于700斤小米,也只有小刚敢在贺岁大片里那么拍!”他说:“我不过是把一个人的经历给拍下来。”哪来什么教条?哪来什么英雄主义?有的只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人性的人呀!“炸碎了,就捏不起来了。”

之前给了这部**四颗星,现在又后悔,给了五颗星星。给四星,是因为坐进**院里看这部**,总感觉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样,有点不值票价和造价。可是,正如人家说的,看**都带着自己感彩去看的话,那就没几部好**了。而自己写完这篇东西(算是影评吧)——标题一直没起——我觉得,应该把最可爱的星星献给最可爱的谷连长。他是最可爱的解放军(谷子地,长谷子的地,你们识字都识傻了!——原话记不得了),因为,至少是影片里的老谷、至少是冯导手下的老谷,是个有人性的人,真性情的汉子!

求 赶走你的忧郁 影评

众所周知,片中是夫妇,现实中亦是。

布拉德皮特,男人中的男人,自信,乐观,不失深邃,全球最的男艺人。

安吉丽娜茱丽,女人中的女人,灵动,媚娆,不失典雅,全球最的女艺人。

一部影片,男女主角,双双之最,夫妻,默契,缔造经典……

影片讲的是分属不同间谍组织的二人在互不知底的情形下结为夫妻,生活了“五到六年”(男主角调侃的话),最后得知是一场阴谋。为了维持婚姻,也为了生存,二人从敌对到联合,终拨开迷雾见天日,重走到了一起……

个人觉得,剧情不是很复杂(当然这样有利于观众更好的理解影片内容)。当中人物心理的描绘通过人物表情来表现,打95分。这一点于男女主角的关系是分不开的,有谁能保证生活中的他们,每每传递一个眼神,其中的潜台词不是已经做过3遍以上的腹稿了呢?

高科技武器与间谍,照目前此类国外影片的整体来看,决计分不开。片中一个小丸炸一整栋房子的套路,是过时了些,但微波炉底层藏着一整箱匕首的创意还是值得叫好的。这里我们看到发达国家的动作,是将高科技融入生活,继而联想到真正细微的创意,可以做铺垫,亦可以贯穿全片。

刀子,餐具嘛。但是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分明是李寻欢的外籍传人。夫妻两个分动用了水果刀、匕首、菜刀等“管制刀具”,在眼花缭乱的火拼下冷不丁扔出一把,自然而然得例无虚发。那一场互探彼此的“夜宴戏”,当真磨刀霍霍:女的去端菜,男的把小餐刀藏进怀里;女的要切肉,从盘子上抄起一把大餐刀;男的说别别,亲爱的,让我来,你都忙活一天了;女的刚说完好吧,就从围裙里在抽出一把锃亮的钢刀来切面包;男的无奈心想我缴刀总行了吧,一吃肉发现还被下毒了…………

诚然,这样过日子的没有,但它真就真在男女主角的默契。

这也是本片最大的亮点和噱头。

“Okey ……um……”我就最爱听布哥的这句话。他作为一个男人,说这话的时候足够深情的看着妻子,表现出的是忍让,忍让升华成包容,而正对着美人决绝的侧脸,射手座乐观达天的布哥上扬嘴角,国际化的绅士微笑被演绎成了百慕大魔鬼三角的天气,我们看着,okey,风云变幻……

从《致命60秒》到《古墓丽影》再到如今的《史密斯夫妇》,安吉丽娜是幸福的,不晓得尼古拉斯凯奇是怎么评价她的,总之在好莱坞,“炙手可热”还不足以概括她的地位。那么锦上添花也好,如虎添翼也好,布拉德皮特来了,走入了她的生活,彼此熟知,继而牵手共赢,05年的这次合作,是催化剂亦是契合点。亲友祝愿他们永浴爱河,影迷渴望看到更多的作品,传媒评论蜂拥而至,事业步步辉煌……

回到影片中来,结构上有条不紊,倒叙可谓娓娓“倒”来,05年的片子就应该是尖端水准了。

大结局和和美美,倒给人一种“中国风”的错觉。而国产片现在却开始模仿“韩范儿”了,诸如此类剧情片的结局,非“死”既“分”,很是挠人。

还是那句“祝有情人终成眷属”,给全天下分分合合的情人们

《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影评怎么写?

生活,一场忧郁

就在新年临近时,有一个很不幸的消息让许多人都感到很不幸,日本AV爱的死亡,其中有一个原因是自杀,因为①抑郁症。如今有许多艺人都已经在抑郁症和各种心理疾病而自杀死亡。②抑郁症在西方被称为“蓝色隐忧”,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目前已经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在北京、上海及广州等大城市的白领们在高压力高竞争的环境下迅速成为此病的高发人群。如今继李恩珠后,有高有利,郑多彬,安在焕,崔真实等韩国明星自杀,据了解,香港也有9成的明星已经被抑郁症所困扰,有人说,抑郁症是明星杀手。其实不止明星,现在社会的生活的压力,导致许许多多的人都被抑郁症所煎熬着。抑郁症和心理问题已经慢慢的成为了社会的重点,而作品同样也足以反映着。继《媳妇》和《谁懂我的心》后,张国立自导自演的一部反映现代都市人的心理问题的震撼之作《赶走你的忧郁》席卷电视萤幕。

《赶走你的忧郁》主要内容是讲述一个面临中年危机的心理医生周文(张国立饰),如何将患者、事业、家庭和自我从崩溃边缘一步步挽救回来的故事。周文是一个成功的心理医生,有一个看起来完美的家庭,原本平静的生活却被一个叫葛云峰(吕凉饰)的人打破了。10年前,葛妻不堪葛云峰的虐待,找心理医生周文做心理咨询,最终决定带着3岁的儿子离家出走。葛云峰发觉妻子“逃跑”,疯狂追赶,葛妻遭遇,儿子死亡,葛妻从此神志不清。葛云峰发誓报复周文,先是偷走了周文的儿子周彻(尤浩然饰),但却无法下手杀他,最终当做葛峥抚养,视若己出。直到葛妻去世后,葛云峰开始执行他的复仇。葛云峰表面上赞助周文的公益项目,暗中却挑唆患者家属把周文告上法庭,接着他蛊惑周文的病人莫小桑(杨若兮饰),又买通林风勾引余可非(吴越饰),进而挑拨周文夫妻的感情。当他的失败之后,葛云峰亲自出马,不仅了周文的妻子余可非,使二人婚姻决裂,并且在暗中捣鬼,把周文卷入孙淼淼男友意外死亡的刑事案件当中,甚至在余可非抑郁症发病期间对她内心最脆弱的部分作出暗示,激起她的自杀冲动……慢慢的,周文开始分析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初见端倪之际,葛云峰却作出了更加极端的举动,他首先想用煤气毒害余可非,接着周彻,要挟周文,并想与之同归于尽……最后,经过一番殊死的搏斗,葛云峰被绳之以法,周文一家恢复了平静的生活。经确诊,葛云峰仇视、暗害周文的原因是因为他患有严重的“妄想性精神障碍”,周文不计前嫌,为葛云峰介绍了优秀的心理医生。

这部连续剧的编剧是吴楠、卞智弘夫妻,他们也是《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编剧。《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古代版的《雷雨》可与古代版的《哈姆莱特》的《夜宴》有着可比性。从编剧上讲,盛和煜邱刚建,是《夜宴》的编剧,充分展现了其艺术创作风格,一首情调华美的长诗。将《夜宴》的华美、阴晦、凄厉的世界观表现得淋漓尽致。越人的歌谱、婉后的凤袍等均令人过目不忘;而独坐幽篁里的歌艺馆则堪称全片艺术指导的点睛之笔。而《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艺术创作风格无不体现了老谋子的风格以及爱与恨缠绕交错的《雷雨》,在撕裂黑夜的同时也毁灭了爱着与恨着的人。情感的塑造,坏境的构造也正是整个影片的亮点。如果说独坐幽篁里的歌艺馆是《夜宴》的点睛之笔,那满城的皑甲、满殿的菊花无疑也对《满城尽带黄金甲》起了点石成金之效。而《赶走你的忧郁》整整25集处处都有忧伤之感,同样也是爱与恨的交织之情,千丝万缕的交缠了每个观众的心。同样的情感,不同的表达,将整部电视剧都显得十分充实,感动。

电视剧《谁懂我的心》同样也是讲述现代都市人的心理问题,通过两个家庭三代人间的情感纠葛,探讨了工作、婚姻等方面的问题。《谁懂我的心》的创作初衷来自编剧③王丽萍参与的电视栏目《心灵花园》和《相伴到黎明》。像此类的栏目如今也有许多,央视的《心理访谈》、上海生活时尚频道的《心灵花园》、湖南卫视的《真情》等,都是情感类服务的栏目,不仅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而且使得更多的人重视心理问题。也同样也有许多心理专家、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都纷纷上节目或是写书,写剧本,帮助了解家庭、婚姻、犯罪的心理问题。《谁懂我的心》亦是首部此类的连续剧,接踵而至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侧面描写了心理问题健康的重要性。剧情类纪录片《秘境寻踪》,则以心理专家提供的案例为内容来源,通过个案剖析,寻找生活中心理健康问题的来源。

越来越多的作品展现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感人故事,无非就是告诉更多的观众对心理健康问题要更加重视,而且无论男女老少,各个岗位都会有可能得心理病,就算是心理医生,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也不例外。张国立,在《赶走你的忧郁》里饰演的周文就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的医生。张国立将这个亦是心理医生,亦是丈夫,亦是父亲,亦是一个人表演的十分出色。

④张国立,1955年生于天津,在陕西长大。11年,去修铁路,不久后参加了工地上的战宣队,任报幕员。很快调进铁路二局文工团。1983年,参加了电视剧《弯弯的石径》的演出。同年转业到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任话剧演员。年涉足影坛,在故事片《嫌疑犯》中饰主要人物马斌。1986年在《草莽英雄》中扮演矢志反清的同盟会员唐彬贤,表演较为成功。1987年在武打片《八卦莲花掌》中饰主人公麦耿,表演自然生动,获得了广泛的好评。1987年应峨眉**制片厂邀请,在根据王朔改编的影片《顽主》中饰经理于观,较好地把握住了人物性格的分寸,成功地刻画了这位调侃别人也调侃自己的城市“多余人”形象。张国立还参加演出有电视剧《都市芳草地》、《死水微澜》等。他还是一位优秀的话剧演员。曾因在话剧《朱丽**》中的出色表演,获得过“梅花奖”最佳男演员奖。1990年他因主演影片《袁氏遗产案》而获第13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提名。1996年,他在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饰乾隆帝,引起强烈反响,受到观众的喜爱。同年,在何群执导的**《混在北京》中担任男主角,以其出色的表演荣获第19届大众**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此外,他还曾执导过**《闯入者》以及从事MTV的拍摄。2004年主演冯小刚贺岁**《手机》。2005年推出导演作品《第601个电话》,宣告回归**界。2007年,参与郑晓龙导演作品,与蒋雯丽合演《金婚》,再创收视狂潮。还有黄力加导演的《亲兄热弟》,倍受好评。2008年,与陈小艺联合主演《想爱都难》。更有百集大戏《中国往事》,张黎导演。从艺30年,张国立先后做过演员(出身于相声),拍过广告、MTV、做过制片、导演,还担任重庆美视**学院院长,深受观众喜爱。张国立的形象就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的形象,因此他出演的片子都很受欢迎,他虽是相声出生,但是他的表演功夫也是十分出色的。如今他继《金婚》、《第601个电话》后,再次自导自演《赶走你的忧郁》。

现在的演员也有许多转入做导演的,像周杰伦、吴京、徐静蕾等许许多多。对于这样的一个现象,无不体现的圈的竞争激烈,也有许多的演员转做老板,制片人的,最近比较热门的就是范冰冰,印象当中还有东方卫视的周瑾,都是成为了女老板。演员的改行或是扩行都充分的说明了作为一个全面的发展的艺人还是需要还长的时间的。也有许多的演员去唱歌,有歌手去演戏的,还有主持人去演戏、唱歌的,典型的有谢娜、罗志祥等等。如此压力大的生活圈子,怎么可能没有忧郁呢?如今社会的快节奏,都是让艺人生病的罪魁祸首。

《赶走你的忧郁》再一个亮点,就是音乐。电视音乐不象舞台演出的音乐节目那样,追求自身的旋律美、节奏美与音响上的美感,它必须依据特定电视节目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自身做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与电视画面、有声语言、音响有序结合,互渗互补融为一体,才能提高电视节目的整体效果。这就决定了大多数的电视音乐,更确切地说是电视节目中的电视配乐,具有了结构上的不完整性。

不要被你的烦恼套牢/不要寻找无味的喧嚣/不要戴上情伤的手铐/放开些也许才会更好/你默默的寻找/喔谁能赐给解药/抛开过去一切的煎熬/离开虚的圈套/赶走你 走你的忧郁/脆弱的心也会需要安宁/赶走你走你的忧郁/唤醒自己早已迷失的心/赶走你 走你的忧郁/脆弱的心也会需要安宁/赶走你走你的忧郁/唤醒自己早已迷失的心。歌词的淋漓展现,抒发的正是忧愁的情感。⑤关喆的歌声,辽旷深沉,曲调忧愁中隐藏着无力的抵抗,深刻的唱出了抑郁者的心声,那种复杂,那种挣扎。片中的插曲也是那么的完美,全部都是轻音乐,钢琴曲,悠扬的扬起,回荡耳边,让沉重不安稳的心,慢慢舒缓下来。

电视音乐是可以充分发挥编导的创造性进行自由剪辑的。“自由”是指编导可以打破不同时代、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作品的限制,将音乐巧妙地“嫁接”在一起。同时,“自由”又必须有所依据,服务于一个中心思想,而不是无目的的拼凑。有了中心,有了想法的剪辑就象我们评价散文一样,是“形散而神不散”。心理题材的片子,音乐的剪辑点是至关重要掌握好的,有些情绪,有些感情,如果只是表演的话会无法满足观众的视听需求的,只有配乐,能让某些情感完美的展现出来。何时放音乐,放什么音乐,这个都是至关重要的,《赶走你的忧郁》完美的结合,让视听达到了“珠联碧合”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

国内连续剧的发展日益扩大,正是因为国内无论在画面制作上还是在后期制作上都在不断的进步。《赶走你的忧郁》在画面的构图以及转场的设计都是那么的协调,也没有任何差错。⑥香港TVB的连续剧是有很多,剧情也相当吸引人,但是在制作上仍是有许多的瑕疵,我也看了不少,大多都能发现漏网镜头。本片的蒙太奇,巧妙的节奏,体现了主人公的心理或是剧情的发展。我觉得有一亮点,值得一提。张国立饰演的周文,每次在烦恼,忧郁,烦躁,处理不好事情的时候,总会出现另一个周文与他对话。剪辑的巧妙,体现了周文也是正常人,也是会烦恼和忧郁的,而另一个他正是平时天天倾听病人的“垃圾桶”——心理医生。往往,理智与感性都是互相矛盾的,同样,每个人都是如此。有时在痛苦或是选择之类的在、思想斗争的时候都会有两个自己在争论。在画面的美感里,诊室的坏境,以及“春天”的基地,都是那么美丽。色彩的匀称,布局的舒适,都是治疗心理疾病的重要关键。本片也很自己的注意到了。

生活,一场忧郁。忧郁,一种情绪。情绪,一份代价。代价,一段生活。

赶走你的忧郁,脆弱的心也需要安宁;赶走你的忧郁,唤醒自己早已迷失的心。希望每个人对自己都不要太过压力,对自己好点,心才会不再脆弱,不要让生活折磨,而应该享受生活。

**,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真生动的直观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实感而易有广泛颀赏性。一部优秀的影片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许多同学在观看影片后常会有感而发,尝试写作影评,这对于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端正我们的审美观念有相当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写好影评呢?

影评,是文艺评论的一种,是对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文章。它主要是对蕴藏在**艺术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及其思想意义的揭示、开掘,是对**艺术创作规律的探索,并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失贩的教训。所以,好的影评,一方面可为**的友展和质量的提高提供反馈信息,一方面又能帮助观众正确理解**,培养和提高观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

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捕捉住感受点。一部**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花季,雨季》时,在一片叫好声中,有同学冷静地认为编导将银幕中的学生形象给拔高了,就很有思考。

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每年的美国奥斯卡**大奖评选,世界各国的影展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虽不能亲临其境,但通过多种媒体一样能了解动态,捕捉到世界**发展的最新信息。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现象。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如西部**、贺岁片、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最直观可感的,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如:《历史和时代的搏击者——评银幕上的***员形象》,《悲剧在红色中渗透——评**<红高梁>》。

我们在写影评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通过影评的写作,不断促进我们知识结何的完善,提高我们的颀赏水平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