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考导演系必看书籍?看《世界**史》之前应该先看哪些书籍,有助于培养专业知识?请帮忙排一下顺序,谢

2.中学生**制作适合看的书籍

3.《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影评怎么写?

4.《如何写影评》最新txt全集下载

5.想做一名合格编导应该具备什么 看什么书籍 (是自学呀)掌握哪些技能 请前辈们赐教 多推荐几关于编导的书

6.《心灵捕手》武志红影评---《天才为什么要堕落》

影评 推荐_影评类书籍推荐

1、《导演基础》

《导演基础》由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心语。这本书是涉及这一领域的基础教材,它为业内和业外热爱导演专业的人提供一些可资学习的知识与帮助。

2、《经典**理论导论》

本书是美国著名**理论家达德利·安德鲁的经典著作,清晰透彻地挖掘了经典时期主要**理论的传统与核心。作者是达德利·安德鲁。

3、《**镜头设计:从构思到银幕》

《**镜头设计:从构思到银幕》由2010年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卡茨。

4、《导演的摄影课》

《导演的摄影课》由2014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杰奎琳·弗洛斯特,是面向导演和摄影师的UCLA课程。

5、《青年**手册》

国内第一本以影评、导演对话、**理论和**创作与参展指南的专业性图书,以“网聚**人的力量”为目标,关注新人的成长发展和中国**商业和艺术方面的新浪潮趋势。现主编为程青松。

6、《拍**》

《拍**》是**大师费里尼的人生自述,他在此书中追忆了自己的似水年华,讲述了对**的奇思妙想,以及**与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羁绊。透过他直率幽默的话语和对艺术的个性化解读,我们将在字里行间重新领略迷人的“费里尼风格”。

费里尼是**史上公认最伟大的天才导演之一,与英格玛伯格曼、安德塔尔科夫斯基并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的“圣三位一体”,执导过《甜蜜的生活》《阿玛柯德》《八部半》《大路》《卡比利亚之夜》《浪荡儿》等20世纪最伟大**,获得过五次奥斯卡金奖和各种**节大奖。

7、《**语言的语法》

本书是乌拉圭**导演丹尼艾尔·阿里洪根据本人创作实践经验编写的**叙事技巧教程,其专业性、实用性、经典性为全球各院校所公认。全书涉及到**制作中如摄影机位、场面调度、剪辑等关键问题,对两个以上演员对话场面的处理、摄影机位三角形原理的运用、内外反拍等均有详细论述。

全书层次分明,清晰准确,并有近500幅插图贯穿其中,便于读者充分理解和掌握,此外对大量经典影片的典型段落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如《西北偏北》、《放大》、《广岛之恋》、《桂河大桥》,深入揭示其中激动人心的奥秘。

8、《如何指导演员:导演的必修课》

好莱坞明星导师朱迪丝·韦斯顿在书中分享了自己三十余年的授课经验,深入解析了导演和演员在合作当中的心理状态,帮助导演在纷繁的片场保持头脑清醒,向演员提供精确、细致的指导。

本书自出版以来畅销十余年,已译为德、日、西、韩等语言,被世界各大类高校和好莱坞**公司列为指定读物。其介绍的剧本分析方法、排练技巧,从选角到拍摄的一系列准则,不仅对于导演具有指导作用,对于演员及编剧而言也能打开视野、激发灵感。

9、《导演的诞生:我的第一部**》

这是一本有趣有料、坦率至极的当代导演访谈录,集中关注仅凭第一部独立执导的长片就跻身世界影坛的十位“新人”。他们成长背景、性格志趣、际遇发展各不相同,既有非科班出身且赌上家当的林克莱特,勇闯大制片厂高层过关斩将的门德斯,抛弃会计金饭碗征战宝莱坞的卡普尔,又有两次拿下金棕榈的库斯图里卡,处女作票房在本土超越《泰坦尼克号》的莫迪松,两度在职业巅峰换跑道从此成为“**节奖项收割机”的伊尼亚里图。

在洛温斯坦的引导下,诸位导演回溯初执导筒时遭遇的种种煎熬,从苦寻资金、演员、拍摄场地,与剧组成员并肩作战,到最终杀青、死磕**节,向读者敞开了人生中最精疲力竭的一段浴火重生之路。路途中有滑稽,有惨烈,有热血,有锋芒,个中滋味与他们的作品一样精彩。

10、《以眼说话:影像视觉原理及应用》

本书介绍了空间、线条和形状、影调、色彩、运动、节奏等基本视觉元素,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元素驾驭视觉结构、表达人物情绪、展现故事主题, 进而创造出更具表现力的影像。

作者布鲁斯布洛克有三十余年的行业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对影像的视觉结构有着深入而独到的认识,该书已被译为5种文字,是**专业的经典教程。

11、《导演创作完全手册》

本书详细介绍了编、导、摄、美、录各部门职能、合作重点及运作原则,帮助导演规划职业生涯,涵盖了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必须了解的导演方法、拍摄技术、创作思维和判断标准,在逐项分解之后揭示如何使剧组这样一个分工明确的庞大拍摄团队精诚合作,顺利完成导演想要讲述的故事。

本书强调低成本数字制作技术,帮助创作者在有限的预算下保证最好的创造力和专业性。作者非常重视从实践中磨练技能,因此提供了大量需要实际操作的有效评估和练习。这些都能够帮助创作者去发展可信的、有吸引力的故事。自出版以来,本书已经让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读者受益,使他们得以实现自己的艺术想象、制作出扎实的好**。

12、《**艺术(影印第10版)》

作者以一个非常系统性的方式进行**“形式”与“风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时佐以巨细靡遗的影片举例,详细分析**的元素,说明**的形式系统(叙事性与非叙事性)及风格系统(摄影、剪辑、场面调度与声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

本书内容宏广,从对**制作的技术性解说、对构成**各元素的系统化评介,到**分析方法的示范、**史的梗概提要,无不做到深入浅出、思虑缜密而观点周全。第10版更与时俱进地对**数字化制作、发行和放映进行全面介绍。

13、《大师镜头(第三卷)》

《大师镜头(第三卷)》是《大师镜头》系列的最新力作,作者秉承了该系列深入浅出、图例明晰的写作特点,从摄影机运动、布景设计以及场景调度等方面为读者梳理了100个经典案例,以达到让**脱颖而出的神奇效果。

《大师镜头》系列前两卷侧重于故事情景设计,而《大师镜头(第三卷)》作为前两卷的升级版,更多的是对片场工作的还原和提炼。每个章节基本上概括了拍摄过程中的某个重要环节,例如镜头的选择、纵深的调度、布景设计、取景与构图等。读者既可以选择通读全书,也可以选择将《大师镜头(第三卷)》本书带在身边,作为技术手册随时进行翻阅。

14、《世界**史(第二版)》

本书是世界**的全球通史,是一本被最广泛用的**史教程。书籍围绕下述三个基本问题展开:**媒介的使用怎样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以及形成了怎样的规范?**工业的状况对**媒介的使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媒介的使用上和**市场中的国际性趋势是怎样出现的?提纲挈领呈 现百余年世界**脉动的主流,精微处描画重要历史情境的丰富褶皱。

本书作者克里斯汀·汤普森是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传播艺术系的名誉教授。她拥有艾奥瓦大学**方面的硕士学位以及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方面的博士学位。目前她正在研究刘别谦的无声长片。另一位作者大卫·波德维尔是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传播艺术系雅克·勒杜**研究教授。

15、《**是什么》

安德烈巴赞一向被人们尊为“**的亚里士多德”,因为巴赞不仅奠定了**作为一门艺术的基础,也奠定了**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他的《**是什么?》一书向来被称为“**的圣经”,50余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国**专业必备书籍和影评写作的实用参考书。

16、《拍**时我在想的事》

本书是戛纳**节金棕榈奖得主是枝裕和历时8年,写下的首部自传性随笔集。作者在书中回顾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讲述每一部经典作品背后的故事、缘起与理念,记录各个创作时期对**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书中不仅汇集了**大师的哲思与灵光,更讲述了一位导演脚踏实地,从赊账拍片到斩获世界各大**节奖项的励志旅程。

17、《剪辑之道》

全书以问答的形式展开,讲述了默奇剪辑《教父》《对话》《现代启示录》《英国病人》等重量级影片的创作心得。在这些对话中,默奇的剪辑观念、**观念乃至整体的艺术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跟随其创作轨迹,可以看到他以及同时代的科波拉、

卢卡斯这群有才气的胡子拉碴的年轻人,如何从独立制作起步,成立反好莱坞的西洋镜公司,再创作出《现代启示录》这样的里程碑作品。书中还谈到了文学、音乐乃至易经、梦境等与创作息息相关的“题外话”。无论是**制作者、影迷还是家等其他艺术工作者,或许都能从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18、《好莱坞类型**》

这是一本类型研究领域的标杆之作,建立了其历史与理论基础。本书立足于形式美学、文化研究、产业分析、符号学方法,把**创作视为工业体系与观众互动的动态过程,探讨类型如何应对人类基本的文化冲突、表达社会共同理想,并随着时代变化而演进。

作者将目光集中在好莱坞黄金年代的西部片、黑帮片、硬汉片、神经喜剧、歌舞片、家庭情节剧六大重要类型,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层层剥开艺术家、资本、观众三股力量间复杂的博弈,揭示特定故事被大众认可、被创作者不断重复或再造的深层机制。书中的经典论断已在影史中得到了验证,对我们认识当今的类型创作与文化也深具启发。

注:以上部分内容引自北京尚影艺来科技官方帐号“美艺尚影**留学”

求考导演系必看书籍?看《世界**史》之前应该先看哪些书籍,有助于培养专业知识?请帮忙排一下顺序,谢

编导书籍有哪些

 编导又称编导专业,是一门与有关联的学科。那么学习编导专业需要参考哪些书籍呢?下面跟我一起看看吧!

 入门

 《西方音乐史》:前几章介绍远古音乐的可以直接跳过。从中世纪教堂音乐开始看就行了。

 《**艺术:形式与风格》:看着玩玩吧,对实际操作没什么卵用。

 《艺术:让人成为人》:大家都对这本书趋之若鹜,说改变了自己的艺术观,我倒觉得很一般。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蒋勋的东西向来文字优美、内容详实,同时可读性还很强。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没错,我曾是蒋勋粉,现在是蒋勋黑粉儿。

 《History of Film》:英文的,并没有下面的两本中文书写得好,但可以通过此书了解一些专业词汇。

 《中国**史》&《外国**史》:编制得很精心,就是年代较久,语言风格和历史评判有些?又红又专?。

 进阶

 《**语言的语法》:此书常遭业内人士诟病,说太死板。但的确是学会走路的第一根拐杖。

 《**镜头设计:从构思到银幕》:老生长谈,对专业学习**的人来说用处不大,但对业余爱好者来说还是挺不错的.。

 《你的剧本逊毙了!》:这本书太棒了。我基本上每写一个剧本就会照着这本书来检查。它就是一个照妖镜。

 《纪录片也要讲故事》:对拍摄一个有趣的纪录片来说很重要。

 《**剧本写作基础》希德菲尔德系列:不管你对希德菲尔德或者罗伯特麦基有什么偏见,他们的书你躲不掉,必须看。

 《大师镜头?低成本拍大片的100个高级技巧》:技巧的确介绍了,但也没觉得有多高级。

 高阶

 《**剧作观念》:我的第一本剧作类书籍。当时觉得很有帮助,现在用它当照妖镜,里面有的都!别!写!

 《演员自我修养》:有些书它很烦,但你躲不过,必须看。

 《法国**新浪潮》:高中时读过它,读完可以,秒杀豆瓣影评。但对个人创作并没有什么卵用。不过焦雄屏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学者。建议读她写的所有书。

 《故事》:麦基爷爷是**剧作届的安利圣手。别多想了,该看就看吧。

 **作者

 《荣誉》:虽然苏牧老师学术为人很狗,但他的作品还是值得背一背拿来的。

 《**作者》:书编得很烂,但作为**史的补充作品还是值得背一背。

 《库布里克的**》:对希区柯克无感的可以去看看库布里克。毕竟希区柯克烂大街了,库布里克还可以让你在诸多豆瓣影评中脱颖而出。

 《斯皮尔伯格》&《张艺谋的作业》&《贾想》:自恋式作品。但看完还是可以涨点知识。

 《钓大鱼》:适合没上过大学但手头有点儿小钱的制片人阅读学习。

 《皮克斯:关于童心、勇气、创意和》

;

中学生**制作适合看的书籍

后浪出版的《认识**》插图版不错,入门级的,而且有些知识和艺考很贴近,看完之后对于**发展、流派、变化都会有一个较宏观的认识

然后《**艺术:形式与风格》对于一些专业知识的编排不错,可以看一下这个

看完以上这种类型的书几本左右,你的基础知识以及视听语言都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因为看到你是要考导演系,不知道是准备考哪个院校的,如果是北电、中戏那一类型的。.有以下建议:

推荐看一下《如何写影评》,这本书有利于你去考导演系的一试,然后你要多背一下**的文艺常识,常见的冷门的都要涉及。

另外,多看一下一些导演的自传以及有一些**的制作手册一类的书,会对你认识**的内涵有一定的帮助

观片量很重要,几百部的观片量一定要有,如果可能,一定要在几百部的基础上加大自己的观片量,你会发现这很重要

有时候面试的时候,老师问你喜欢啥**,别说太那啥的,就是艺考班老师带你们分析的那几部,多说一些小众的以及一些好莱坞的大片,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要考导演系,建议去北京、上海那边报个艺考班,这个真的很重要,虽然可能那些艺术学校面试的时候老师比较喜欢没有参加艺考班的,但是你会发现你不参加,你会比很多人的差距拉很大。最好你想考北电,就去北电附近那边报个班,找个北电的学生教你都行,因为自己的学校喜欢啥样的学生,学生很清楚。

艺考加油~手打不容易,希望纳~

《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影评怎么写?

1、 《故事》 罗伯特麦基

经典。我觉得每个想写剧本的人都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我前前后后大概看了八遍左右吧。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虽然同时也有不同的看法。但这本书觉得还是非常有价值的,不管是写商业片还是艺术片,都能开放思维,得到一些启示。

2、 《**剧本写作基础》 悉德菲尔德

名气很大,但是看的时候却很失望。觉得太教条了。《故事》是开放人的思维,而这本书我认为是束缚人的思维,把编剧变成了八股文。不过很多小公司老板在讨论故事的时候,都会用这本书的理论公式去套故事,多少分钟应该转折第一个情节点,多少分钟转折第二个情节点。我认为如果想写俗套故事,这本书的公式还是有用的。不过如果要是有更高的志向,不要看这本书。这本书还有一本续集:《**剧作者疑难解答指南》我也觉得没什么用。不过有一个导演朋友觉得还不错,比这一本好多了。

3、 《认识**》 路易斯贾内梯

这本书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是经典。当时新版还没有出,是问朋友借的旧版,如获珍宝。后来在北京到处找这本书,在海淀图书城淘到,立马买下。前前后后也是看了很多遍,但两年之后,看到第五编的时候,觉得这本书太幼稚了。从此再没有看。举个例子来说,里面一些关于构图的介绍,仰拍表示伟大,俯拍表示卑微。初看的时候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可是后来慢慢不这么的认为了。这是一种俗套的表现形式。就好像表现一个人的痛苦,总喜欢安排在雨中漫步一样。符号象征图解没有意义,故事和结构才是王道。简单而言这本书入门很好,但是等成长起来,一定要把这本书完全忘掉。

4、《香港**的秘密》 大卫波德威尔

经典。同样也是先问朋友借的,觉得后来想办法淘到的书。我是看香港**长大的,因为香港**我爱上了**。尽管后来我接触到了好莱坞**,欧洲**,发现原来**的天地是那么的开阔,但那种香港**的情结是怎么也挥之不去的。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甚是热血沸腾。大卫波德威尔对香港**的分析实在是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令人钦佩不已。

5、《好莱坞的叙事方法》 大卫波德威尔

因为《香港**的秘密》,崇拜大卫波德威尔,于是买了这本书。可惜翻译得不怎么好,很影响阅读。而且对于大卫波德威尔在这本书中的观点也不是很赞同。觉得他有时候太专注于技术了。只要是拍出来的**,他都拿来举例子,可是问题是有些**好,有些**不怎么好。那么忽略内容直接分析形式好坏,感觉不怎么对。

6、《**化叙事》 范茜秋

看看可以。但是感觉没有什么深度,不过是总结了一些**中的表现手法罢了。可是这些手法,自己看**中不就能看到了吗?

7、《**的力量》 霍华德苏伯

好像字典一样,讲了**的很多观点。有一些非常有见解。但是也有很多平平无奇。不过入门,还是值得一看的。

8、《莱昂内往事》

莱昂内的访谈集。莱昂内是我非常喜欢的大师级导演,买回来两天内看了两遍,里面有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见解,也有他的一些拍摄的八卦。我个人口味只爱看见解,不大爱看八卦,但还是很值得看。

9、《编剧大师班——众编剧巅峰杰作访谈类》

好莱坞、欧洲一些当红编剧的访谈。买的时候很兴奋,买回来看发现八卦太多,见解太少。我觉得意义不大,不过我的一个朋友觉得还可以。

10、《**音乐》 彼得拉森

买的时候有点冲动,买回来发现里面有《西北偏北》等几部**的乐谱分析。因为不懂五线谱,没看懂,搬家的时候,卖了。

11、《**是什么》 巴赞

巴赞的影评集,听说很牛,不知道为什么看了很多次,就是看不下去,后来送给朋友了。

12、《施拉德论施拉德》

施拉德是《出租车司机》的编剧,因为喜欢《出租车司机》,买了这本书。不过因为里面除了《出租车司机》,很多他导演的或编剧**都没有看过,于是没看完。不过有里面一句关于编剧的话非常有价值,现在还铭记着:每把椅子虽然形状不同,但椅子还是椅子。这是我看这本书最大收获。

13、《导演功课》 马梅

课堂讨论实录,谈编剧、导演。很多人觉得写得不错,看了三编,没有再看,觉得对自己启发不是很大。

14、《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

希区柯克和特吕弗谈他的电话,还是关于拍摄的八卦太多。所以看的时候,觉得没有太大的启发。

15、《雕刻时光》 塔尔科夫斯基

塔尔科夫斯基谈自己的**和对**的看法。一个导演朋友非常喜欢,膜拜的境界。所以买了来看,看了三遍。可是因为个人口味问题,感觉收获不大。因为对塔尔科夫斯基来说,他认为**可以完全没有故事,而我却认为**要讲故事。但这部书还是值得看的。

16、《光影大师,与当代杰出摄影师对话》

我不怎么懂摄影,很多技术上的地方都没看懂。不过这本书绝对值得一看。

17、《华人纵横天下——李安》

李安的访谈,貌似内容和《十年一觉**梦》差不多。讲的是他拍**的故事。有一些见解很有价值。值得看。

18、《导演**:**导演的艺术》

很多好莱坞导演关于**的看法。经典。很有价值。

19、《**书写札记》 布列松

布列松谈自己对**的看法。第一次看这本小册子,觉得没什么。第二次看的时候,发现实在是太经典了。虽然说我不怎么爱看布列松的**,太晦涩了。但是这本关于他谈**的书,却是一看再看。

20、《**的意义》 梅茨

和巴赞《**是什么》一起买的,不同的是《**是什么》,能看懂,只是看不下去。这本《**的意义》是看不懂,也看不下去。一起送给朋友了。

21、《赫尔佐格谈赫尔佐格》

每一个想拍**的人,都应该看这本书。就算不爱**,也要看这一本书。赫尔佐格的经历太了。看完以后,你会浑身充满了力量,发现:嗯!原来生活可以不那么简单的。非常经典的访谈,不管是**还是人生。

22、《黑泽明自传》

貌似就是《蛤蟆的油》,不敢肯定。黑泽明从小到《罗生门》之前的自传。对我而言,还是八卦太多了。不过还是能看。

23、《**剪辑技巧》 米勒/莱茨

关于**、新闻片、纪录片等类型的剪辑技巧书籍。看了三遍,技术而言还是有用的。不过总感觉关于剪辑,还是得多看**,多自己剪,去找感觉,而不是理论上的纸上谈兵。

24、《导演》 阿伦阿莫尔

和《认识**》一样,也是刚开始觉得很好。后来觉得没太大用处。当然入门很有用。

25、《我的第一部**》

科恩兄弟、阿莫多瓦、李安等很多导演谈自己怎么拍第一部**的。对想拍**的人来说,非常非常有用。

26、《我是怎样拍**的》山田洋次

看了《世界**》杂志选摘的几章,觉得很有用。因为这本书太老,买不到,于是复印了全本。可惜复印完了才发现,精华部分都在《世界**》杂志选章上。不过还是很值得看的。里面讲了很多创作的方法。

再补充一本《**编剧新论》吧,虽然也显教条,但对我当初很有帮助。当完全不懂怎么编剧的时候,好莱坞的经典剧作法至少能给你清晰的方向。

不过书看多了,容易限于理论,束缚思想。当了解了基础的故事概念和逻辑之后,就不必再看了

《如何写影评》最新txt全集下载

**,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真生动的直观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实感而易有广泛颀赏性。一部优秀的影片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许多同学在观看影片后常会有感而发,尝试写作影评,这对于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端正我们的审美观念有相当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写好影评呢?

影评,是文艺评论的一种,是对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文章。它主要是对蕴藏在**艺术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及其思想意义的揭示、开掘,是对**艺术创作规律的探索,并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失贩的教训。所以,好的影评,一方面可为**的友展和质量的提高提供反馈信息,一方面又能帮助观众正确理解**,培养和提高观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

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捕捉住感受点。一部**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花季,雨季》时,在一片叫好声中,有同学冷静地认为编导将银幕中的学生形象给拔高了,就很有思考。

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每年的美国奥斯卡**大奖评选,世界各国的影展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虽不能亲临其境,但通过多种媒体一样能了解动态,捕捉到世界**发展的最新信息。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现象。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如西部**、贺岁片、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最直观可感的,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如:《历史和时代的搏击者——评银幕上的***员形象》,《悲剧在红色中渗透——评**<红高梁>》。

我们在写影评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通过影评的写作,不断促进我们知识结何的完善,提高我们的颀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想做一名合格编导应该具备什么 看什么书籍 (是自学呀)掌握哪些技能 请前辈们赐教 多推荐几关于编导的书

如何写影评 txt全集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

内容预览:

我认为,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展示了思考**和评写**二者的密切相关性。同样重要的是,本书也利用及深化了一个事实:学生评写的如果是他们喜欢的**,他们会做得更好;此外,很少有其他事物能够与**本身所受到的欢迎程度相提并论。一方面,本书帮助学生将观影的乐趣转化为阐述观影所带来的满足感。借助大量的学生和专家的例子,本书从做笔记、初稿到润色过的文章,再到研究课题,展示了作为写作过程的一部分,一部影片的分析是如何变得更加敏锐而充满生气的。同时,本书设我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写得更加精彩。今天,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就是那个有趣的事物,《如何写影评》将大家对**的喜爱及了解--包括学生非常熟悉的**及那些他们可能只是听说过或看到过介绍的**--作为鼓励和培养写作技巧的一种方式。

今天我们这些教授**课程的人很少有时间讨论评写**的话题。大多数人总是急于介绍影片及相关的书籍,我们通常设学生知道怎样将他们……

《心灵捕手》武志红影评---《天才为什么要堕落》

你需要具备的素质:

文学素养——需要对诗词歌赋和近现代文学、中外文学有一定的了解;

写作功底——自然离不了文字功夫,多练多写,天赋+后天栽培,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想象力——编导编导,首先就要有编剧也就是编故事的能力,怎样编好一个故事?这就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日常生活中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经验;

评论——多研究理论,尤其多看**,中外经典的片子,每看过一部都要尝试写影评,研究透,加深印象,可以多买些影评的书观摩学习;

美学原理——美术、灯光、音乐,要具备一定的美学鉴赏能力,多听听音乐,给人家看画评画,多从灯光、音效和画面构图的角度去赏析**。

看《纪录片分析》、电视编导、导演基础、摄影入门与提高、电视节目编辑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蓝勃教授是数学界中大名鼎鼎的人物,他获得过被誉为“数学界中的诺贝尔奖”的菲尔茨奖,他给上他课的大学生们留了一道难题,题目写在了楼道的黑板上,并称,看看谁能在学期结束前给出答案。

看看谁能在学期结束前给出答案,蓝勃教授这句话的真实意思其实是,我不相信你们有谁能给出答案,毕竟,作为数学界的顶尖人物,他当年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答案的。

但是,没两天,黑板上就出现了答案。但是,这个人并不愿露面,尽管露面可以享受难得的荣誉。

蓝勃教授再下战书,留了第二道难题,这道难题,他和伙伴花了整整两年才解开。

同样,没两天,那个“神秘数学天才”再次给出答案。这次,蓝勃教授看到了“神秘数学天才”的身影,发现他竟然是MIT这所顶尖学府的这栋大楼里的一位清洁工,但这位清洁工并不想被发现,他一边辱骂教授一边跑了。

这是着名的心理影片《心灵捕手》(又译名《骄阳似我》)一开始的情节。看到这种情节,我脑子里冒出一句话,世界是分裂的。MIT的光辉,竟被一个落魄的清洁工彻底盖住了。

不过,外部世界的分裂,源自内心的分裂。这个落魄的男孩,他其实只是在工作之外的少数业余时间做一下解数学难题和读书这种“正确的事”,而多数业余时间,他是和几个问题青年一起打架斗殴、偷盗乃至袭警等。其中,他最拿手的是去MIT或哈佛大学,“三分钟摆平一个笨蛋”。

这个内心分裂的男孩叫威尔,等蓝勃找到威尔时,威尔已因打架斗殴和袭警而被关进监狱,但蓝勃申请作为威尔的监护人而将他保释,保释的条件有两个:一,威尔要与蓝勃配合解数学难题;二,威尔要看心理医生。

威尔不想看心理医生,但更不想蹲监狱。两害寻其轻,他不得已答应了做病人。

但是,作为天才的病人,威尔接连赶跑5名心理医生。最终,蓝勃找来了自己大学同窗、现在的心理学教授西恩来为威尔做治疗。

同样的,在第一次会面中,威尔也刺痛了西恩。他通过对西恩一幅画作的观察,而看出了西恩当时的心态。西恩的画作是一个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中独自画船的人。对此,威尔看出了两个内容,他对西恩说,第一,你当时正在暴风雨中,第二,你娶了“错误的女人”。

西恩被激怒了,他警告威尔,不要侮辱他已死去的太太,而当威尔再次说“没错,你的确娶错了女人”时,西恩暴怒,他冲上去掐住威尔的脖子并威胁说,如果你再这么说,我会杀了你。

威尔震惊了。以前,他戏弄那些心理医生时,他们的方式先是惊惶,接着是掩饰自己的愤怒,而后是拒绝继续给他做治疗。 但西恩不一样,他也被刺痛, 但他直接表达愤怒 。更不一样的是,这个被刺痛被激怒的男人,答应继续给他做治疗。

在心理治疗中,或者在一切亲密关系中,这都是很关键的一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固定的逻辑,我们认为,自己的某些特质是“好我”,这些特质可以让自己维持并促进关系的发展,而自己某些特质的是“坏我”,这些特质会导致一个关系的疏远甚至结束。

因此,当我们想与一个人亲近时,就会表现出“好我”,并刻意压制“坏我”,而当我们想与一个人疏远时,就会表现出“坏我”,而不再表现“好我”。

譬如,一个依赖者,当想与一个人亲近时,他会表现得非常依赖,有时就是所谓的“可爱”。相反,一个支配者,当想与一个人亲近时,就会表现出非常有能力的一面。

这时, 如果那个人中招了,真的在我们表现“好我”时而与我们亲近,并在我们表现出“坏我”时结束了与我们的关系,那就意味着,我们的逻辑再一次得到了强化。

这是导致我们心理问题的根本所在 。 如依赖者总会发现,别人之所以不接纳他,好像总是因为他还不够依赖,支配者则会发现,别人之所以不接纳他,好像总是因为他还不够有力量。所以,每当遇到一个危机,我们都会进一步强化自己的逻辑,这导致我们越来越僵化。

若说治疗能发挥作用的话,关键点就在于,心理医生帮助来访者明白,他可以不必对那个逻辑那么执着,也就是说,他的“好我”并不一定会促进关系,而他的“坏我”也并不一定会疏远关系。

威尔的逻辑,其实就是,“天才”是坏我,“平庸”是好我。他其实认为,天才并不能换来关系中的亲密,而平庸倒可以做到这一点。每当他展现天才时,其实多数时候都是在疏远乃至结束一个关系。所以,我们看到,他的聪明都用到了刺激心理医生、“三分钟摆平一个笨蛋”等事情上。

也可以说,他其实讨厌他的天才,他不原因别人因为他是天才而接纳他,他更愿意别人仅仅因为他这个人而接纳他。

那5名心理医生都中了威尔的招数,威尔用坏的方式表达他的天才时,他们都中断了和他的关系。西恩不同,看起来,他也中了威尔的招数,一样被刺痛,甚至更痛。但他这时不是中断与威尔的关系,而是选择了真诚袒露自己的心声。

当西恩这样做时,威尔的世界已经是在被颠覆了。威尔第一次发现,原来真诚地表达愤怒,并不意味着关系的结束。

第二次会面中,威尔的世界进一步被颠覆。西恩先是承认,威尔的确刺痛了他,令他彻夜难眠,但在这种痛苦中,西恩想明白了很多。

尽管总是将聪明用在攻击上,但威尔还是以自己的聪明自豪。但是,西恩对他说:“看到你,我没有看到聪明自信,我看到的是一个被吓傻的狂妄孩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西恩明白,威尔狂妄的聪明自信,不过是对痛苦的防御罢了。这种防御是一堵墙,令威尔只敢与书本建立关系,而不敢与世界直接建立关系。而在说这段话之前,西恩还说了一段震撼人心的话语:

“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晓得你在说什麽。”

“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满腔政治热情,他与教皇相交莫逆,和他的耽于,你对他很清楚吧?但你知道西斯汀教堂的气味吗?你没试过站在那儿,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画吧?你肯定未见过吧?”

“如果我问关于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数家珍,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没法说出在女人身旁醒来时,那份内心真正的喜悦。”

“你年轻彪悍,我如果和你谈论战争,你大可以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背诵“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亲临战阵,未试过把挚友的头拥入怀里,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凝望着你,向你求助。”

“我问你何为爱情,你可能会吟风弄月,但你未试过全情投入真心倾倒,四目交投时彼此了解对方的心,好比上帝安排天使下凡只献给你,把你从地狱深渊拯救出来,对她百般关怀的感受你也从未试过,你从未试过对她的情深款款矢志厮守,明知她患了绝症也再所不惜,你从未尝试过痛失挚爱的感受……”

西恩继续说,“不要以为,我了解你,也许我可以通过知识来看你,但那不是你,除非你愿意谈谈你自己,否则我不知道你到底是谁。”

说完这番话后,西恩撂下了一句话“现在该你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愿意真诚地去面对你,但你是否做好了真诚面对我的准备?

西恩的这番话也刺痛了威尔,或者说,令威尔感到震撼。第一次有“正确的人”对他如此坦诚相待,而他以前对付这些人的招数好像也都不再能发挥作用。那么,自己愿意冒一次险吗?真的对一个心理医生袒露心声?

最终,威尔选择了继续。

选择继续是一个意愿,意味着威尔愿意尝试改变, 但从这个初步的意愿到袒露心声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在接下来的两次治疗中,威尔长时间地陷入沉默中。

威尔沉默时,西恩一样沉默着。他绝不先开口,而是等待威尔开口。

这种沉默有两种意思。第一,他在告诉威尔,你有沉默的权利。第二,威尔要自己决定是否袒露心声,而不是由心理医生来诱惑或施加压力让威尔袒露心声。

终于,在玩了很长时间的“瞪眼游戏”后,威尔主动开口讲话了。这意味着,治疗正式开始了。

治疗正式开始后的第一个话题是爱情。西恩问威尔,在恋爱吗?威尔回答说有,但他有点不敢进行下去。

为什么?西恩问。威尔回答说:“现在她很完美,我不想破坏。”

对此,西恩说:“或许是你认为自己完美,你不想破坏……这是极好的哲学,可以一辈子不认识人。”

这是无数人在恋爱时会犹疑的原因。看起来,我们是认为对方太完美了,所以不敢接近或不敢破坏这个幻想,但 其实是我们惧怕自己的不完美被对方看到 。

读大学时,我做电话心理热线,一个自称很帅的男孩打电话给我说,他失恋了,很痛苦。但这失恋又是他选择的。他和一个美女去逛街,美女突然说,你等我一下。他等了好长一会儿还没见美女回来,这时他突然明白,美女正在大便。一想到这么漂亮的美女在大便的情景,他特别忍受不了,于是转身而去。

这个故事中隐含着的道理是,美女的“美”和帅哥的“帅”是“好我”,他们之所以能被别人接纳,是因为相貌上的“好我”,而一旦有“丑”的“坏我”出现,他们就得不到关系中的爱与认可了。所以,这个男孩转身而去,看起来是不能接纳美女也大便的事实,但其实是不能接纳自己也有丑的时候。

怎么在治疗中让来访者放下对这个逻辑的执着呢?心理医生可以戳穿来访者这个逻辑背后的把戏,但只这样做的话,就太生硬了。

于是,西恩在不动声色地戳穿威尔的游戏后,讲了自己一个故事。他说,他的太太放起屁来超厉害,一次,他被太太的屁惊醒了,接着,他家的狗叫了起来,最后,太太自己也被弄醒了,问他,是不是你在放屁,西恩说是。

西恩讲这个故事时,忍不住狂笑起来,而威尔也忍不住大笑起来。故事讲完后,西恩解释说,真实就是美,“不完美才是好东西,它可以选择谁进入我的世界……你的女生也不完美,关键是,你们是否合适。”

这次咨询结束后,威尔立即去见他钟爱的女孩——哈佛大学的史凯兰去了。

威尔和史凯兰,是在哈佛大学的一个酒吧认识。当时,威尔与他的三个死党——他们都没有机会读大学——去这个酒吧,一方面是为了“泡妞”,另一方面是继续威尔最擅长的游戏——“三分钟摆平一个笨蛋”,而且是全球最知名大学的“笨蛋”。

这两面威尔都得逞了。威尔最铁的哥们查克冒充历史系学生和美女史凯兰搭讪,但哈佛大学的学生克拉克看破了查克是冒牌货,于是过来考查克历史学知识,但却被救驾的威尔给羞辱了。

威尔不仅羞辱了以哈佛大学生而自居的克拉克,也赢得了史凯兰的好感,两人第一次擦出了火花。

恋爱关系,是比治疗关系更为深层的关系。既然威尔不敢与心理医生建立关系,那么他更没有勇气去和自己所爱的女孩建立真正的关系。或者说,这是更为艰难的挑战。

在西恩的启发下,威尔终于鼓足勇气去见史凯兰了,并且两人的关系一直发展得好像很顺利。

但是,危机一直存在。敏锐的观众会发现,威尔一直不相信史凯兰爱自己,史凯兰的很多话,他都解释为,史凯兰并不是真心爱他。

譬如,史凯兰对他说,“有机化学对你这种人没用”。威尔立即问,他“这种人”是什么人。

再如,他几次对史凯兰暗示,他怀疑自己只是史凯兰的一个玩具,一个过渡性的男朋友,他的天才、贫穷和会给史凯兰的生命添加一些色彩,但史凯兰作为一个富家女,早晚会抛弃他,而最终还是会嫁给一个成功人士。

最后,当他们的爱情抵达第一个最高潮时,也迅速跌落了最低潮。

史凯兰从哈佛大学毕业后,要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继续进读,所以希望威尔和她一起去加利福尼亚州。但威尔拒绝了,他认为,如果到时史凯兰发现他的缺点怎么办?那时她就会受不了他,而抛弃他。

这伤害了史凯兰,她说,如果你不爱我就该告诉我,你如果不爱我,我会消失,不会再出现在你的世界里。

听了史凯兰这番话,威尔立即说,我不爱你。

听到这句话,13岁时失去了父母双亲的史凯兰再一次痛得弯下了腰,而威尔也走了。

每个人都在坚持自己的逻辑,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逻辑看对方,结果,越爱时就越孤独,因为越爱时就越坚持自己的逻辑,而这时就看不到对方的存在了 。

对史凯兰而言,她是个“好女孩”,而“好女孩”的逻辑是不能给别人麻烦,所以说如果你不爱就告诉我,我会主动消失。但对威尔而言,史凯兰这句话会让进一步相信,她并不爱他,她好像在寻找一个让自己主动离开的借口。

史凯兰认为,希望威尔跟自己去加州,证明她爱他。但在威尔的世界里,这种搬迁是最可怕的事情。他先是被父母抛弃,后来4次被送人寄养,其中3次被严重虐待。所以,他内心深处认为,换一个家是最可怕的事情。

于是,在第一次爱到最深处的时候,他们也遭遇了最严重的危机。这是他们各自坚守自己逻辑的结果。当然,主要是威尔坚守自己逻辑的结果。

其实,这时不只是爱情到了第一个高潮,他的治疗也到了一个高潮,威尔和西恩已建立了很深的信任。同时,威尔的事业也貌似将进入一个高潮,蓝勃教授正接二连三给他介绍优裕的工作……

但是,对威尔而言,这是一种颠覆,他会恐惧。

因为,他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长大 , 这让他对自己的逻辑无比执着。这也是每个人的共同点。

我们每个人都深信自己的逻辑。 若一个女子说,男人都不是好东西。那么,她亲近的男子一定都不是好东西。因为,她会爱上“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这个断言,如若她遇到了一个“好男人”,她的世界就会有颠覆的危险,她的内心就会有失控的感觉。于是,为了避免这种失控感,她要么远离好男人,要么会把好男人变成坏男人。

对威尔而言,他的一个断言是“我只是一个玩具”,他的聪明可以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些乐子,但只要他出现一些“坏我”,一个亲密关系会立即结束,对方会毫不犹豫抛弃他。他过去的人生经验一再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当治疗、爱情和事业都抵达一个高潮时,他内心的斗争也就抵达了一个最严重的危机——是固守自己已有的逻辑,还是冒险接纳新的逻辑。

不幸的是,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坚持自己固有的逻辑。于是,人生就只是一个轮回。

有意思的是,化解这个危机的是他的死党查克,这也是影片感人至深的一个情节。在建筑工地上休息时,威尔说,他觉得整天这样做体力活也不错,他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在未来一起玩耍和生活。

没料到,查克却对他说,如果我们50岁时,你还和我在一起,我会杀死你。

这令威尔非常震惊,也许比面对西恩时还要震惊,因为他觉得,他和查克是如此好的朋友,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是他们都很享受的。

但查克告诉他,他每天最幸福的时候只有10秒,就是每天他去威尔家接他出来时。每次,他都想象,这次见不到威尔了,那意味着威尔到了能施展他的才华的地方。然而,每次他都能见到威尔开门,这种幸福感便消失了。

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环。看上去,我们每个人都限制了自己,都生活各种各样的痛苦中。但是,我们之所以陷在这种痛苦中而不能自拔,是因为,这种表面上的痛苦其实有着极大的好处。 我们之所以离不开痛苦,是因为舍不得这种好处。

威尔之所以自甘堕落,之所以浪费才华,无比重要的原因是,他通过这样的方式赢得了友谊,而他和查克等3名死党的友谊,是他多年以来在这个世界上仅有的支持。

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 我们常讲自我价值感,其实我们追求的并不是孤独的价值感, 而是关系中的价值感。

在《心灵捕手》这部影片中,爱情是迷人的,心理治疗的过程更迷人,但威尔无意中最看重的,恰恰是和查克这些问题青年的友谊,因为这是他多年以来仅有的认可他、接纳他的关系。西恩懂得这一点,所以当蓝勃说威尔的朋友是“智障”时,他愤怒地为威尔辩护。

所以,当查克也对他说,你走吧,我渴望你顺应你的天才时,威尔真正解脱了。前面有爱情、事业等美好而正确的生活等着他,后面则是多年死党的督促、威逼和容纳,那么威尔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影片最后一个高潮,是威尔终于又来到了西恩的治疗室,而西恩拿着威尔的卷宗,那上面有他的种种问题和受虐经历,对他一遍又一遍地说:“这不是你的错。”

西恩第一次这样说时,威尔说:“我知道”。

但是,威尔并不知道,他只是口头上知道而已。所以,西恩继续说。

威尔惊讶了,他看上去甚至讨厌西恩这样说,所以说:“你不要戏弄我。”

但西恩继续说:“这不是你的错。”

终于,威尔的防线彻底崩溃了,他扑在西恩的身上,紧紧抱着西恩,像婴儿一样痛哭。

这种拥抱,有着极大的象征意义,意味着威尔终于第一次真正信任了好的关系 。

影片的最后,是威尔驾驶着查克等死党送给他的破车,奔向加州,去找史凯兰。

这是一部非常棒的影片,无论是治疗过程,还是对威尔的内心的理解,都非常具有深度而且真实。威尔和西恩的扮演者也有极佳的表演。凭借这些因素,这部影片获得了1998年奥斯卡奖的最佳配角奖(给西恩的扮演者罗宾·威廉斯)和最佳编剧奖(给威尔的扮演者马特·戴蒙和查克的扮演者本·阿弗莱克),并获得了其他多项大奖。

不过,作为心理学工作者,我还想说,这部影片中有太多的戏剧色彩。导演给了威尔太多的支持性因素,譬如他的天分、爱情、卓越的心理医生和极讲义气的死党,而在现实生活中,同时获得这些因素非常不容易,尤其是查克的那番话,我很少在现实生活见到。

甚至,在这一点上事情总是相反的。当我们想脱离旧的逻辑而奔向新的人生时,那些与我们旧的逻辑捆绑在一起的人,很容易产生恐惧,并有意无意使用各种方式来阻拦我们的改变。

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若想有真的改变,需要比威尔拿出更多的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