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戏剧文学写作 看什么书

2.贡敏的评价

3.防雷是什么意思?

4.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剧评作文550字

5.曹禺戏剧家的生平趣事两则

6.急~急~急

雷雨剧评鉴赏_雷雨戏剧短评

第一次走进剧场看话剧有的人满心欢喜,有的人并没有被打动,有的人从此之后爱上了话剧。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从小就有很多机会走进剧场接触到话剧。在小城大的孩子,除了中学课本上节选的《雷雨》《茶馆》等课文,对话剧的了解少之又少。

第一次走进剧院,真的是莫大的恩惠,感谢自己的话剧启蒙留在了这里。还记得当时坐在二楼最后一排,听到开演前的钟声,内心的激动很难用语言去形容。坐在一起看话剧的还有不少小学生,很羡慕他们在那么小的年龄就能接触到戏剧,但也庆幸戏剧于我虽然迟到,但并没有缺席。

起初,很多话剧根本看不懂,尤其是演员比较多的那种戏,看着看着就分不清谁是谁了。于是,有一段时间看戏都会做很多功课,找剧本或者相关的资料提前看一遍,或者看完剧之后再回顾一遍,有的戏甚至还会带上剧本对比着看。

有时看到的剧评和自己的理解出入很大,不禁怀疑自己的审美和认知是不是出了问题,于是会去看很多相关的东西加以佐证,再换好几个角度去思考……就像那种做完题看参考答案,发现很多新思路,然后又看到答案结尾写了一句“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即可”的感觉。

后来看的戏稍微多了些,就开始疑惑话剧到底是什么?话剧到底是不是讲故事?到底什么样的戏才是好戏?有一次问了一位演员:“什么样的戏才是好戏?”她说:“你看多了就知道了,量的积累产生质的飞跃。”那时对这句话半信半疑。的确是后来看得多了自然就懂了。

戏剧文学写作 看什么书

二、课内阅读题(26分)滚绣球①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②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③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④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⑥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⑦哎,只落得两泪涟涟。1.对下列句中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只合把清浊分辨      只合:应该B.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糊突:混淆C.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勘:判断D.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延:邀请2.这支曲子可分为四层,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3.开头两句表明窦娥信奉鬼神的力量;而后面又说“不分好歹何为地!”“错勘贤愚枉做天!”以下哪种理解准确(  )(3分)A.说明窦娥因冤生怨、情绪波动,故认识前后不一致。B.是残酷的现实使她改变观念,对天地鬼神产生怀疑。C.一个穷苦妇女敢于直斥天地鬼神,表现出觉醒的意识。D.通过诅咒日月鬼神的不公道,诅咒社会现实的不合理。4.曲中清浊、善恶、贤愚、软硬指的是哪两类人(  )(3分)A.穷人和富人       B.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C.天地鬼神和窦娥自己   D.为善的与作恶的5.对这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①句说明窦娥认为人的生死是由鬼神来掌握的,谁该生,谁该死,应如日月分明。B.第②句用设问句询问天地为什么混淆了盗跖和颜渊,第③句用对比句揭示了不公平的社会现状。第④句指出这些状况是天地“怕硬欺软”、“顺水推船”、不敢坚持正义造成的。C.第⑤句和第⑥句窦娥愤怒谴责天地失掉职分就不该“为地”“做天”,这为后面“天地”被窦娥冤情之大所感动,使其实现三大誓愿作了铺垫。D.第⑦句窦娥面对法律黑暗的现实,无法伸冤,只感到无限委屈和悲伤。6.朗读曲词,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3分)A.这段曲词使用了不少古白话,如“日月”、“鬼神”、“天地”,这些词语和今天的意思一样,显得通俗而且生动。B.这段曲词以天地象征现实,以鬼神象征统治者,以盗跖和颜渊分别象征坏人和好人,另外还使用了呼告、对偶、反问、反复等修辞方法,使语言平实、形象、又符合窦娥的反抗个性。C.这段曲词表达了主人公窦娥在绝望中因愤恨而抗议,揭露出现实的普遍不合理现象,否定了掌握人间的贫贱富贵、生死寿命的统治者的公正性。D.这段曲词运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主人公窦娥对于不公社会的满腔怨愤,体现了曲词具有浓郁抒彩的特征。7.这首曲子综合运用了哪些修辞格(  )(3分)A.呼告、对偶、借代、拟人    B.比喻、呼告、对偶、夸张C.比喻、对偶、拟人、呼告    D.排比、对比、比喻、拟人8.这支曲子,表达了窦娥对天地鬼神由敬畏幻想到______________(填4个字),进而揭露指责,到最后_____________(填4个字)的情感,让一个冤屈至深、怨愤至极的窦娥出现在我们眼前。曲词用了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和多种修辞方法,高亢激越,酣畅淋漓,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体现了古代戏曲语言(曲词)富于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点。(5分)三、拓展阅读题(8分)下面是《窦娥冤》第二折戏中窦娥所唱的两支曲子,读后完成后面1~4题。(遭昏官楚州太守桃杌严刑拷打时唱)感皇恩呀!是谁人唱叫扬疾(注:高声吆喝),不由我不魄散魂飞。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捱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桃杌见窦娥不屈服,就要对蔡婆用刑)黄钟尾我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漏面贼!想人心不可欺,冤枉事天地知,争到头,竞到底,到如今待怎的?情愿认药杀公公,与了招罪。婆婆也,我怕把你来便打的,打的来恁的。我若是不死呵,如何救得你?1.感皇恩和黄钟尾与下面哪项是同一类(  )(2分)A.正宫     B.倘秀才    C.沁园春2.前一段唱词实际上反映了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后一段唱词中“好色荒*漏面贼”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4.两段唱词表现了窦娥的性格精神。下面是对唱词内容的理解,选出错误的一项(  )(2分)A.表现窦娥对张驴儿绝不妥协的精神。B.在昏官的棍棒下誓死不屈,表现她性格的刚强。C.为使年迈的婆婆免受酷刑,甘愿招认罪名,反映了她的善良和自我牺牲精神。D.作为一个弱女子,有人栽赃陷害,有人严刑逼供,她也只好认命,表现了她的软弱。四、高考题(12分)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曹操)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干,去代二百余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进违令轻敌。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时鲜卑大人轲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北方悉平。时太祖在长安,召彰诣行在所。彰自代过邺,太子(曹丕)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太祖东还,以彰行越骑将军,留长安。太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文帝(曹丕)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立为任城王。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请曰威。(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曹彰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课彰读《诗》《书》       课:督促。B.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      属:连接。C.一日一夜与虏相及       及:达到。D.召彰诣行在所         谓:前往。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3.下列记述曹彰言行的句子,可以作为曹操“黄须儿竟大奇也”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的一组是(   )(2分)①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②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③“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④“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⑤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     ⑥如太子言,归功诸将。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曹彰年少时,善于射箭、骑马,本领高强,力量超人,能徒手击杀猛兽。B.曹彰早年曾立志做将军,主张赏必行,罚必信,在日后的战斗中实现了自己的初衷。C.在敌人处于优势的情况下,曹彰临危不惧,善于听取下属意见,制定正确策略,坚守要道,使敌军退散。D.曹彰用兵有方,战功卓著,曹操大为赞赏并封他为任城王。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意气益厉,乘胜逐北。(2)从令纵敌,非良将也。(3)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 以下是上面的答案二、1.D 点拨:延长2.B  3.D 点拨:这两句最能体现窦娥的反抗精神。4.D  5.B 点拨:第②句非设问。6.C 点拨:A“日月”“鬼神”“天地”只是古今意义相同,但不是古白话;B盗跖、颜渊不是象征,而是借代;D这里是直抒胸臆而非委婉曲折。7.A  8.悲愤质问  否定控诉  直抒胸臆 抒情性 音韵美三、1.B 点拨:(感皇恩与黄钟尾)都是曲牌名,与B项同类。A项是宫调名,C项是词牌名。2.一方面表现了窦娥的宁死不屈的倔强性格,另一方面反映了昏官的残暴无道。3.张驴儿4.D 点拨:“只好认命,表现了她的软弱”不当。四、1.C 点拨:及:赶上,追上。2.B 点拨:前一个“其”表祈使语气;后一个“其”代词,他。A项,所字结构。C项,副词,才。D项,用,介词。3.D 点拨:①③是曹彰的志向。 ②是曹操贬抑曹彰的话。4.D 点拨:任城王不是曹操封的。5.(1)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追击败兵。 (2)服从命令而放跑敌人,不是好的将领。(3)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西去谒见祖上,不应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时时表现出好像做得不够的样子。 雷雨雷雨

夏日的中午,连空气也发烫。笔直的大道,无遮无盖地曝(bào pù)晒在阳光脚下。路边的几株柳树,热得无精打,低垂着枝条。柏油路软绵绵的,一脚踩出一个浅浅的脚印。一串汗珠摔下地,“吱”的一声,冒了一道白气,就没影了。

空气闷得人发慌……

“热死了,热死了……”树上的知了拉开嗓子高叫着。

方才还是烈日炎炎,万里蓝天不见一丝云絮。一转眼,狂风尖厉地呼啸着,旋转着,把路边的几株柳树吹得七颠八倒。“沙沙沙”,一些小沙子平地飞起,撞到窗子的玻璃上,发出声响。不知谁的草帽,被风吹得像风筝似(sì shì)的,一翻一翻地飞向空中。天色骤然暗下来,半空中一大块一大块墨灰色的云,差一点擦着楼顶,不一会儿就连成了一片,像块大幕布似的遮着天空,并且一点一点地压下来,压下来……

“嚓!”闪电似乎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她发怒了,用闪亮的宝剑挑(tiāo tiǎo)破了黑幕布。

“轰隆隆!”雷公似(sì shì)乎也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她发怒了,用震耳欲聋的吼声震倒了黑云山。

不一会儿,“哒哒哒哒”,豆大的雨点急速地落下来了。她敲打着柏油马路路面,敲打着玻璃窗,溅起白蒙蒙的水雾。接着,一丝清凉的湿润的空气便沁入人的肺腑。

闪电不那么刺眼了,雷声不那么震耳了,雨幕不那么密集了……仅仅半个钟头,就雨过天晴了。

这一阵雨,把整个天地洗刷一新。你再看路边那几株柳树……

1.找出文中比喻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雨过天晴后的柳树是怎样的呢?请发挥想象把省略号内容写具体。

这一阵雨,把整个天地洗刷一新。你再看路边那几株柳树,( )

3.作者抓住了雨中哪些景物来写的? 答案1,差一点擦着楼顶,不一会儿就连成了一片,像块大幕布似的遮着天空,并且一点一点地压下来,压下来……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乌云的面积之大。

2.那些六条变得充满了精神,扬起了头,摇摆着鲜绿了柳枝,好像在给我打招呼

3.柳枝 柏油路 知了 云

补充二、课内阅读题(1O分)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鲁侍萍 不敢说。周朴园 哦。①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周朴园 哦?②你说说看。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周朴园 (苦痛)哦!③周朴园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④鲁侍萍 她不是**,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鲁待萍 我姓鲁,老爷。……周朴园 (忽然立起)你是谁?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鲁侍萍 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周朴园 (惊愕)梅花?鲁侍萍 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周朴园 哦,⑤侍萍!(低声)是你?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1.周朴园向人打听鲁侍萍的下落,对这种怀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是人之常情,因为他对鲁侍萍自始至终是很有感情的。B.是做给他人看的,目的是借以维护他在家庭及社会上的地位、声望。C.有真实的一面,因为他与昔日的侍萍确实有过一段美好的日子,而现在的家庭很不如意。D.有虚伪的一面,因为他确信侍萍已经死去三十年了,不会对自己造成任何威胁。2.最能说明周朴园把昔日的侍萍说成是“**,很贤慧,也很规矩”的目的的一项是( )(2分)A.赞扬侍萍,显示当初与他一起生活是正确的。B.名为赞扬,实则为掩盖自己的罪行。C.为了表达自己的眷恋之情。D.开脱自己,表达愧疚自责的心情。3.文中五个加序号的“哦”分别表明周朴园怎样的心情?(2分)4.周朴园说“你姓什么”“你是谁”时的心理分别是什么?请将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空格上。(2分)A.怀疑 B.警惕 C.惊奇 D.惶恐 E.痛苦 F.兴奋(1)“你姓什么” (2)“你是谁” 5.这一段戏表现的周朴园感情变化的过程是:(2分)三、拓展阅读题(14分)谈谈《雷雨》的戏剧冲突戏剧不懂得平静过日子,它需要不断地掀起冲突的浪潮,使人物在相互冲突中撞击出性格火花。《雷雨》中,曹禺把二十年代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集中于周、鲁两家的冲突氛围内,把两家三十年来错综复杂的 和 集中在一天的特定的环境中,人物的性格就得到了自然的艺术显现。同是炎黄子孙,鲁侍萍这位柔弱、善良、温柔、爱憎分明的女子,在那个特定的社会里却一直不能把驾驭生命的疆绳紧握在自己手中,她被封建买办资产阶级家庭所蹂躏,被伪善的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混血儿周朴园所欺骗。在第二幕中,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看似平淡,冲突却异常激烈。当周朴园吩咐她“先下去”时,侍萍“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只问了一句:“老爷,没事了?”这简短的话语和细微的表情变化,就很好地展示了侍萍 A 和 B 的心情,当侍萍说:“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时,冷酷无情的周朴园连忙回答:“不,不,不用。”三个“不”字,便将他人性的 C和灵魂 D 暴露得淋漓尽致。当周朴园得知面前这个两鬓染霜的老婆子就是他当年玩弄过的漂亮侍女时,他色厉内荏,拿出一张五千元的支票,并声称“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侍萍将肮脏的支票撕得粉碎,然后迸发出血泪控诉:“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这一撕,撕碎了周朴园①的面具,撕碎了资本家②的信条,撕出了侍萍③的性格,撕出了她三十年风雨中磨炼出的④精神。1.开头画线句使用的辞格是( )(2分)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拟物2.两个方框中应填入的一项是( )(2分)A.血缘关系,纠葛 B.暧昧关系,阶级矛盾C.家庭不和,父子冲突 D.劳资冲突,凌辱3.为什么说周朴园是“混血儿”?(2分)4.剧中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语言。侍萍简短的话语,展示了什么样的心情;周朴园的三个“不”,勾画了他什么样的人性和灵魂?填写相应的空格。(2分)A. ;B. ;C. ;D. 5.侍萍撕碎支票后又冷冷地说了一句话,充分表达了她什么样的情感?(2分)6.本段文字的末尾,剧评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有力地评论了侍萍这一很有个性和表现力的动作。试根据上下文,填写出这些方框里的词语。(2分)① ② ③ ④ 7.写剧评是本单元写作训练的要求。从选段看,这篇剧评有哪些特点值得借鉴?(2分) 以下是雷雨的答案 二、1.A 点拨:此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分析。A项中“自始至终”不当。2.B 点拨:此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B项“掩盖自己的罪行”分析较贴切合理。3.①等待下文 ②奇怪 ③痛苦 ④惶恐羞愧 ⑤恍然大悟4.(1)C (2)B 点拨:此题意在考查品味人物的心理变化,语言是心灵的镜子,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可以探求人物心理。5.痛苦 惊愕 怀疑 冷酷三、1.B 2.A3.这里是说周朴园既有资产阶级的虚伪本性,又有封建阶级的狠毒的一面,他是的资产阶级和封建式的家长,是制造剧中悲剧的罪魁,又是惯用封建礼教作为统治家庭的罪恶工具的典型。4.A 愤恨 B 痛楚 C 奸诈 D 伪善5.对周朴园和那不公平的社会的蔑视和抗议,显示了她的骨气和尊严。6.①自私自利(或冷酷伪善);②金钱万能;③善良正直(或自尊刚强);④反抗。7.①紧紧抓住“戏剧冲突”这个纲,重点突出;②以课文节选内容为主、其他部分为辅的原则取舍材料,协调好课文与全剧的关系;③贴切的修饰语和排比句的运用,增添剧评的可读性。

贡敏的评价

《诗学》亚理斯多德

《论戏剧艺术》狄德罗

《汉堡剧评》莱辛

《论剧场艺术》克雷、

《戏剧小工具篇》布莱希特:

《戏剧及其替身》

《质朴戏剧》格罗托夫斯基

《空的空间》

这是西方比较著名的戏剧著作,还可以关注一下荒诞派,黑色幽默这些戏剧流派的作家作品和著作。还有《论悲剧》等。

关于中国古代的有本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著题选》,介绍了一百多部理论著作,其中包括戏剧。曹禺作品,不可忽视。

想写作好,看理论不够,多看作品原著最重要

防雷是什么意思?

贡敏说:“我搞话剧是科班出身,拍**是学徒出身,弄京剧是票友出身,至于拍电视完全无师自通。”台湾所有与戏剧有关的大奖,几乎都有贡敏的位置,如国军文艺金像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金马奖,教育部文艺奖。尽管得奖无数,贡敏却表示,“尚未写出真正满意的作品。”因此至今依然未停笔。

戏剧的范围很广,对于每个剧种,贡敏都有一定的涉猎和素养。以京剧来说,在贡敏接掌国光剧团艺术总监前,他就写了不少国剧剧本。早年三军剧团每年都要举办国剧比赛,贡敏当时为海光剧团写了7,8个剧本,包括“贞观图”,“花木兰”参加国剧竞赛,年年得奖。国光剧团新近上演的“天下第一家“亦是出自贡敏早年的创作。任职国光后,贡敏还策画了”本土京剧系列“演出。

为什么会演出一系列的本土京剧?主要是贡敏认为,京剧老戏演的都是古代故事,台湾新编的戏码也多向非台湾的传说,历史取材,造成一般台湾观众对京剧不感兴趣。于是策划这次演出,首出戏“妈祖”就由贡敏自己执笔。一般来说,国剧演员和编剧都是从小作科,拜师,但他完全不同,完全是累积多年来的看戏经,自己摸索出个中道理。 1931年出生的贡敏,本名贡宗耀,南京人。“贡”这个姓与“端木”同源,台湾这两个姓氏都不多,像贡敏这样的人就更少了。从小就经历了对日抗战,国共战争的贡敏,童年时所受的教育不太完整。

据贡家表示,他家原来开书店,父亲爱看京剧,小时候他常常跟着父亲逛戏园,很自然地就喜欢上戏剧。京剧的故事大都来自“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等通俗,但剧情常常掐头去尾,只演其中一段,让贡敏看得到口看不到心,难窥全貌。好在家里开书店,于是看完戏后他就急着找书看,也养成他爱阅读的习惯。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人几乎把南京给全毁了。贡敏家的书店也难逃此劫,贡家由小康沦为小贩。在那个时代成长的贡敏,没有机会受完整的正规教育。所幸从小看传统戏曲,阅读,让他从自习中扎下深厚的国学基础。 贡敏与现代话剧结缘起源于15岁那年,尽管那已是60多年前的往事,贡敏却记忆犹新:“那一天,我第一次看到话剧,是曹禺的『原野』,用法设计的布景相当逼真,视野宽阔,铁轨就从我的眼前直直通到天上,真是神奇,我被这片奇景吸引得目瞪口呆,没有唱念作打,演员又穿着现代服装,戏剧性很强,给我极大的震撼与感动。“从此他迷上话剧。

小时候贡敏读章回用以补充京剧的故事,看不到话剧的时候就看剧本。当时剧本很多都有出版,中国幅员大,剧团多,剧本需求量大,不像台湾,一个剧团演过的剧本另一个就不演了。所有戏剧家中,贡敏和许多从事戏剧工作者一样,心中最崇拜曹禺,他认为,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开拓者,1933年处女作“雷雨”问世,为中国话剧写下最重要的奠基之作,他甚至认为中国迄今没有其它剧本超越“雷雨”。其后“原野”,“日出”再次问世,曹禺地位颠扑不破。

在抗俄期间,贡敏利用各种管道,冒着危险,私藏了曹禺所有的剧作。待两岸开始交流后,他立即赴北京登门拜访曹禺及吴祖光等人。由于熟读名家的作品,贡敏不否认他们对他的启迪,他的剧作或多或少受了他们的影响。贡敏透露,他在阅读剧本的当儿,也在心中立下志愿,未来要朝戏剧之路发展。 戏剧果然成为他一辈子的志业。民国37年军中招考话剧队,刚满17岁的他和一群爱戏剧的朋友都去了,他的父亲担心他年龄太小,一度曾反对他前往,可是他决心跟着国军一起跑,一起演戏。民国39年随着18军11师的话剧队一“飞马剧队”,由金门来到台湾。和他一起去报考话剧队的17个人,最后只剩下他一个。此时家人都流离四散到各地,明知无家可归,想家也莫可奈何。

贡敏在剧团待了一阵子,之后进入政战学校影剧科,民国43年毕业。在这段期间,贡敏得到许多戏剧名师的引导,包括李曼瑰,齐如山,梁实秋,邓绥宁,张英,真正进入戏剧世界,同时亦结识了张永祥,赵琦彬,宋项如,聂光炎,刘维斌等许多同窗。彼此互相切磋,鼓励,这股动力激发了他们不断往前迈进。

之后,一连3年,贡敏在许多比赛中得到大奖,先是44年,导演“陋巷之春”获国防部文康大竞赛首奖。当时军中话剧队很多,国防部每年都要征选剧本, 45年,他写了一出独幕剧“落魂崖”,得到首奖。46年创作短篇“第四面墙”,获香港亚洲画报征文第一名,奖金一千元。同年编写的“风尘千秋“(四幕话剧)也获得国防部征文第一名,奖金五千元。那个年代军中待遇菲薄,官拜中尉的贡敏每个月的饷钱只有7,80元,而写作却给他带来极可观的收入。民国46年到台北中山堂参加话剧比赛的7个剧团,有3个剧团演出他的剧本,现场一片“贡敏声”,朋友见面都以“贡敏年”赞扬他。 贡敏清楚自己喜欢戏剧,适合戏剧,“作戏很好玩,以前只觉得戏很好玩很热闹,后来被话剧感动,走上戏剧之路,才发现戏里有很多影响人心的力量。多数人的工作和自己的兴趣相违,我很,工作能够和兴趣结合。“

1961年,贡敏从政工干校调往中国制片厂,在那里从零开始学习,工作了整整10年,做过剧务,策划,编辑,音乐,剪接,编剧,副导演,导演等工作,从新闻片开始,纪录片,军教片,剧情片等全部都拍过,大大小小有10余部。1969年,大导演李翰祥拍摄“扬子江风云”,邀请贡敏担任他的副手,彼此合作愉快,片子杀青后,李翰祥无法赴日本为影片做配音等后制工作,改由贡敏代劳。贡敏匹马单枪闯东京,完成任务,也大开眼界。日后张彻和张英并邀请他去香港发展,这就是贡敏丰富的**“学徒生涯”。

在香港贡敏导演了武打片“小拳王”,演员孟飞因为参加此片男主角的招考,得以进入**圈。“小拳王”大卖,公司希望他长久留在香港,但贡敏对打打杀杀的武打戏没有兴趣,只是因为当时流行,不得不拍。另外,他对香港的工作环境也不习惯,心情变得十分低落。1969年底,中视开播,贡敏决定回台湾, “毕竟,家在这里。” 贡敏为中视编导过“怒江春暖”,“大江南北”一系列受欢迎的连续剧。接着华视开播,要拍一部黄梅调大戏“七世夫妻”,邀请凌波,李璇担任主角,华视力邀贡敏为此戏编戏兼导演。贡敏的长才在此戏中展露无遗,华视不愿放走这么好的人才,他就留在华视作了好长一段时间。

从一开始的话剧演员,再到政战读影剧科,毕业后投身海军话剧队,回母校教书,进入**制片厂,作导演,写剧本,到香港从影,又回台湾编导电视剧,近一甲子的岁月,贡敏从未离开戏剧工作。写剧本占据他作品的绝大多数。由于他创作量大,品质又精良,得到前辈剧作家魏子云的青睐,推介他进入评审和学术性的研究,开始担任新闻局,文建会,教育部等单位举办的剧本评审工作,并因此结识恒,李殿魁,黄美序,曾永义... ...等戏剧学者,使他视野更形宽广;师执辈如俞大纲,张佛千,姚一苇,王蓝,吴若,钟雷,张继高,李翰祥对他均有所启迪。 剧评家黄美序曾以“师父带进门,修行在个人。”形容贡敏努力不懈的精神,他认为,贡敏虽然得到许多良师的指导,如果没有他自己的苦修,毅力与天赋,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贡敏自选的座右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万出戏”正可说明。

事实上,贡敏非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更是看万出戏的实践者。贡敏的朋友都有这个经验,要找贡敏,他不是在剧团工作,就是在剧场看戏,要不然就在看**。从他搜集的戏剧书籍和录影带,DVD亦可看出他的用功态度。据贡敏表示,他每到一个地方旅游,第一件事就是逛书店,选购戏剧书籍,接着再逛唱片行。他的“戏文书屋”收藏的戏剧图书,影音资料,是台湾个人收藏中最丰富的,其中光是剧本就有3,4千册之多,戏剧录影带也有2,3千卷。他把读书当作一大乐趣,因此愈读愈有味,“我的老师和朋友都在那里,随时要向哪位请教,就从架上把他们请下来。”贡敏收藏这些书不仅供自己参考,任何研究戏剧,戏曲的人需要参考,他都不吝出借供人影印,大家一起分享这些宝贵的知识资产。也因为如此,他亦搜藏了不少硕,博士论文,这都是借用他资料的研究生完成论文后送他一册以为回报。 贡敏一辈子都在不断吸收,他常说,吸收就是受影响。前几年,有人请他写下影响他最深的一句话,他毫不考虑地写下“择善固执,竭尽所能。”这句话来自两部书,分别是“约翰克利斯朵夫”,“英雄与英雄崇拜”。贡敏说,“人有各种才具,有人因打仗成为英雄,有人因写诗成英雄,有人因歌声成为英雄... ...选择自己最适合自己的事,把它发挥到淋漓尽致,择善固执,选定目标,找到方向就竭尽所能。“

除了吸收,贡敏还不断磨炼。下面就是一个例子:1991年,贡敏为广播电台写了一系列的“千古风流人物”广播剧集,这是他继1964年,在民防电台主持两年的广播剧演出,写出不少剧本后,再度执笔写广播剧。参加演出的都是艺文界知名人物,有:马森,薇薇夫人,痖弦,罗兰等。有人对他写广播剧不以为意,认为他的笔钝了。否则为何来写广播剧?剧评家黄美序对此事有不同的解读,他指出,英国许多著名编剧家都从写广播剧开始,主要是广播剧全凭声音去打动听众,文字语言是它最主要的工具,所以写广播剧是剧作家最佳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磨刀石”,他对贡敏写广播剧一事的看法是,“对他的编剧技巧,仍有磨炼的功能,也显示他不断求进步。“ 贡敏最喜欢写喜剧,他也坦承写喜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让人发笑,层次有很多种,个人对幽默的感受不同,思想上的笑料最高级,言语次之,动作最低,要让雅俗共雅的人都能笑得开心,才是最高超的喜剧。“

有人问贡敏,他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部?每次提到这个问题,贡敏总会显得很无奈,他说:“我踏入戏剧这一行时,正是抗俄叫得最响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写,呼口号的东西,这些材料都不是发自内心写的,对观众有所欺骗。我一个人逃到台湾,身无恒产,为了生活,不得不写些媚俗,洒狗血的东西,以因应市场。“贡敏透露,他最满意的作品是一些只写了大纲的未完成之作,搁在那里,一直没时间完成。

一般来说,剧本是不大出版的,剧本不像,读者阅读文字去欣赏作品,戏的观众却很少阅读剧本,绝大多数的人看戏,看**,但不读剧本。因此剧作家必须靠剧团演出,才能传达创作者的意念,意念传达出去后,观众还不一定能完全感知,如果能回过头来看剧本,对创作者的意念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也因为如此,贡敏在接下国光剧团的职务后,即为自己的作品作选择归纳,编成“戏剧文集”。他也知道出版界无人愿意出版此书,因此计画以自费的方式出版,供大家参考。他说,如果在结集之前,能将自己久想写的部份题材完出,一并纳入,那就更理想了。

尽管年逾古稀,但是贡敏展现的仍是一副“宝刀未老”的神态,每天忙着看书,看戏,一刻也不愿浪费,他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文化机构能够成立“戏剧图书馆“,就像**图书馆,他说,如果戏剧图书馆成立,他会毫不保留将自己全部的戏剧(曲)藏书捐出,成为可使用参考之公器,那将是他个人戏剧生涯的最大成就。可惜这个心愿始终无法达成。今年8月,贡敏把他搜藏的剧本及录影带,分别捐给国家图书馆及台大图书馆,他还是那句话:“希望大家一起分享这些宝贵的知识资产。”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剧评作文550字

防雷,是指通过组成拦截、疏导最后泄放入地的一体化系统方式以防止由直击雷或雷电的电磁脉冲对建筑物本身或其内部设备造成损害的防护技术。

室外防雷:

在户外遇到雷雨,都应该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中去避雨,如果在山区找不到房子,可以躲到山洞中去。据《中国防雷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分析,室外防雷要注意以下5点:

1、不要停留在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

2、不要停留在铁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

3、应迅速躲入有防雷保护的建(构)筑物内,或有金属壳体的各种车辆及船舶内。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应立即双脚并拢下蹲,头部向前弯曲,降低自己的高度,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因为雷电流经落雷点会沿着地面逐渐向四周释放能量。此时,行走之中人的前脚和后脚之间就可能因电位差不同,而在两步间产生一定的电压。[1]

4、不要在大树(在野外有时也可以凭借较高大的树木防雷,但千万记住要离开树干、树叶至少两米的距离。)、电线杆、广告牌、各类铁塔底下避雨。因为此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接触大树、电线杆、各类铁塔就仿佛手握防雷装置引下线一样,就很可能会被雷击。

5、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游泳池、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中去避雷雨。

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分为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防止因雷击而造成损害;二是接地,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取的一种用电措施。

防雷接地的概念及分类

接地装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称,其作用是将闪电电流导入地下,防雷系统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接地工程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周围环境对工程效果的影响,脱离了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接地工程是不可行的。实践要求要有系统的接地理论来对工程实际进行指导。而设计的优劣取决于对当地土壤环境的诸多因数的综合考虑。土壤电阻率、土层结构、含水情况以及可施工面积等因数决定了接地网形状、大小、工艺材料的选择。因此在对人工接地体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地网所在地的土壤电阻率、土层分布等地质情况,尽量进行准确设计。

接地体:又称接地极,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分为人工接地体与自然接体。 接地体做为与大地土壤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大地之间电气连接的导体,安全散流雷能量使其泄入大地。

接地设计中,利用与地有可靠连接的各种金属结构、管道和设备作为接地体,称为自然接地体。如果自然接地体的电阻能满足要求并不对自然接地体产生安全隐患,在没有强制规范时就可以用来做接地体。

而人为埋入地下用作接地装置的导体,称为人工接地体。一般将符合接地要求截面的金属物体埋入适合深度的地下,电阻符合规定要求,则做为接地体。具体参考接地规范,防雷接地、设备接地、静电接地等需区分开。

接地是防雷工程的最重要环节,不论是直击雷防护还是雷电的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和雷电波入侵的防护技术,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因此没有良好的接地技术,就不可能有合格的防雷过程。保护接地的作用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降低接点的对地电压,避免人体触电危险。

接地体的种类

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中直接与大地接触的起散流作用的金属导体成为接地体。接地体主要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类:各类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用来兼作接地的金属导体称为自然接地体。埋入地中专门用作接地金属导体称为人工接地体,它包括铜包钢接地棒、铜包钢接地极、铜包扁钢、电解离子接地极、接地模块、“高导模块”。

曹禺戏剧家的生平趣事两则

夏天的雨,是强悍而又倔强的,它是将挫有力的夏之交响曲,炎炎烈日后万物的生命。

雷雨将至,乌云密布。翻腾的乌云像千万匹脱缰的烈马,在茫茫天池中奔腾跳跃。有的昂首嘶鸣;有的俯首猛冲;有的怒目圆睁,撒开四蹄;有的昂首挺胸,甩动马尾。腿一扬,溅起漫天银花;尾一扫,洒落遍地晶珠。

就在这时,闪电像一条矫健的金龙,把乌云扯得四分五裂;如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把乌云画的七零八落。刹那间,无穷大的天宇灿烂生辉。

片刻,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雷声四面响起。如雷神击打着天幕,八面威风。四下里,雷公电母齐鸣,万物胆战心惊。

雷雨来了!疾风并着骤雨,冲向大地,冲向人间,冲刷着世间万物。倾盆的大雨直泻而下,大雨滂沱,气势更为磅礴。豆大的雨点如同晶莹剔透的珍珠,洒落在人间。闪电为他助威,惊雷为他加油,狂风为他呐喊。

雷雨过境,把被烈日炙烤已久的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土地湿润,恰到好处,植被沾水,晶莹剔透。

雷雨又是如此豪迈,来得疾,去得快。他是盛夏的精灵,雨之豪杰,有气派,够干脆。刚刚还是乌云密布,大雨如注,须臾就烟消云散,雨过天晴。

天格外的蓝,树十分的绿,阳光特别的灿烂,在天的尽头,还有那么一道亮丽的彩虹。

急~急~急

曹禺是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那你知道关于曹禺先生哪些趣事吗?下面是我为你搜集曹禺的趣事两则,希望对你有帮助!

曹禺的趣事

 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曹禺的很多作品现在仍然是家喻户晓,曹禺最著名的作品是被称为?曹禺三部曲?的三部话剧作品,包括《雷雨》、《日出》和《原野》。至今这些作品还是久演不衰,都被改编成为作品搬上电视荧屏。

 曹禺趣事一: 抗日战争 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这一年的夏天,曹禺的夫人给曹禺准备了洗澡水,让曹禺去洗澡,当时正在沉浸在书中的曹禺,对妻子的催促一拖再拖,最后在妻子的再三催促之下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走进了洗澡间,一个小时过去了,又一个小时过去了,始终不见曹禺出来,只听见哗啦啦的水声,曹禺的夫人进去一看,只见曹禺坐在澡盆里,一边用毛巾拍打着水,一边看书。

 曹禺趣事二:在曹禺人生的最后八年里曹禺几乎都是在医院中度过的,但是即使是在医院里曹禺也没有放下自己的工作,始终没有离开创作。曹禺手边一直有好几个本子,其中有活页本、小 笔记本 、学生用的横格本等等,里边有他的断想,有 日记 ,有人物的对话,有写出的诗,更多的是他想写的剧本之提纲等。在那段时间曹禺的床头总是放着《托尔斯泰评传》之类的书,曹禺读起来非常的认真,有的时候读着读着会突然感慨万千:?我就是惭愧啊,你不知道我有多惭愧。?、?我要写出一个大东西才死,不然我不甘。我越读托尔斯泰越难受。你知道吗?。

曹禺与陈 白露 关系

 曹禺陈白露指的是曹禺与陈白露的关系,曹禺是一位剧作家,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最杰出的剧作家,陈白露是曹禺创作的剧本《日出》中的女主角,曹禺陈白露两个人身上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或者说陈白露身上有一些曹禺的影子。

 陈白露是曹禺《日出》中的女主角,现代剧评家曾经评价曹禺陈白露说:?曹禺像陈白露一样掉进了坑里,可是又跳不出来。?陈白露就是这样一个女性,陈白露受过良好的 教育 ,曾经是五四运动中的热血青年,但是最终却被困在大旅店内,陈白露自己说:?她是卖给了这个地方的。?在《日出》中陈白露曾经多次向要逃离自己生活的那个地方,方达生也曾经多次的鼓动陈白露离开她生活的那个圈子,但是经过多次的尝试之后,陈白露失败了。陈白露最大的悲哀就是自己没有能力养活自己,她已经过惯了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已经不能适应普通民众的生活,但是她却是依靠别人的包 养生 活的,是依附在别人身上生活的,陈白露曾经幻想能够获得一笔数目不菲的遗产,从而可以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但是最终却被那个老妇人顾八奶奶所欺骗。陈白露觉得自己可以救小东西,但是最终却无能为力。陈白露经常吟咏的一句诗是:?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特别是在陈白露最后服下大量安眠药的时候,再一次吟咏了它,让人不禁泪流满面。

 曹禺陈白露两个人身上拥有着相似的东西,陈白露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但是却跳进了坑里,曹禺同样也追求者自由、幸福的生活,但是在国民党统治下,社会黑暗,也觉得自己是掉进了坑里,却没有能力跳出去。

曹禺的评价

 曹禺评价一:曹禺是一位 成功 的剧作家。这一点是任何人都承认的事实,曹禺早在23岁的时候就凭借着自己的第一部话剧作品《雷雨》而轰动一时,成为了当时举世闻名的人物,这场戏上演的时候的轰动效应让人叹为观止。后来曹禺更是写出了《日出》、《原野》等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即使是曹禺没有后来的那些作品,曹禺在中国戏剧史上也会因为以上三部作品具有崇高的位置,曹禺先生能够在年仅23岁的时候就写出了那么辉煌的作品,称得上是一位天才,当然更加称得上是一位成功的剧作家。

 曹禺评价二:曹禺是一位感情异常丰富的人。曹禺能够创作出那么多的优秀的文艺作品,对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的细致入微,必定是一位心思缜密,感情丰富的人。这从其一生的感情生活也可以看出来。曹禺的第一位夫人是其清华同学郑秀,后来曹禺移情于方瑞,在方瑞死后不久曹禺就与自己的第三位夫人李玉茹结了婚。可以说曹禺的一生都不缺乏爱情,曹禺必定是一位感情异常丰富的人。

 曹禺评价三:曹禺是一位进步人士,是为中国的老百姓写作的一个人,曹禺一生之中积极的参与了很多进步团体,曾经与鲁迅、巴金等77人共同签署《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后来更是在国民党和***之间选择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曹禺是一位要求进步的人。

最具有雷雨性格的是蘩漪

繁漪的性格是最“雷雨”的,也是他刻画的最具特色和最为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个从走廊上静静走来的女人,阴鸷而沉郁,穿着一身镶灰花边的旗袍,如同一朵黑色的玫瑰在满园的暮色里散发忧郁的芬芳。她的眼睛大而灰暗,沉静地灼烧"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偶尔也会露出依稀的微笑:"红晕的颜色为快乐散布在她的脸上"。

她素来有些阴鸷怪异,时而敛声息气,时而疯狂爆发,还有她那畸形的爱情、欲望的冲动,都裹挟着一种闪电雷鸣般的突发性和猛烈性。她代表着“五四”以来女性追求个性解放,争取民主自由的最强音,在她身上折射出不畏强权、争取自由、宁死拼斗的绚丽光彩。作为周朴园的继室,她不甘心为人摆布,敢于反抗周朴园,面对周朴园的训斥,繁漪敢当面顶撞说:“不,我不愿意。”可以说,繁漪是周朴园家长专制的掘墓人。她厌倦了冷寂阴沉的家庭,在形如枯井的心底却跳跃着一丝如火的热情,她爱上了周家的长子周萍,落到了“母亲不像母亲,不像”的地步,可是在她看来并不是可耻的,反而是正义的,是自己追求爱情、自由的最好宣言,,是自己葆有生命活力的最好办法。所以当周萍痛苦甚至厌恶这种**关系时,繁漪却发出这样的呐喊:“我跟你说过多少遍,我不这样看,我的良心不是这样做的。”

曹禺借繁漪的口发出了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的呼喊,以摧毁这个灭绝人性的社会,但也深知专制主义的强大,也只能是无奈地看着这个社会怎样在吞噬着自由和人性的幼苗。《雷雨》震撼观众的艺术力量就在于它形象再现了专制主义对一朵自由之花的摧残,描述了专制社会使人变成鬼、道貌岸然的邪恶扭曲人性的历程,使你深深厌恶这个罪恶的社会。难怪说打开新文学的人物画廊,像繁漪这样的典型,应当是属于曹禺的,无论你喜欢她还是不喜欢她,却不得不承认她的深厚丰满,她的特异的性格光彩。她的形象像雕塑家手下的塑像,最明晰最细致的纹理,都显示着鲜明的性格。而最重要的,是她的复杂心理,交织着错杂矛盾的情感,都被曹禺天才地刻画得惟妙惟肖。

曹禺曾在《雷雨.序》中这样说:“我最早想出的,并且较觉真切的是周繁漪…….我喜欢看繁漪这样的女人。”“我想她应该能动我的怜悯和尊敬,我会流着泪水哀悼这可怜的女人的。我会原谅她,虽然她做了所谓‘最大恶极’的事情——抛弃了神圣的母亲的天责。”“可见繁漪在作者的心中是令人同情的,她敢爱敢恨的突出个性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作者对繁漪的爱恨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如果从传统道德的角度,从**的角度来看,繁漪会被认为是个坏女人。笔者认为可能有些偏颇,应该把繁漪这个人物放在具体的历史文化和家庭环境中理解这个可怜的女人。在中国封建社会,作为女性,她们最高的人生价值、美德规范就是做一个孝妇、贤妻与良母。“男尊女卑”是中国数千年来盘踞在广大国民意识深层的观念。女人只能顺从,只能是弱者,不能有半点反抗,如再红杏出墙,**等,简直是大逆不道,会被千刀万剐。所以当20世纪初中国剧烈的社会变革与思想变革来临时,女性们开始了反封建斗争,为自己的个性自由而摇旗呐喊。繁漪正是那个年代里唯数不多的个性派女性的代表,她读过一些书,有自己的思想,敢于作出自己的决定,即使在成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后,仍敢于冲破封建纲常,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我不是周朴园的妻子,我不是周冲的母亲!”她就是这样一个敢于大胆释放自己的女性,比起处在那个时代许多把自己的一生归于命运安排的女性来说,她的确勇敢得多,她不屈服于命运,她敢于大胆追求,正是这,才把她与那些默默忍受、族权、夫权,神权的一大群妇女区分开来,显出一丝耀眼的锋芒。试想,在一个根本不被当女人看,不被当人看的家庭里,四周都是窒息的空气,没有一点新鲜空气,繁漪为了抓住一根活命稻草,追求自己的爱情,难道没有她的合理性吗?

然而,她同追求自由的现代女性又有本质的区别,在她身上还残留封建落后女性的局限性。首先,作为一个真正觉醒的新女性,她应该自尊、自爱和自律的,而繁漪远远没有达到这一点,她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没有为普通百姓谋幸福的思想境界,一样张口闭口下等人如何如何。她心目中的理想至高也就是追求自由的爱情,而且是一种畸形的爱情。笔者不赞成繁漪对周萍寄予的感情,因为认为周萍没有真爱过蘩漪,或许女人的心天生是软的,很怕每一份自以为是的感情从身边滑过,她深深地陷入了对周萍的爱中,似乎只有周萍才能使这个桀骜的女人改变桀骜的个性。这从周朴园让周萍劝蘩漪吃药的细节上可以一眼看出。虽然繁漪和周萍在年龄上属于同一辈人,但他们谁也无法改变他们既定的社会坐标,蘩漪是周朴园的妻子而周萍是周朴园的儿子。而且在追求爱情中,她施尽手段破坏周萍和四凤的爱情,一次次哀求周萍把她带走,甚至许诺即使把四凤一起带走也可以,在得不到周萍爱情时,她竟取玉石俱焚的做法,这难道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的新女性吗?另外,笔者认为作为一个现代新女性应该是理性的,而繁漪是自私的。为了爱情,她的行为甚至有点让我瞧不起。作为周冲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喜欢四凤,然而她鼓励自己的儿子追四凤并不是因为做母亲的自私而是做女人的自私。到后来她百般阻挠周萍与四凤的感情,死搅蛮缠地跟踪周萍,下跪哀求周萍,勉强他的感情,这些不符合她要强的个性,既然她敢于反抗周朴园,为什么最终要向周萍下跪,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追求个性吗?

无可否认繁漪的悲剧深刻性,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这个家庭和社会,犹如一个封闭禁锢的黑匣子,是连一点人的自由都不可能的。人性被扭曲异化,美的心灵被扼杀窒息。“雷雨”的世界,是一个令人灵魂战栗的世界。同时还表明了一个客观的事实,在中国追求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以追求个性自由所产生的拼搏力量毕竟是软弱的。但是如果过高的估价繁漪的个性解放和民主自由追求,好象太牵强了些。所以笔者认为繁漪只能是一个可怜的人,她的生活时代注定了她人生的悲剧。

李健吾谈《雷雨》

曹禺原即万家宝先生,《雷雨》是一个内行人的制作,虽说是处女作,勿怪立即抓住一般人的注意。《雷雨》现在可以说做甚嚣尘上。我来赶会也敬一柱香,想来虽在发表一年之后,总用句道远心诚,恕了自己吧。在中国,几乎一切是反常的。举一眼前的例,剧本便要先发表,而后--还不见得有人上演。万一上演,十九把好剧本演个稀糟。《雷雨》便是这样一个例。在中国写剧

评,不是有意刻薄,实际也是根据书本来估量,反比根据演出的成绩要正确些。

在《雷雨》里面,作者运用(无论他有意或者无意)两个东西,一个是旧的,一个是新的:新的是环境和遗传,一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新东西;旧的是命运,一个古已有之的旧东西。我得赶紧声明,说是遗传在这里不如环境显明。有什么样的爹,有什么样的儿子,有什么样的周朴园,有什么样的周萍。但是作者真正用力写出的,却是环境与人影响之大。同是一父母所生,周萍颐养在富贵人家,便成了一位"饱暖思*欲"式的少爷,鲁大海流落在贫苦社会,便成了一位罢工的领袖。这点儿差别最可以从那两个有力而巧妙的巴掌看出来。第一个巴掌,是周萍打鲁大海(第一幕),打得鲁大海暴跳如雷;第二个巴掌,是鲁大海打周萍(第四幕),打得周萍忍气吞声。这两个前后气势不同的巴掌,不唯表明事变,也正透示在不同的环境之下,性格不同的发展。

然而这出长剧里面,最有力量的一个隐而不见的力量,却是处处令我们感到的一个命运观念。你敢说不是鬼差神遣吗?否则,二十年前的,二十年后怎么会开花结果呢?所以全剧临尾,鲁侍萍(母亲)痛苦道:"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天哪,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我一个人有罪,我先走错了一步。如今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事情已经做了的,不必再怨这不公平的天;人犯了一次罪过,第二次也就自然地跟着来。"做母亲到了她这步田地,自然多应和她一样想。但是,真正应该负起这些罪恶的不是周朴园(父亲)吗?周朴园不唯活了下来,而且不象两个发疯的女人,硬挣挣地活了下来,如若鲁侍萍不"再怨这不公平的天",我们却不要怨吗?作者放过周朴园。实际往深处一想,我们马上就晓得作者未尝不有深意。弱者全死了,疯了,活着的是比较有抵抗力的人:一个从经验得到苟生的知识,一个是本性赋有强壮的力量:周朴园和鲁大海。再往深处进一层,从一个哲学观点来看,活着的人并不是快乐的人;越清醒,越痛苦,倒是死了的人,疯了的人,比较无忧无愁,了却此生债务。然而,在人情上,在我们常人眼目中,怕不这样洒脱吧?对于我们这些贪恋人世的观众,活究竟胜过死。至于心理分析者,把活罪分析得比死罪还厉害。然而在这出戏上,观众却没有十分亲切的感到。所以绕个圈子,我终不免栽诬作者一下,就是:周朴园太走运,作者笔下放了他的生。

但是,作者真正要替天说话吗?如果这里一切不外报应,报应却是天意吗?我怕回答是否定的,这就是作者的胜利处。命运是一个形而上的努力吗?不是:一千个不是!这藏在人物错综的社会关系和人物错综的心理作用里。什么力量决定而且隐隐推动全剧的进行呢?一个旁边的力量,便是鲁大海的报复观念;一个主要的力量,便是周蘩漪的报复观念。鲁大海要报复:他代表一个阶级、一个被压迫的阶级,来和统治者算账;他是无情的,因社会就没有把情感给过他;他要牺牲一切,结局他被牺牲。他出走了,他不回来了。但是,我还得加给作者一个罪状,就是鲁大海写来有些不近人情。这是一个血性男子,往好处想;然而往坏看,这是一个没有精神生活的存在。作者可以反驳我,说他有受过教育。不错,他没有受过教育;但是,他究竟是一个人;而且在这出戏里,一个要紧的人。我说他不近人情,例如在尾声,从姑乙和老翁的对话,我们晓得他十年了,没有回来看看他生身的母亲。无论怎么一个大义灭亲的社会主义者,也绝不应该灭到无辜的母亲身上。也许有人说,他憎恶这一群上流人,不料自已便是上流人"种",所以便迁怒在那可怜的母亲身上了。我承认这话有道理;但是我更承认,他是一个缺乏思想的莽男子。"他是一个初出犊儿不怕虎",可惜是叫同行的代表卖了自己还不知道。他并不可爱。可爱的人要天真。而且更要紧的是,要有弱点。他天真到了赤裸的地步;他却没有弱点。我说错了,他有弱点--老天爷!他有弱点!他追到周府(第四幕,要打死周萍.但是就在周萍闭目等死的时候,他不唯不打了,反而连枪送过去:"我知道我的妈。我妹妹是她的命,只要你能够多叫四凤好好地活着,我只好不提什么了。"鲁大海也懂人情。他让了步!方才我说他不近人情,如今我一笔勾销。不过我是一个刀笔吏,必须找补一句,就是:这样一来,鲁大海的性格一致吗?我晓得这里有很好的戏剧效果,杀而不杀。不过效果却要出于性格的自然与必然的推测。

说实话,在《雷雨》里最成功的性格,最深刻而完整的心理分析,不属于男子,而属于妇女。容我乱问一句,作者隐隐中有没有受到两出戏的暗示?一个是希腊欧里庇得斯(Euripides的HiPPolytus),一个是法国拉辛(Racine)的Phedle,二者用的全是同一的故事:后母爱上了前妻的儿子。我仅说隐隐中,因为实际在《雷雨》里面,儿子和后母相爱,发生逆伦关系,而那两出戏,写的是后母遭前妻儿子拒绝,恼羞成怒。《雷雨》写的却是后母遭前妻儿子捐弃,妒火中烧。然而我硬要派做同一气息的,就是作者同样注重妇女的心理分析,而且全要报复。什么使这出戏有生命的?正是那位周太太,一个"母亲不是母亲,不是"的女性。就社会不健全的组织来看,她无疑是一个被牺牲者;然而谁敢同情她,我们这些接受现实传统的可怜虫?这样一站在常规道德之外的反叛,旧礼教绝不容纳的*妇,主有全剧的进行。她是一只沉了的舟,然而在将沉之际,如若不能重新撑起来,她宁可人舟两覆,这是一个火山口,或者犹如作者所谓,她是那被象征着的天时,而热情是她的雷雨。她什么也看不见,她就看见热情;热情到了无可寄托的时际,便做成自己的顽石,一跤绊了过去。再没有比从爱到嫉妒到破坏更直更窄的路了,简直比上天堂的路还要直还要窄。但是,这是一个生活在黑暗角落的旧式妇女,不象鲁大海,同是受压迫者,他却有一个强壮的灵魂。她不能象他那样赤裸裸地无顾忌;对于她,一切倒咽下去,做成有力的内在的生命。所谓热情也者,到了表现的时候,反而冷静到象叫你走进了坟窟的程度。于是你更感到她的阴鸷、她的力量、她的痛苦;你知道这有所顾忌的主妇会无顾忌地揭露一切;揭露她自己的罪恶。从戏一开始,作者就告诉我们,她只有心思:报复。她不是不爱她亲生的儿子,是她不能分心;她会恨他,如若他不受她利用。到了不能制止自己的时候,她连儿前途也不屑一顾。她要报复一切,因为一切做成她的地位,她的痛苦,她的罪恶。她时时在恫吓;她警告周萍道:"小心,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周萍另有所爱,绝不把她放在心上。于是她宣布道:"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窗外,自语)风暴就要起来了!"她是说天空的暴风雨,但是我们感到的,是她心里的暴风雨。在第四幕,她有一句简短的话,然而具有绝大的力量,"我有。"她要报复的心思会让她变成一个通常所谓的利口。这在她是一种快感。鲁贵以为可以用她逆伦的秘密胁制她,但是这糊涂虫绝想不到"一个失望的女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绝不在乎他那点儿痛痒。我引为遗憾的就是,这样一个充实的戏剧性人物,作者却不把戏全给她。戏的结局不全由于她的过失和报复。

说实话,别瞧作者创造了那样一个真实的人物,作者的心力大半用在情节上,或者换一句话,用亚里士多德的术语,情节就是动作的动作上。在这一点,作者全然得到他企望的效果。我怕过了分也难说。第一次读完这出戏,我向朋友道:这很象**。直到现在,我还奇怪上海的**公司何以不来用它,如若不是害怕有伤风化,那便是太不识货了。朋友告诉我,他喜欢这出戏,因为这简直是一部动人的。实际我的感觉或许不错,不过朋友以为很象一部,却过甚其辞了,因为《雷雨》虽有这种倾向,仍然不失其为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作者卖了很大的气力,这种肯卖气力的精神,值得我们推祟,这里所卖的气力也值得我们敬重。作者如若稍微借重一点经济律,把无用的枝叶加以删削,多集中力量在主干的发展,用人物来支配情节,则我们怕会更要感到《雷雨》的伟大,一种罗曼谛克,狂风暴雨的情感的倾泻,材料原本出自通常的人生,因而也就更能撼动一般的同情。